一种聚合物先驱体陶瓷微波后处理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29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188129.9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先驱体陶瓷微波后处理改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聚硅氮烷先驱体与热固剂混合;2)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10~200℃进行热固化;3)在氮气保护下,在管式炉中于1000℃热解4h;4)在氮气保护下,利用微波升温至1000℃,保温30min,冷却,即得。现有技术中,通过常规加热对聚合物先驱体改性,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会导致基体不同程度地结晶。而陶瓷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和电性能,很大程度地依赖于陶瓷的非晶基体,不同程度的结晶化往往导致产品的性能受到影响。由此我们提出利用微波来对PDC进行快低温速改性,使材料在性能有很大提升的同时保持基体的非晶态。

    一种聚合物先驱体陶瓷微波后处理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929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8129.9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9 C04B35/64 C04B2235/6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先驱体陶瓷微波后处理改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聚硅氮烷先驱体与热固剂混合;2)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10~200℃进行热固化;3)在氮气保护下,在管式炉中于1000℃热解4h;4)在氮气保护下,利用微波升温至1000℃,保温30min,冷却,即得。现有技术中,通过常规加热对聚合物先驱体改性,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会导致基体不同程度地结晶。而陶瓷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和电性能,很大程度地依赖于陶瓷的非晶基体,不同程度的结晶化往往导致产品的性能受到影响。由此我们提出利用微波来对PDC进行快低温速改性,使材料在性能有很大提升的同时保持基体的非晶态。

    一种B<base:Sub>4</base:Sub>C晶须的制备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0240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880647.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4C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硼酸溶于水中制成溶液,按照C与B的摩尔比为1~2:1~2的比例加入煤粉,混合均匀后干燥得硼酸包裹煤粉的复合粉体;2)将复合粉体压制成片状物;3)将片状物埋入石英砂中进行微波烧结:先以5~20℃/min的速率升温预热,再以20~200℃/min的速率升温至1300~1800℃,保温1~30min,后冷却即得。本发明利用碳优良的吸波性能,实现了B4C晶须的快速合成;所得B4C晶须结晶度好,直径小,长径比大,产率及纯度高;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节省了大量能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快速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041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44243.0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硼氢化钠和/或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先用乙二胺将金属盐溶液中的镍、铜离子络合成蓝紫色粘稠状的镍铜前驱体,再用还原剂在温度70~110℃下将蓝紫色粘稠状镍铜前驱体中的金属铜、镍离子还原为铜原子和镍原子,金属原子聚集并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具特殊鱼骨状外形和核壳结构的纳米镍铜合金颗粒,其可用于制造磁记录、传感器、铁磁流体、电磁吸收等功能元件。该镍铜纳米合金粉体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温度低,能够实现对金属合金颗粒形貌的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041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744243.0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硼氢化钠和/或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先用乙二胺将金属盐溶液中的镍、铜离子络合成蓝紫色粘稠状的镍铜前驱体,再用还原剂在温度70~110℃下将蓝紫色粘稠状镍铜前驱体中的金属铜、镍离子还原为铜原子和镍原子,金属原子聚集并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具特殊鱼骨状外形和核壳结构的纳米镍铜合金颗粒,其可用于制造磁记录、传感器、铁磁流体、电磁吸收等功能元件。该镍铜纳米合金粉体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温度低,能够实现对金属合金颗粒形貌的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氧化铝复相陶瓷及其微波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129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950105.8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复相陶瓷及其微波烧结方法,属于ZTA陶瓷微波烧结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碳化硅颗粒置于氧化铝复相陶瓷内部,可利用碳化硅在低温阶段的微波吸收特性,自身吸收微波形成热源加热氧化锆,待温度升至400℃以上能与微波耦合时,氧化锆与碳化硅共同吸收微波形成热源加热氧化铝,待温度升至1000℃左右,达到氧化铝与微波的耦合温度时,氧化铝复相陶瓷再整体吸波,自身加热至烧结温度。本发明利用复相陶瓷中各成分阶段性吸收微波的特性构建完整体加热过程,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能克服传统烧结方法烧结时间长、温度高,能源消耗大等缺陷,有效缩短烧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