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偕胺肟功能化UiO-66-NH2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49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56511.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偕胺肟功能化UiO‑66‑NH2吸附剂的制备,属于吸附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混合溶液一;S2:制备粗产物一;S3:制备UiO‑66‑NH2;S4:制备混合溶液二;S5:制备粗产物二;S6:制备UiO‑66‑CN;S7:制备混合溶液三;S8:制备粗产物三;S9:制备UiO‑66‑AO,即偕胺肟功能化UiO‑66‑NH2吸附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偕胺肟功能化UiO‑66‑NH2吸附剂的应用;本发明在酸碱性下皆可吸附镓离子,同时在碱性条件下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对镓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一种矿物的高选择性浮选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56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1417.9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的高选择性浮选方法,属于浮选技术,用以解决现有的浮选方法中矿物的捕收效果差、选择性差、捕收剂用量多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中首先采用第一次微波预处理将钛铁矿原矿表面的杂质剥离,同时将铁钛矿表面的部分Fe2+转化为Fe3+,更有利于浮选药剂在矿物表面的选择吸附。将岩藻多糖加入矿浆后进行第二次微波预处理,可以使得矿浆中的岩藻多糖断裂形成小分子量的抑制剂,同时微波催化使得岩藻多糖的反应活性增强,因此岩藻多糖选择性吸附在脉石表面的过程更加稳定,不仅能起到提高抑制的作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捕收剂的用量。

    一种从褐煤中基于等离子体改性的富集锗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2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1895.3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褐煤中基于等离子体改性的富集锗离子的方法,属于褐煤提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褐煤提锗方法存在至少以下问题之一:(1)过程复杂;(2)耗强酸量大及高盐废酸溶液产量大;(3)对环境不友好。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等离子体对褐煤进行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将改性后的褐煤与弱酸水溶液混合进行浸出,得到含锗离子的浸出液;将浸出液和表面活性剂从柱体下部通入柱体的密闭内腔中,然后从柱体下部向柱体内的浸出液中通入气体,调节柱体内的压力,使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气泡上浮过程中空气泡破裂,含锗离子的气泡上浮,从而实现锗离子的超常泡沫富集。该方法简单,避免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废液、废渣,锗离子富集比高。

    表面纳米气泡定位及表面纳米气泡桥接效应测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9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0297.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纳米气泡定位及表面纳米气泡桥接效应测试的方法,属于胶体界面间作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定位表面纳米气泡以及确定其桥接效应的问题。包括:清洗胶体颗粒,使胶体颗粒的表面达到纳米级清洁程度;对胶体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疏水胶体颗粒;将无针尖探针粘取粘合剂,然后将粘有粘合剂的探针粘取单个疏水胶体颗粒,经紫外光照射后,得到胶体探针;将胶体探针固定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头上,用胶体探针扫描表面纳米气泡形貌,从而对表面纳米气泡定位;利用胶体探针测试有无表面纳米气泡处的胶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从而确定纳米气泡桥接效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精准定位表面纳米气泡和测试其桥接效应。

    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的蒙脱石纳米片干法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1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15586.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的蒙脱石纳米片干法制备方法,属于二维粘土纳米片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通过干法剥离获得少层或单层蒙脱石纳米片的问题。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的蒙脱石纳米片干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蒙脱石原矿置入超临界高压反应釜中;(2)通入气体,打开加热炉,使釜内压力和温度达到设定值;(3)气体达到超临界状态后,开启搅拌,促使超临界流体与蒙脱石原矿充分接触;(4)反应一定时间后,迅速打开泄压阀,使釜内压力降到常压;(5)获得蒙脱石纳米片干粉。实现了大尺寸蒙脱石纳米片的绿色干法剥离。

    一种隐晶质石墨的浮选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14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525.0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晶质石墨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隐晶质石墨原矿破碎,至石墨粒度在75μm以下的颗粒占比为80%~90%;S2、将步骤S1的颗粒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60%的矿浆,同时加入烃类油捕收剂对石墨颗粒表面改性;S3、将经步骤S2调浆后的矿浆通入CO2微纳米气泡中循环2~5min;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矿浆稀释为5%~15%的矿浆;S5、在步骤S4稀释后的矿浆中加入起泡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浮选。本发明采用CO2微纳米气泡与烃类油捕收剂浮选技术结合对隐晶质石墨进行处理,以提高隐晶质石墨浮选的精矿固定碳回收率,进而提高隐晶质石墨浮选精矿品位,同时降低浮选药剂用量,降低浮选成本。

    利用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氯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2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1884.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氯离子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产生难以处理的混盐或沉淀等固态废物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向含氯溶液中添加过硫酸盐;对过硫酸盐进行活化处理,使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或羟基自由基,其中,含氯溶液中的氯离子被硫酸根自由基和/或羟基自由基氧化,形成氯气;对氯气进行收集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高效去除水中的氯离子,去除率高,无需复杂设备、能耗低、可长期使用,且操作简便,安全、清洁、无污染。

    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在锡石浮选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24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50630.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在锡石浮选中的应用,所述絮凝剂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n为Fe5003+、Fe~10002+、Pb的整数2+、Al,3+Me、Mg为2+Cu或2+Ca、Zn2+2+。、本发明使用的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配合物对小于38μm的微细粒锡石具有很强的选择絮凝作用,有效的提高小于38μm的微细粒锡石的可浮性,其中形成的配合物对锡石等氧化物有极强的螯合性能,从而利用羟肟酸改性大分子淀粉实现微细粒锡石的选择性桥接,实现锡石颗粒的选择性桥连长大,从而大幅提高浮选作用效率。

    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24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50625.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矿浮选用羟肟酸改性淀粉‑金属离子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Cu2+,n、Zn为2+500、Fe~3+1、000Fe2+的、Pb整2+数、Al,Me3+、为Mg2+或Ca2+。该絮凝剂由羟肟酸改性大分子淀粉和金属离子配合形成具有选择性的絮凝剂,因为羟肟酸对上述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螯合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对钨矿等氧化物有极强的螯合作用,从而利用羟肟酸改性大分子淀粉实现微细粒钨矿的选择性桥接,实现钨矿颗粒的选择性桥连长大,从而大幅提高氧化钨矿的浮选作用效率。

    一种含钒钢渣钒铁综合回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75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5171.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钒钢渣钒铁综合回收方法,属于含钒二次资源清洁提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钒钢渣提钒的回收率低、钙无法有效利用或酸用量大、环境不友好的问题。包括:将含钒钢渣与硫酸铵低温焙烧;含氨尾气通过水吸收得到氨水溶液;焙烧熟料冷却后,经第一浸出、过滤得到第一浸出液和第一浸出渣;用氨水溶液调节第一浸出液的pH值进行钒铁共沉;将黄铵铁矾和多钒酸铵的混合物采用铵盐(或氨水)进行第二浸出;第二浸出液经冷却结晶得到偏钒酸铵和沉钒母液;向第一浸出渣中加入氨水和二氧化碳或者碳铵进行矿化固碳;步骤7的矿化母液和步骤4的第一母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铵。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含钒固废中钒铁钙的综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