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78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82874.6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晋煤集团晋圣松峪煤业有限公司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郭永林 , 王润超 , 肖辉瓒 , 李斌 , 王飞 , 杨帆 , 李泽亮 , 樊林林 , 崔万鹏 , 支梦辉 , 高林 , 黄琦 , 刘佳宁 , 邹阳 , 侯强 , 田浩 , 李刚 , 窦文武 , 杨高峰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址灾害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涉及一种基于VMD‑SSA‑LSTM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旨在提高地表沉降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矿区多时相地表沉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解,提取不同频率成分的固有模态函数;对主要的IMF进行奇异谱分析;构建并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输入为SSA重构后的时间序列,输出为未来地表沉降预测值,使用交叉验证方法优化模型参数;最后,通过训练完成的模型进行地表沉降预测;本发明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和先进的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矿区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64980.8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智能的煤与瓦斯突出动态预测方法,流程包括:数据检测;采用均值分批估计融合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组成待预测的新问题;利用基于案例聚类的案例检索与匹配方法,针对新问题进行案例检索与匹配,如果案例检索与匹配是有效的,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案例重用,得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结果,如果案例检索与匹配是无效的,运行OBPNN突出预测模型,得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结果。利用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给出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而且建模算法效率更高,预测所用时间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488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0910565.6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R1/04 , G01L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平测量型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屏蔽外壳以及三个信息探测管,所述屏蔽外壳外壁设置有机械固定抓将装置固定在真空灭弧室外部罩壁上,与真空灭弧室外部的绝缘拉杆处连接的信息探测管内设有动作传感器,用来捕捉分合闸的动作信息,动作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屏蔽外壳内的逻辑处理电路,另外两个信息探测管一端分别与真空灭弧室下方的火线和零线相连,另一端通过电压互感器与桥式整流模块相连,桥式整流模块另一端也连接于逻辑处理电路,逻辑处理电路用来接收动作传感器和桥式整流模块发送过来的数字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无线报警装置。该方法能够对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实现稳定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9172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910177.8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H33/668 , H01H33/26 , H01H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内置触头式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监测装置包括电压互感器、电弧发生探头、霍尔电流传感器、弧光传感器、逻辑或门以及无线报警装置,弧光传感器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上,另一端通过逻辑或门与无线报警装置相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低压端与真空电路器的动触头一侧的火线和零线连接,高压端两条支路分别与电弧发生探头两端相连接,其中一条支路上设置有霍尔电流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另一端连接至逻辑或门;该装置结构简单、电路简单不易受到电磁的干扰,且能够对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劣化随时报警并将报警信号传输给工作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1104881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910565.6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R1/04 , G01L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平测量型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屏蔽外壳以及三个信息探测管,所述屏蔽外壳外壁设置有机械固定抓将装置固定在真空灭弧室外部罩壁上,与真空灭弧室外部的绝缘拉杆处连接的信息探测管内设有动作传感器,用来捕捉分合闸的动作信息,动作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屏蔽外壳内的逻辑处理电路,另外两个信息探测管一端分别与真空灭弧室下方的火线和零线相连,另一端通过电压互感器与桥式整流模块相连,桥式整流模块另一端也连接于逻辑处理电路,逻辑处理电路用来接收动作传感器和桥式整流模块发送过来的数字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无线报警装置。该方法能够对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实现稳定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15212.4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瓦斯煤岩恒容三轴加载装置,包括连成一体的上端件、中间件和下端件;下端件和中间件形成加载室;传力压头的上部与上端件内孔孔壁密封滑动连接,中部与中间件的上部内孔孔壁密封滑动连接,下部与中间件的下部内孔孔壁密封滑动连接,由传力压头与上端件和中间件构成的环形空间构成补容室,补容室通过开设在中间件侧壁中的通气道与加载室连通,其横截面面积与传力压头伸入加载室部分的横截面面积相同;在上端件上部有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该装置补容室与加载装置成一体,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好,不会发生气体泄露;补容室容积增大与加载室容积减小同步进行,可确保恒容加载;加载过程中位移可逐级限位,避免试件在失稳情况下因加载轴突然下降发生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0332562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44834.2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断口的无弧交流接触器,属于接触器领域,该装置包括下壳体、中壳体、上壳体、上端盖、第一电磁操动机构、第二电磁操动机构、可控硅模块和控制电路板;本发明与常规交流接触器使用方法和外观完全一样,替换方便,并且还具有无弧通断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电寿命,取消了特殊材料触头的制作并避免了所有因开断电弧产生的电磁干扰和火灾风险;在断开接触器后,电源侧与负载侧具有明显的分断口,可靠地实现了电气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883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010951.7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晶闸管故障诊断功能的复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并联分流支路和检测控制装置,并联分流支路分别并联在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三相主触点两端;各相并联分流支路均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双向晶闸管、晶闸管自检继电器、晶闸管自检电阻和电磁继电器;检测控制装置包括三相电压检测单元、A相相电压过零检测单元、三相电流检测单元、A相电流过零检测单元、电磁线圈激励单元、晶闸管驱动单元、电磁继电器驱动单元、电流检测单元、阻容降压电源和微控制器。本发明用于频繁的接通或分断交流主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的瞬间分流,抑制了接触器每次动作时产生电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弧对接触器主触点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88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10951.7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晶闸管故障诊断功能的复合式无弧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并联分流支路和检测控制装置,并联分流支路分别并联在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三相主触点两端;各相并联分流支路均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双向晶闸管、晶闸管自检继电器、晶闸管自检电阻和电磁继电器;检测控制装置包括三相电压检测单元、A相相电压过零检测单元、三相电流检测单元、A相电流过零检测单元、电磁线圈激励单元、晶闸管驱动单元、电磁继电器驱动单元、电流检测单元、阻容降压电源和微控制器。本发明用于频繁的接通或分断交流主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的瞬间分流,抑制了接触器每次动作时产生电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弧对接触器主触点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86461.7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故障电弧诊断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串联型故障电弧诊断及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串联型故障电弧实验系统开展串联型故障电弧实验;2)获得不同支路、不同相发生电弧故障时的干路电流信号,将干路电流信号进行分类、分段、标准化处理后,直接将其作为诊断模型样本;3)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架构,通过样本训练,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串联型故障电弧诊断及选线模型;4)通过准确度和损失函数值、在线测试速度、优化后分类结果准确率对比,分析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串联型电弧故障诊断及选线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无需进行电弧故障特征分析的情况下,通过干路电流实现了对电弧故障的诊断及故障支路的选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