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0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13916.9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羟基磷灰石/乙酰氨基酚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将乙酰氨基酚与羟基磷灰石的前体成分分子级混匀,通过微波辅助湿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乙酰氨基酚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微波辅助湿法合成介孔羟基磷灰石/乙酰氨基酚复合材料,不使用模板剂、粘结剂、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添加其他交联物质,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本发明制得的介孔羟基磷灰石/乙酰氨基酚复合材料,由于乙酰氨基酚与介孔羟基磷灰石的高度交联、堆叠作用,乙酰氨基酚在羟基磷灰石的负载量高,并具有明显缓释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303303.7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吸附剂联合修复方法,属于湖泊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将吸附剂与沉水植物同步或先后投放至高原湖泊沉积物中,实现对高原湖泊的联合修复;具体的:当修复时间为春季或夏季时将沉水植物种子与吸附剂混匀后一起投加于湖泊中;为秋冬季节时,先将吸附剂投加于湖泊中,待来年开春后再将沉水植物种植于湖泊沉积物中。该吸附剂是将水生植物生物质、沸石与凹凸棒按质量比10‑50:10‑40:10‑50混合后,经炭化制得。本发明修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且修复效果不受季节周期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923383.4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污染土壤中微塑料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属于垃圾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1)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垃圾污染场地中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将得到的菌液转接于选择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富集得到具有塑料降解能力的功能菌群;(2)将菌悬液与生物质炭混合吸附,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3)向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再滴加至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反应,获取生物质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4)将所述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添加至垃圾污染土壤中,对垃圾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解决了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的难降解以及微塑料的迁移去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23383.4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污染土壤中微塑料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属于垃圾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1)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垃圾污染场地中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将得到的菌液转接于选择性无机盐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富集得到具有塑料降解能力的功能菌群;(2)将菌悬液与生物质炭混合吸附,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3)向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微生物固定化生物质炭,搅拌均匀,再滴加至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反应,获取生物质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4)将所述生物炭基微生物固定化颗粒添加至垃圾污染土壤中,对垃圾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解决了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的难降解以及微塑料的迁移去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4392.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隔净化重金属的复合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重金属原位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微波辅助化学反应制备羟基磷灰石,加入黏土高温煅烧,再加入硅酸钾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匀,制备得到复合涂覆材料,粘合性强、防渗性强,且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兼具重金属阻隔和净化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732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3406.4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B09B3/35 , B09B3/40 , B09B3/60 , B09B10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菌酶共固定化磁性塑料垃圾炭修复垃圾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以塑料垃圾为原材料制备磁性塑料垃圾炭,同时将从塑料垃圾表面富集驯化得到的强塑料降解能力的功能菌群通过吸附固定至塑料垃圾炭上,再通过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胶体保护作用将功能菌培养液和酶包埋固定,获得菌酶共固定化磁性塑料垃圾炭颗粒,将其应用于垃圾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能够通过菌酶共固定化方式提高对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塑料添加剂等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催化降解,解决垃圾污染土壤中塑料的难降解以及污染物释放的迁移去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7964.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叶面阻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面阻隔重金属镉的纳米生物硒制备方法。通过将硒还原菌扩繁后与吸附无机硒的纳米吸附剂交联生成功能微球,制备得到纳米生物硒混悬液,利用微球中纳米吸附剂对无机硒的吸附及缓释作用,不仅能够降低无机硒对微生物的毒性,又能源源不断地为微生物转化提供无机硒来源,还使得微球内高浓度的硒还原菌减少外界环境条件干扰,从而将无机硒高效转化为生物纳米硒,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大型仪器,易推广应用,更加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1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054392.4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隔净化重金属的复合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重金属原位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磷石膏为原料,通过微波辅助化学反应制备羟基磷灰石,加入黏土高温煅烧,再加入硅酸钾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匀,制备得到复合涂覆材料,粘合性强、防渗性强,且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兼具重金属阻隔和净化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1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86233.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境DNA的候鸟群落监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候鸟群落中的水环境样品以及空气样品进行采集及前处理,并进行eDNA基因扩增、高通量测序及分析,有效实现对候鸟群落的监测。本发明通过多步骤优化候鸟群落监测方法,使得本发明的监测方法能实现较高的灵敏度与较低的错配率,同时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操作简易高效,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