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200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01316.1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壤调查取样中深层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包括转筒、内置筒、支撑机构和刮土装置;转筒:所述转筒包含有上转筒和下转筒,所述上转筒与下转筒通过螺纹连接,下转筒上开设有两个取土孔,内置筒:所述内置筒包含有转筒和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与下转筒的底端螺纹连接,外置筒:所述外置筒位于内置筒的外侧,本土壤调查取样中深层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具有以下好处:设有刮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取代现有的取样瓶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方式取样,取样效率高,设有取土孔,克服了深层土壤在采集结束时难以关闭取样装置的问题,利用转动的方式对取样装置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便于操作,非取样土层造成的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8661.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的一种利于蓝莓栽培的菌根真菌基质及菌根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贵州野生杜鹃花科与蓝莓菌根真菌采集和分离培养;S1‑1.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杜鹃花科植物根系和根周围土壤;S1‑2.采用纯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离培养优势野生杜鹃菌根真菌,以蓝莓为材料进行回接试验,测定菌根真菌和接种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筛选适合蓝莓共生的优良菌根真菌;S2.研制与蓝莓菌根真菌匹配的繁衍基质;采用不同配比的腐殖土、泥炭土和有机肥进行接菌试验,筛选适合的接菌基质和最优菌根真菌接种量;利用贵州野生杜鹃菌根真菌,建立高效菌根‑蓝莓共生体,保证蓝莓成活率、提高生产量、发展生态蓝莓产业和恢复坡耕地退化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501316.1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壤调查取样中深层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包括转筒、内置筒、支撑机构和刮土装置;转筒:所述转筒包含有上转筒和下转筒,所述上转筒与下转筒通过螺纹连接,下转筒上开设有两个取土孔,内置筒:所述内置筒包含有转筒和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与下转筒的底端螺纹连接,外置筒:所述外置筒位于内置筒的外侧,本土壤调查取样中深层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具有以下好处:设有刮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取代现有的取样瓶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方式取样,取样效率高,设有取土孔,克服了深层土壤在采集结束时难以关闭取样装置的问题,利用转动的方式对取样装置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便于操作,非取样土层造成的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07014.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莓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C1‑GP及其在培育蓝莓菌根苗中的应用。所述微紫青霉C1‑GP的保藏编号为GDMCCNO:62424。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或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培育的蓝莓菌根苗相对于现有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菌根侵染率提高280%~340%,蓝莓菌根苗苗高增长29.9%~41.8%。地径生长增长11.7%~16.0%,根系活力提高1.38~1.55倍,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苗木质量和后期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07014.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莓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C1‑GP及其在培育蓝莓菌根苗中的应用。所述微紫青霉C1‑GP的保藏编号为GDMCCNO:62424。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或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培育的蓝莓菌根苗相对于现有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菌根侵染率提高280%~340%,蓝莓菌根苗苗高增长29.9%~41.8%,地径生长增长11.7%~16.0%,根系活力提高1.38~1.55倍,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苗木质量和后期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52365.1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络石复合丛枝菌根扦插繁殖方法,其包括制备丛枝菌根真菌菌剂、配置扦插穴盘、选择插穗、扦插插穗、移栽几个步骤,其扦插基质是由将幼套近明囊霉10-15份,蜜色无梗囊霉10-15份,微从球囊霉10-15份,三叶草200-250份,玉米100-150份,河沙200-250份,蛭石200-250份,泥炭土400-450份,CaCl20.1-0.3份,FeCl20.1-0.3份组成;该繁殖方法操作简单、生根速度高、幼苗抗逆性强、繁殖材料来源广、可靠、移栽后成活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实现络石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