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1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07014.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莓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C1‑GP及其在培育蓝莓菌根苗中的应用。所述微紫青霉C1‑GP的保藏编号为GDMCCNO:62424。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或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培育的蓝莓菌根苗相对于现有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菌根侵染率提高280%~340%,蓝莓菌根苗苗高增长29.9%~41.8%。地径生长增长11.7%~16.0%,根系活力提高1.38~1.55倍,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苗木质量和后期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07014.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莓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C1‑GP及其在培育蓝莓菌根苗中的应用。所述微紫青霉C1‑GP的保藏编号为GDMCCNO:62424。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或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紫青霉C1‑GP培育的蓝莓菌根苗相对于现有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菌根侵染率提高280%~340%,蓝莓菌根苗苗高增长29.9%~41.8%,地径生长增长11.7%~16.0%,根系活力提高1.38~1.55倍,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苗木质量和后期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374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87443.2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01H1/02 ,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20/163 , A01G17/00 , A01G22/25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蓝莓产量的授粉方法,采用熊蜂对蓝莓进行授粉,包括:其它昆虫规避、放蜂前准备、放置蜂箱、熊蜂诱导及熊蜂授粉的过程。本发明采用熊蜂对蓝莓植株进行授粉,且对熊蜂进行诱导,提高了熊蜂授粉的专一性,从而提高了蓝莓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6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8661.9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的一种利于蓝莓栽培的菌根真菌基质及菌根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贵州野生杜鹃花科与蓝莓菌根真菌采集和分离培养;S1‑1.采集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杜鹃花科植物根系和根周围土壤;S1‑2.采用纯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离培养优势野生杜鹃菌根真菌,以蓝莓为材料进行回接试验,测定菌根真菌和接种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筛选适合蓝莓共生的优良菌根真菌;S2.研制与蓝莓菌根真菌匹配的繁衍基质;采用不同配比的腐殖土、泥炭土和有机肥进行接菌试验,筛选适合的接菌基质和最优菌根真菌接种量;利用贵州野生杜鹃菌根真菌,建立高效菌根‑蓝莓共生体,保证蓝莓成活率、提高生产量、发展生态蓝莓产业和恢复坡耕地退化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1179024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436827.1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游植物沉降浓缩定量收集装置,属于水生生物监测设备领域,包括中空瓶和支架,中空瓶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从下至上刻度依次增大的刻度线,最小所述刻度线的值50ml,中空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中空瓶的底部为倒锥形,最小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倒锥形的上方,最小所述刻度线的一侧的所述中空瓶上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所述倒锥形的底部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设置有收集阀,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杆,位于所述立杆下部通过固定杆固定的固定环及位于所述固定环上方且固定在所述立杆上的瓶夹。能精确定量浮游植物样品,不会洒落,不会造成样品中浮游植物的含量偏低,自动化程度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