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5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01185.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3/00 , A01G29/00 , G06F18/24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灌根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区域网格分析的山桐子土壤灌根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灌根指令确认山桐子灌根环境,将初始山桐子种植区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获取更新监测数据,利用更新监测数据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得到一个或多个更新种植区域,利用更新监测数据确认所提取的更新种植区域为灌根区域后,利用灌根单元、排水单元及灌根区域获取初始灌根区域,确认接收来自灌根溶剂确认单元获取目标灌根溶剂,利用灌根单元及目标灌根溶剂对所述初始灌根区域执行灌根操作,得到目标灌根区域,确认所述目标灌根区域为目标生长区域后,实现对山桐子的灌根作业。本发明可提高对山桐子执行灌根操作的及时性及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5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801185.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3/00 , A01G29/00 , G06F18/24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灌根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区域网格分析的山桐子土壤灌根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灌根指令确认山桐子灌根环境,将初始山桐子种植区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获取更新监测数据,利用更新监测数据更新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种植区域得到一个或多个更新种植区域,利用更新监测数据确认所提取的更新种植区域为灌根区域后,利用灌根单元、排水单元及灌根区域获取初始灌根区域,确认接收来自灌根溶剂确认单元获取目标灌根溶剂,利用灌根单元及目标灌根溶剂对所述初始灌根区域执行灌根操作,得到目标灌根区域,确认所述目标灌根区域为目标生长区域后,实现对山桐子的灌根作业。本发明可提高对山桐子执行灌根操作的及时性及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859355.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位于盛放杯底部所开设的第一穿孔内,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底座、横杆、竖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五螺母、盛放杯以及倒扣盖之间的互相配合下,可避免出现各种地表昆虫爬入蜂箱危害蜂群和蜂箱的现象,便于蜜蜂的繁衍生息,并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该发明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使得蜂箱的摆放更加简单,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5648.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桐子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区域环境特征识别的山桐子种植位点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区域边界线中随机选取迭代种植位点,根据迭代种植位点在区域边界线中进行边界滑动取点,得到历史迭代位点,利用位点关联圆域切分所述区域网格,得到闭环区域网格,在闭环区域网格中提取网格待定种植位点集,判断网格待定种植位点集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计算网格待定种植位点的位点优异度,识别最大位点优异度对应的目标区域网格交点,若为空,则汇总所有历史迭代位点及迭代种植位点,得到目标种植位点集。本发明可解决当前山桐子种植位点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793480.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菌类生长环境加热消杀炉,包括消杀炉体;所述消杀炉体的内部固接有存放箱体;所述消杀炉体的顶部与存放箱体的内部之间开设有注料口;所述消杀炉体的底部位置处设有蒸汽管;所述存放箱体的底部为斜面设置,且存放箱体底部的最低点与消杀炉体的外部之间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消杀炉体内部对应出料管的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通过在将土壤加入存放箱体的内部,进而通过蒸汽管向消杀炉体的内部注入高温蒸汽,对土壤进行加热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通过高温对土壤内部的病菌、害虫等有害物质进行消杀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菌类培育养殖的土壤中含有病菌、害虫等,容易对菌类的生长造成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07528.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贵州师范学院
IPC: A01K67/033 , H04N5/232 , B02C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蜂控王交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左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安装有人工出入门,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操作腔,所述大棚本体四周设有多个控王养殖室,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安装有第一出口挡板,每个所述大棚本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出口挡板,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均通过多个控王通道与大棚本体相连,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设有第二开口。该装置通过设置大棚本体、控王养殖室和控王通道等结构,便于胡蜂交配的进行,也便于后期的收集操作,自动喂食机构和自动喂水机构无需人工进行定位投喂操作,通过摄像头还可实时监测大棚本体内部情况,大大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94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84320.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利用拟平庸螯寄蝇防治松树害虫松叶蜂的方法,用双层不同网眼孔径的丝网箱,底层网眼大,上层网眼小的丝网,上层12目丝网,下层10目丝网箱,距底板0.2cm上打几个小孔,保持衬纸湿度,让箱体底层寄生天敌顺利飞出,而不让松叶蜂成虫飞出;底板让寄蝇老熟幼虫能钻到箱体底层化蛹,但不能让松叶蜂茧掉入箱体底层,达到天敌昆虫与寄主昆虫分离;每年10月至11月松叶蜂结茧高峰期后,野外收集松叶蜂的茧,放置于箱内关闭,平放于野外松树林间,11月至2月均有拟平庸螯寄蝇羽化飞出,在3月中、下旬松叶蜂开始羽化时,将箱内的松叶蜂的茧焚烧掉,以免松叶蜂羽化交配、产卵。该生物防治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防治成本,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65648.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桐子种植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区域环境特征识别的山桐子种植位点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区域边界线中随机选取迭代种植位点,根据迭代种植位点在区域边界线中进行边界滑动取点,得到历史迭代位点,利用位点关联圆域切分所述区域网格,得到闭环区域网格,在闭环区域网格中提取网格待定种植位点集,判断网格待定种植位点集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计算网格待定种植位点的位点优异度,识别最大位点优异度对应的目标区域网格交点,若为空,则汇总所有历史迭代位点及迭代种植位点,得到目标种植位点集。本发明可解决当前山桐子种植位点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69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93480.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菌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菌类生长环境加热消杀炉,包括消杀炉体;所述消杀炉体的内部固接有存放箱体;所述消杀炉体的顶部与存放箱体的内部之间开设有注料口;所述消杀炉体的底部位置处设有蒸汽管;所述存放箱体的底部为斜面设置,且存放箱体底部的最低点与消杀炉体的外部之间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消杀炉体内部对应出料管的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通过在将土壤加入存放箱体的内部,进而通过蒸汽管向消杀炉体的内部注入高温蒸汽,对土壤进行加热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通过高温对土壤内部的病菌、害虫等有害物质进行消杀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菌类培育养殖的土壤中含有病菌、害虫等,容易对菌类的生长造成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59355.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位于盛放杯底部所开设的第一穿孔内,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底座、横杆、竖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五螺母、盛放杯以及倒扣盖之间的互相配合下,可避免出现各种地表昆虫爬入蜂箱危害蜂群和蜂箱的现象,便于蜜蜂的繁衍生息,并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该发明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使得蜂箱的摆放更加简单,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