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4100.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付宇 , 肖小兵 , 郝树青 , 苗宇 , 刘安茳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王扬 , 吴鹏 , 何洪流 , 张恒荣 , 文屹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李新皓 , 宋子宏 , 丁江桥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杨安黔 , 赵庆林 , 马铭昊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缺陷单及工作票的配网作业体外循环判断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计划系统获取缺陷单、工作票和计划工单的相关信息;根据缺陷单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是需要停电的消缺工作,若是需要停电的消缺工作,则根据故障单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是永久停电;将缺陷单的相关信息、工作票的相关信息、故障单的相关信息分别和计划工单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若经过比对分析后在计划系统中仍无法匹配,则输出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标记为作业体外循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原有方法通过人工排查,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耗时长等缺点,利用模糊匹配和语义识别的手段,实现了配网作业体外循环自动化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2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011033.7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文贤馗 , 蔡永翔 , 谈竹奎 , 王扬 , 付宇 , 肖小兵 , 钟晶亮 , 邓彤天 , 范强 , 杨涛 , 王冕 , 苏立 , 杨旗 , 何肖蒙 , 吴聪聪 , 刘安茳 , 李跃 , 张洋 , 郑友卓 , 郝树青 , 王卓月 , 杨安黔 , 何心怡 , 赵庆林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24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控制器有功功率下垂系数动态设定方法,其包括:确定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采集所有分布式电源的额定有功功率Pi,e;建立历史数据集;对历史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构建优化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有功功率下垂系数计算模型并进行训练回归;判断是否发生功率振荡,若发生功率震荡,有功功率下垂系数mi设置为0,分布式能源功率维持原有发电功率,不进行下垂特性调节。该方法将目前已有的多种仿真技术进行现场应用,对实际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分析,选取效果好的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有功功率下垂系数计算模型进行训练迭代优化,并考虑下垂系数动态变化可能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满足电网频率调节及稳定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44910.X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比例户用光伏的低压配电网能量互动协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参数,利用稳态安全域整定各节点的责任调节量;基于责任调节量进行责任调节;基于优化目标和安全域约束条件构建配电网优化模型和用户优化模型;求解配电网优化模型和用户优化模型获取目标调节量和奖励价格信息,并将求解信息发送给用户以进行能量调节。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稳态安全域机会约束模型整定电网和用户的责任调节量方法,确保了网络安全性和“电网‑用户”调节权责清晰,进而保障了每个用户都拥有相同的并网权利;通过构建配电网优化模型和用户优化模型对电网能量进行调节,实现了在避免电网可调资源投资过大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了用户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11033.7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文贤馗 , 蔡永翔 , 谈竹奎 , 王扬 , 付宇 , 肖小兵 , 钟晶亮 , 邓彤天 , 范强 , 杨涛 , 王冕 , 苏立 , 杨旗 , 何肖蒙 , 吴聪聪 , 刘安茳 , 李跃 , 张洋 , 郑友卓 , 郝树青 , 王卓月 , 杨安黔 , 何心怡 , 赵庆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控制器有功功率下垂系数动态设定方法,其包括:确定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采集所有分布式电源的额定有功功率Pi,e;建立历史数据集;对历史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构建优化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有功功率下垂系数计算模型并进行训练回归;判断是否发生功率振荡,若发生功率震荡,有功功率下垂系数mi设置为0,分布式能源功率维持原有发电功率,不进行下垂特性调节。该方法将目前已有的多种仿真技术进行现场应用,对实际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分析,选取效果好的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有功功率下垂系数计算模型进行训练迭代优化,并考虑下垂系数动态变化可能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满足电网频率调节及稳定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4733.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小兵 , 蔡永翔 , 马铭浩 , 付宇 , 吴鹏 , 文屹 , 谈竹奎 , 郑友卓 , 刘安茳 , 郝树青 , 张洋 , 杨安黔 , 何肖蒙 , 赵霜霜 , 赵庆林 , 陈宇 , 宋磊 , 钱涛涛 , 黄如云 , 王卓月 , 李跃 , 苗宇 , 何洪流 , 李前敏 , 张恒荣 , 班诗雪 , 黄伟 , 赖劲舟 , 陈璐 , 刘菲菲 , 王祖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软开关低压直流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通过N端智能软开关对N条直流馈线的互联,并且每个变换器独立启动和控制以实现双向功率流动;至少有一个转换器始终保持智能软开关的直流线路电压,剩下的转换器用于控制终端电压或馈线电流;有助于减少分布式电源以及柔性负荷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实现低压直流配电网中馈线间功率流的更多功能和更有效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2305.4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郑友卓 , 付宇 , 肖小兵 , 郝树青 , 苗宇 , 刘安茳 , 张锐锋 , 陈宇 , 蔡永翔 , 李跃 , 王扬 , 吴鹏 , 何洪流 , 张恒荣 , 文屹 , 黄如云 , 王冕 , 吕黔苏 , 龙秋风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李新皓 , 宋子宏 , 丁江桥 , 郑书毅 , 黎安俊 , 华龙 , 吴聪聪 , 金庆远 , 吴应双 , 熊锦航 , 刘亮 , 王明伟 , 王竹 , 陈开雷 , 田橙 , 李华鹏 , 杨忠 , 潘富祥 , 杨叶奎 , 周西南 , 郭刀 , 何鹏 , 何肖蒙 , 王滨 , 杨安黔 , 赵庆林 , 马铭昊
IPC: G06F18/22 , G06Q10/08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停电申请单的异动体外循环判断方法包括:获取停电申请单、电子化移交单、工作票与计划单的相关信息;判断停电申请单、工作票与计划单是否需要发布电子化移交流程;将停电申请单、工作票及计划工单与电子化移交单进行比对分析;如经过以上比对分析后仍在电子化移交系统中无法匹配上,则输出结果标记为配网异动体外循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停电申请单的异动体外循环判断方法可以对系统任停电申请单进行判断,并输出配网异动体外循环,针对传统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耗时长等缺点建立了配网异动体外循环的判断模型和方法,利用模糊匹配和语义识别的手段,实现了配网异动体外循环自动化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3274.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永翔 , 赵庆林 , 肖小兵 , 杨安黔 , 马铭浩 , 付宇 , 刘安茳 , 文屹 , 文忠进 , 郑友卓 , 谈竹奎 , 龙秋风 , 张洋 , 李跃 , 张锐锋 , 文蕾 , 何洪流 , 吴鹏 , 郝树青 , 苗宇 , 李前敏 , 罗春玲 , 王扬 , 柏毅辉 , 安波 , 王冕 , 张英 , 宋磊 , 钱涛涛 , 陈璐 , 赖劲舟 , 刘菲菲 , 王祖峰 , 黄伟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Q50/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协调电压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将多级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分布在多个时间尺度上,第一级为电压控制低负荷情况不确定性的日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第二级为将所提出的多级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分解为网络优化子问题和能量管理子问题,第三级为重新分配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以抵消实时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减小对网络电压的影响而进行实时调整;解决了实现通过协调住宅需求响应对低压配电网进行多级协调电压控制,解决当低负荷时候出现高光伏输出必然会在馈线端产生过电压问题;此外,用户端的动态消耗模式和负载构成导致功耗增加、负载可变性和需求可预测性降低,从而导致峰值负载期间更高的压降和损耗等技术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