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38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6631.5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用输送物资装置,其中包括稳定组件,包括壳体、第一啮合件、滑动件、卡扣件、回弹件、拨动件,第一啮合件贯穿转动设置于壳体,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第一啮合件侧面,卡扣件卡扣配合设置于滑动件后端,回弹件贴合配合设置于滑动件底端,拨动件固定设置于回弹件侧面以及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盒体、第二啮合件、按压件、滑动框,第二啮合件固定设置于第一啮合件上端,按压件活动设置于第二啮合件侧面,滑动框滑动设置于第二啮合件外侧,升降盒体活动设置于滑动框内侧,该物资输送装置在供电局维修人员需要维修工具时,将维修工具输送至高处的维修人员,无需维修工作人员来回攀爬,节约了维修工作人员的精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98918.8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5H54/553 , B65H54/28 , B65H54/70 , B65H57/14 , B65H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回收方法及装置,包括,通过将收卷装置(M)组装,并将待收卷的电缆一端固定在收卷装置(M)上;通过启动收卷装置(M)工作,对电缆进行收卷,并通过收卷装置(M)上设有的导向结构使得电缆收卷均匀;在收卷的同时,可以通过收卷装置(M)对收卷过程中的电缆进行清理;以及,通过人工将收卷后的电缆取下,完成电缆回收工作。本发明可以将收卷单元与安装单元进行快速组装,从而可以利用收卷单元对电缆进行回收,同时可以便于将回收的电缆从安装单元上拆卸,并且在对电缆回收的同时利用导向清洁机构对被收卷的电缆进行清理,有效对电缆表面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回收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4598.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宽度的电力维修梯,包括,梯组,包括主梯,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梯一侧的滑动梯;伸缩机构,位于所述滑动梯端部的驱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侧方的限位件。解决了不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横向作业;不方便维修人员在梯子上进行多人作业的问题,从而加快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28749.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主变压器硅胶呼吸器辅助装置及更换方法,其装置由带法兰盘的三通管、主管蝶阀、支管蝶阀和辅助硅胶罐组成。正常工作时,主管蝶阀处于开启状态,支管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主呼吸器硅胶罐或辅助硅胶罐的其中任意一个的硅胶失效时,将安装在该硅胶罐上的蝶阀关闭,阻断空气进入呼吸管;同时将另外一个硅胶罐的蝶阀打开后即可更换失效的硅胶罐。在此期间,另外一个硅胶罐仍然处于工作状态,主变压器不用退出重瓦斯保护。解决了传统更换呼吸器硅胶时主变压器欠保护的状态,有效保障了主变压器的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03976.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维修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维修用辅助装置,包括绝缘杆,其包括绝缘筒和手持杆;卡线器,所述卡线器设置于绝缘筒远离开口的一端;以及连接单元,其包括设置于卡线器底座上的第一卡件,所述绝缘筒远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卡线器,在发生断电、电路需要维修时,使用卡线器将待接线的电缆进行固定,配合绝缘杆电缆送至电线杆高处,递交给高空作业的工人进行接电工作,辅助电路维修,提高维修效率,绝缘杆整体长度可调,适用于高度的高空作业使用,绝缘杆与卡线器之间通过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的卡接安装实现固定,安装简单,连接牢固,方便根据电缆尺寸更换不同型号的卡线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8321.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思阳 , 禹海林 , 何光禄 , 王帅 , 潘富祥 , 黄俊澄 , 金炬峰 , 张昌孜 , 赵世钦 , 谢扬华 , 杨竣淇 , 闵鲟 , 赵鹏程 , 王怀元 , 李金骏 , 荣尉凯 , 万宗旭 , 何子炜 , 吴金承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各序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删去各序网络中节点导纳矩阵以及节点注入电流中故障节点所在的行后形成新的系数矩阵;根据故障类型增加故障边界条件的附加方程组;根据电压初值计算分布式电源输出的初始电流值、根据优势特征值法迭代求出电源输出的电流值、并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满足精度条件并且各节点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本发明具备良好收敛特性的同时,避免了求导运算,不需要求解节点阻抗矩阵,减小了计算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07906.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抢修梯的维修用具放置台,包括,延展组件,所述延展组件包括维修车车斗、与所述维修车车斗配合的主支撑梯、与所述主支撑梯连接的电动推杆以及沿所述主支撑梯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支撑梯一侧固定连接;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主支撑梯连接的矩形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块一侧的固定套筒以及与所述矩形块连接的支撑台。本发明装置通过调节组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对工具箱进行放置,并且能够根据梯子的倾斜角度对支撑台的角度进行调节,尽量保持支撑台处于水平的状态,使得工具箱的放置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50431.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操割工具,折叠机构,包括杆体,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手持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翻转组件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上的固定组件,以及;收纳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夹持环,设置于所述夹持环上的收纳环,设置于所述收纳环上的紧固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收纳环内的防护组件,通过在杆体设置折叠机构,使得工人不使用绝缘操割工具时,可以将杆体部分进行翻转,将杆体部分进行折叠,缩小绝缘操割工具的占地面积,方便工人收纳,以便于工人携带,将绝缘操割工具收纳后,使用收纳机构对折叠后的绝缘操割工具进行固定,可以预防绝缘操割工具折叠后松散开,进一步提升绝缘操割工具的收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47247.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科磊 , 禹海林 , 黄崇品 , 吴继承 , 周智本 , 庞启刚 , 杨光彪 , 梁国军 , 何思阳 , 侯志超 , 张昌孜 , 潘富祥 , 何光禄 , 陈启升 , 柏磊 , 邓宇 , 韦洪 , 王怀元 , 刘兴龙 , 史纯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杆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杆防碰撞装置,包括下安装单元,包括下立杆、设置于所述下立杆上的下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顶部的下安装组件;以及,上安装单元,包括上立杆、设置于所述上立杆上的上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底部的上安装组件;以及,中间安装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立杆与所述上立杆对接处外部的固定管、设置于所述固定管顶部的下料斗,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料斗两侧的辅助安装组件,该立杆防碰撞装置通过下料斗替代人员引导上端立杆滑进固定管内,对接过程更加安全、简单,快速,并可对上立杆进行加固的同时起到防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32494.1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思阳 , 王怀元 , 禹海林 , 王帅 , 范俊秋 , 杨政校 , 袁龙 , 宁楠 , 何光禄 , 潘富祥 , 黄俊澄 , 金炬峰 , 张昌孜 , 赵世钦 , 杨成江 , 辜永龙 , 杨竣淇 , 闵鲟 , 赵鹏程 , 李金骏 , 荣尉凯 , 万宗旭 , 何子炜 , 吴金承 , 杜鑫 , 李毓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短路容量的电网电压稳定性解析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动态评估结合多时间尺度分析,实时预测电网的短路容量;建立短路容量与电压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模型,分析电网电压稳定性性能;实时监测并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进行控制。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优化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增强了系统对电网状态变化的适应能力,显著改善了电网管理和稳定性分析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