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8181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10450521.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快速排序和分块矩阵的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时变故障率模型,分别计算考虑设备寿命周期与天气因素影响的变压器、线路及开关的故障率;步骤S2:用快速排序法对元件故障率进行降序排序,筛选出前80%的元件故障率;步骤S3:通过分块算法对筛选出的前80%的元件故障率进行分块,并储存分块信息,根据故障分块搜索分块链接矩阵;步骤S4:统计各模拟年的负荷点和系统可靠性指标,求其均值即为负荷点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值;本发明有效结合快速排序法和分块算法快速性以及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处理复杂系统和时序性的优势,构成一种有效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能够快速有效的计算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7730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22676.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F17/3050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的AVC影响因子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保存;(2)数据预处理:去掉无效数据;(3)关联规则算法分析: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对所有保存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求得影响AVC调节策略的影响因子。将电网数据抽象成简单的影响因子,这样只需对单个因子和AVC调节结果进行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就可以求得该因子与AVC调节结果是否有关联。本发明模型简单,计算准确,摆脱了纯理论分析或者经验判断带来的弊端;另外,本方法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相关指标,从而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上对影响因子进行归类,方便灵活,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2688.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剑霞 , 杨红品 , 李盛强 , 谯旭 , 潘方圆 , 何晔 , 陈源鹏鳿 , 王鑫 , 罗磊 , 罗睿 , 唐梦 , 蒋仕杰 , 刘鑫洋 , 谭斌 , 王安定 , 颜梓诚 , 郭林 , 宋瑞莹 , 毛洋
IPC: A61F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进网作业佩戴防护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汗防雾防强光护目镜,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有镜框、与所述镜框一侧连接的镜腿、与镜腿一侧连接的连接仓、与所述连接仓一侧连接的固定杆、与所述镜腿一侧连接的放置仓、设置于所述镜框外壁的卡合槽。在工作人员进入到阴影处时,拉动与镜框连接的有色镜片,使其转动到护目镜的侧边,在旋转转动仓来使有色镜片与透明镜片更换位置,再推动透明镜片,使其固定到镜框上,这样既提高护目镜的保护范围,也扩大了护目镜的使用范围,使得工作人员在阴影处仍然能佩戴护目镜来保护自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5861.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潘方圆 , 陈源鹏鳿 , 吴剑霞 , 陈铧锟 , 何晔 , 罗睿 , 唐梦 , 燕玉基 , 毛洋 , 程高 , 杨红品 , 宋瑞莹 , 刘鑫洋 , 颜梓诚 , 王安定 , 谭斌 , 卢森微 , 蒋仕杰 , 郭林 , 史邵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储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人机智能储藏柜,包括柜体组件,包括有放置柜、与所述放置柜内壁连接的隔板、设置于所述放置柜内壁的上放置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柜内壁的下放置槽、与放置柜一侧外壁连接的第一转动门和设置于所述放置柜底部的第二转动门。无人机智能储藏柜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放置柜与连接柜的配合,从而实现无人机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无人机及电池的领用归还效率,确保了使用安全和责任归属,还通过自动充放电机制延长了电池寿命并保持电量充足,同时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7585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故障研判系统,属于研判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预先采集电网与多个配电设备之间的线路转换器处的工况数据;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网运行过程中各个配电设备的工况数据,并且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转化输出为表格模型;数据库,数据库用于接收并存储表格模型,数据处理模块结合数据库对工况数据进行传输转化;研判模块,研判模块用于实时分析工况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首先预先采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多个配电设备的工况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将工况数据转化输出为表格模型,数据库再接收并存储表格模型,研判模块将数据库和实时工况数据进行对比研判出故障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38882.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网优化方法,包括基于高速通信通道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同时采用长短波授时时间同步技术为测量数据加上精确时标,建立新型广域保护通信系统;构建训练集,并采用以太网和路由技术对配电网内各种设备保护信息进行数据共享,实现配电网保护信息的可视化显示;通过基于卫星和地面网络传输的高可靠性授时技术,实现区域内保护数据的同步采样;本发明建立的新型广域保护系统能够提高故障下的电网传输率,并降低电压预警时候的故障率,结合实际卫星和地面网络传输的高可靠性授时技术,完成对数据的同步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07730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922676.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的AVC影响因子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保存;(2)数据预处理:去掉无效数据;(3)关联规则算法分析: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对所有保存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求得影响AVC调节策略的影响因子。将电网数据抽象成简单的影响因子,这样只需对单个因子和AVC调节结果进行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就可以求得该因子与AVC调节结果是否有关联。本发明模型简单,计算准确,摆脱了纯理论分析或者经验判断带来的弊端;另外,本方法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相关指标,从而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上对影响因子进行归类,方便灵活,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583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67837.4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运行可靠性的短期负荷预测建模方法,在借鉴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法构成的组合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提取相似日,其次根据负荷特性和相似日构造数据样本,采用db4小波分解出不同数据样本的低频周期分量以及高频波动分量,再采用改进的粒子群和相关向量机(PSO-RVM)算法分别对低频周期分量以及高频随机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小波预测结果叠加,计算得到短期负荷的预测值,以供可靠性评估安全性计算采用,同时可计算给出概率分布,供充裕度计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1187757.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N5/01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确定配电网中每台断路器的保护范围,为每台断路器建立共模停运表,计算共模关联设备的可靠性参数;对每个负荷点按扩展最小路搜索方法完成备用最小路和扩展最小路搜索,得到负荷点的所有最小路,利用最小路矩阵法生成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原始最小割集,并区分出所有最小路中的常供支路和联络支路;用共模关联设备替换法对常供支路进行设备替换生成共模最小割集;根据共模最小割集和原始最小割集生成可切换最小割集,计算可切换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参数;计算原始最小割集和共模最小割集的参数,得到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统计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得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2714.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收集终端收集到电运营指挥中心状态数据后,将所述电运营指挥中心状态数据保存至数据管理端;分析任务开始后,管理员通过设置操作端,实现定时与实时数据的读取任务;所述定时与实时数据的读取任务完成后,将所述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通过监测单元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监管,借助监测单元完成人工难以实时完成的工作,避免人为疏忽造成的失误,减轻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