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335563.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代志强 , 杨立 , 张延镇 , 王国龙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张龙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7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23275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和配置方法。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7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32757.8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和配置方法。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35563.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代志强 , 杨立 , 张延镇 , 王国龙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张龙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发明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04668885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418105.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张龙 , 杨立 , 代志强 , 王国龙 , 张延镇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04651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293884.4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组成;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56637.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M模型和GIS的跨越架搭设模拟方法,包括:采集输电线路走廊通道激光点云数据,对数据去噪后分类赋色得到影像、地形及地物点云;还原杆塔、基础、导地线、绝缘子、金具、附属设施模型及属性信息;自动统计全线交叉跨越,得出需要搭设跨越架的跨越段;自动生成交叉跨越平面图、断面图及跨越架平面布置图;计算跨越架安装长度、宽度及高度,校核跨越架的强度及与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计算安全网的安装长度、宽度及高度,校核安全网的强度及与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在GIS系统中完成交叉跨越施工模拟,生成交叉跨越施工模型及方案;解决了不能真实反映施工环境并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9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26240.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铁塔地线支架的鸟嘴结构及方法,包括地线支架,所述地线支架由上平面主材、下平面主材、水平面斜材和端面斜材构成,所述上平面主材与所述端面斜材在鸟嘴上端点位置处相交,所述端面斜材与所述水平面斜材的一端在支架端点处相交,所述水平面斜材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平面主材相交,所述下平面主材的上端连接到所述水平面斜材的鸟嘴下端点位置处,在同侧鸟嘴上端点和鸟嘴下端点之间均连接有鸟嘴支撑臂,在由两个鸟嘴上端点与两个鸟嘴下端点构成的平面内设置传力斜材。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地线支架鸟嘴处受力性能不好,进而影响其荷载情况及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0423.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M的输电线路索道运输方案设计方法,包括:采集输电线路走廊通道激光点云数据,对数据去噪后分类赋色得到影像、地形、植被及房屋模型,建立三维场景;根据三维场景开展输电线路设计,得到三维设计GIM模型;基于GIM模型及影像、高程和地物模型,计算全线各段人力运输距离;基于全线各段人力运输距离得出需要索道运输的区段;布置索道并校核索道安全性;根据索道运输区段结合地物模型统计通道内需清除地物类型及面积;生成索道运输设计方案及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编制索道运输方案一是采用人工勘测,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不能真实反映现场环境并模拟施工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60586.4
申请日:2023-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小龙 , 时云洪 , 熊承伟 , 王勇 , 王楠 , 解文胜 , 张鹏 , 华建坤 , 杨少青 , 余啟春 , 刘明珠 , 崔凯 , 鞠珂 , 张军 , 祝潇涵 , 田桥罗 , 陈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铁塔新型基础结构确定方法基基础结构,该方法为:计算铁塔的电气荷载;计算出铁塔的受力情况,确定基础受力情况,控制工况的基础作用力;根据线路转角确定转角塔抗拔与抗压腿;根据控制工况的基础作用力确定转角塔的基础构造,线路转角塔分拉腿和压腿计算,根据拉‑压腿组合配置门式基础。本发明将拉‑压腿连接起来,共同抵抗上部荷载,拉腿上拔牵制压腿受压,同时压腿受压牵制拉腿上拔,有效减小桩径及桩深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减小地下部分基础尺寸,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