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葫芦挂架及使用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78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91205.7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葫芦挂架,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筒、固定座和螺杆,螺筒上下获得连接在基座上,螺筒外壁设有齿条,齿条长度方向与螺筒长度方向平行,齿条数量为三个且呈等距离环绕在螺筒外部,每个齿条正对一个支撑部,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座与基座同心,且固定座与基座内部相通,固定座的内部活动安装螺杆,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座的顶部,且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基座的内部,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螺筒;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端,齿轮转轴与连接转轴同轴,齿轮与齿轮所连接的支撑部正对的齿条相齿合。以解决现有技术支撑部不能自锁的问题。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793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73031.3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改造方法,在汽轮发电机组需要更换时,将新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在按其荷载及安装要求制作的新钢筋混凝土台板上,保留原汽轮发电机组的框架式基础并在其运转层两侧纵向框架顶部布置弹簧隔振系统,新钢筋混凝土台板叠放在弹簧隔振系统之上,通过弹簧隔振系统把新汽轮发电机组通过新钢筋混凝土台板传来的振动隔断,使原框架式基础的强度、刚度及动力特性能够满足新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要求。本发明在更换汽轮发电机组时,不需要拆除原基础框架及运转层平台,可真正实现“零拆除”改造,具有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以及降低施工难度等优点。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79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73031.3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改造方法,在汽轮发电机组需要更换时,将新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在按其荷载及安装要求制作的新钢筋混凝土台板上,保留原汽轮发电机组的框架式基础并在其运转层两侧纵向框架顶部布置弹簧隔振系统,新钢筋混凝土台板叠放在弹簧隔振系统之上,通过弹簧隔振系统把新汽轮发电机组通过新钢筋混凝土台板传来的振动隔断,使原框架式基础的强度、刚度及动力特性能够满足新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要求。本发明在更换汽轮发电机组时,不需要拆除原基础框架及运转层平台,可真正实现“零拆除”改造,具有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以及降低施工难度等优点。

    一种用于凝汽器凝结水再循环喷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80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6114.2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凝汽器凝结水再循环喷管装置,它包括水平的凝结水再循环管,凝结水再循环管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在凝汽器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凝汽器内部的支架上,在凝结水再循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板,在凝结水再循环管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封板和支撑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到支架上,在封板和支撑板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在凝结水再循环管的上侧面上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淋孔位于挡板的正下方。通过在水平的凝结水再循环管的上部开设若干喷淋孔,在喷淋孔的上方设有弧形罩,凝结水从喷淋孔中向上喷射出来,向两侧边流动形成雾化效果,再与汽轮机的排汽进行洗涤,大大提高了凝结效果,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一种陡坡逆变器安装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4818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428973.9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陡坡逆变器安装装置,涉及屋顶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箱和门洞,所述安装箱顶部固定安装有雨眉,且雨眉端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的斜面,并且雨眉两侧内凹处开设有数处进线孔。本申请提供一种陡坡逆变器安装装置,在使用时,安装箱四处拐角凸出的耳板通过安装螺栓与屋顶陡坡相固定,使得本申请的逆变器本体由触地式摆放转化为壁挂式,更加适配屋顶光伏逆变器的陡坡安装需求,安装箱顶部设置的雨眉及门洞开口上方设置的遮阳板,一方面可使安装箱不受阳光直射及雨水侵袭的困扰,另一方面线束由雨眉两侧内凹处开设的进线孔通入,与逆变器本体电连后再由出线柱通出,避免线束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发生破损短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