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58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262343.4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板或块状固体的宏观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包含以表面渗透、内扩散以及两者混合作为控速环节的一系列显函数表达式;通过将1组以上实际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数据及反应热力学参数代入到模型公式中,可利用非线性拟合方法求得气固反应或其逆反应的特征时间tc、表观活化能Δε、最佳反应温度及对应的最短反应时间,同时可分析反应动力学机理。本发明中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考虑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固体结构参数及宏观反应条件,具有普适性,适用于气体渗氮及渗碳过程、氧化还原反应、储氢合金氢化及脱氢反应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14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439247.9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23C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低压脉冲真空渗氮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先将钛合金试样表面进行预处理后放入反应器罐内腔中,然后将反应器罐密封、检漏后进行抽真空,同时对反应器罐进行加热,使其内腔的温度保持在700℃~1000℃,然后向反应器罐内腔中采用脉冲加气的方式加入渗氮气体介质(即采用通气、关闭保持、抽气、关闭保持又通气的加气方式反复周期性地加入渗氮气体介质),使反应器罐内腔中的渗氮气体介质的压力呈矩形脉冲式的变化,该矩形脉冲的周期范围为10分钟~200分钟,其渗氮气体介质的压力变化保持在0MPa~0.050MPa的范围。本发明不仅具有操作简单、适合于批量生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和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14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9247.9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23C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低压脉冲真空渗氮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先将钛合金试样表面进行预处理后放入反应器罐内腔中,然后将反应器罐密封、检漏后进行抽真空,同时对反应器罐进行加热,使其内腔的温度保持在700℃~1000℃,然后向反应器罐内腔中采用脉冲加气的方式加入渗氮气体介质(即采用通气、关闭保持、抽气、关闭保持又通气的加气方式反复周期性地加入渗氮气体介质),使反应器罐内腔中的渗氮气体介质的压力呈矩形脉冲式的变化,该矩形脉冲的周期范围为10分钟~200分钟,其渗氮气体介质的压力变化保持在0MPa~0.050MPa的范围。本发明不仅具有操作简单、适合于批量生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和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73905.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真空气体阶梯渗氮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方法。其方法是钛合金工件放入反应罐,通入氮气,排出罐内空气;反应罐抽真空,升温至600~650℃后充入氮气至100~500Pa,保温保压1~2h;反应罐升温至700~750℃后充入氮气至1000~5000Pa,保温保压2~4h;反应罐升温至800~900℃后充入氮气至10000~50000Pa,保温保压4~30h,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可加快渗氮速度,促进氮向基体内扩散并形成梯度渗氮层、改善氮层脆性。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4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26954.6
申请日:2020-07-26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分段真空快速渗氮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热处理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将工件放入排除空气的反应罐内进行真空预热处理,升温至渗氮温度后按照压力交变循环的方式进行渗氮,然后真空扩散一定时间。其装置包括加热系统、真空系统及供气系统,加热系统由固定于炉体(1)中的反应罐(4)、位于该反应罐与所述炉膛之间的电热元件(2)、伸入炉膛中的热电偶(3)、将罐口封闭的炉门(9)构成;真空系统由与反应罐(4)连通抽气泵(12)构成;供气系统由通过进气管(5)与反应罐(4)连通的氮气瓶(11)构成。本发明可加快渗氮速度,促进氮向基体内扩散并形成梯度渗氮层、改善氮层脆性。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及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66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807473.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23C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碳氮复合渗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包括交替间歇通入渗碳气体介质和渗氮气体介质,将渗碳处理和渗氮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它包括采用间隙式周期反复充气和抽气处理与渗碳渗氮处理相结合形成的渗碳或渗氮充气复合渗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将气体渗碳和气体氮化结合起来,弥补单独气体碳化带来的不足,这样在钛合金表面生成的为钛的氮化物,钛的碳化物以及钛的碳氮化物,更有利于提高其表面性能。采用间隙式周期反复充气和抽气使渗入元素在工件表面的吸附速度和反应速率得到有效提高。复合渗的介质为高纯乙炔气体或高纯乙炔+高纯氩气,能进一步提高钛合金表面性能并避免氢脆。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7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23646.4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24 , B01J8/00 , B01J2208/00893 , C23C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气固动力学测试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质量混气系统以及连接在质量混气系统上的一个以上的气瓶,所述的质量混气系统通过进气阀与预热真空炉连接,预热真空炉通过保温管道及可控电磁阀与反应真空炉连接,反应真空炉通过可控排气阀与真空系统连接,在反应真空炉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可控电磁阀、可控排气阀、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可以精准、高效率测出气固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反应分数与时间关系曲线、单位面积反应量与时间关系等动力学试验结果,为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473905.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真空气体阶梯渗氮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方法。其方法是钛合金工件放入反应罐,通入氮气,排出罐内空气;反应罐抽真空,升温至600~650℃后充入氮气至100~500Pa,保温保压1~2h;反应罐升温至700~750℃后充入氮气至1000~5000Pa,保温保压2~4h;反应罐升温至800~900℃后充入氮气至10000~50000Pa,保温保压4~30h,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可加快渗氮速度,促进氮向基体内扩散并形成梯度渗氮层、改善氮层脆性。是一种(56)对比文件杨闯等.TC4 钛合金真空渗氮动力学研究.《热加工工艺》.2020,第第49卷卷(第第2期期),第104-107页.张纯等.TC4 钛合金间歇式真空渗氮工艺研究《.热加工工艺》.2017,第第46卷卷(第第12期期),第171-174页.Chuang Yang等.Intermittent vacuum gasnitriding of TB8 titanium alloy《.Vacuum》.2018,第第163卷卷第52-58页.杨闯等.TC4钛合金真空渗氮层的耐腐蚀性能.材料保护.2015,第48卷(第07期),第60-62页.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07473.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IPC: C23C8/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碳氮复合渗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包括交替间歇通入渗碳气体介质和渗氮气体介质,将渗碳处理和渗氮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它包括采用间隙式周期反复充气和抽气处理与渗碳渗氮处理相结合形成的渗碳或渗氮充气复合渗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将气体渗碳和气体氮化结合起来,弥补单独气体碳化带来的不足,这样在钛合金表面生成的为钛的氮化物,钛的碳化物以及钛的碳氮化物,更有利于提高其表面性能。采用间隙式周期反复充气和抽气使渗入元素在工件表面的吸附速度和反应速率得到有效提高。复合渗的介质为高纯乙炔气体或高纯乙炔+高纯氩气,能进一步提高钛合金表面性能并避免氢脆。
-
公开(公告)号:CN21651407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19452.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贵州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真空气体渗氮装置,属于热处理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渗氮时间短,可适应形状复杂工件的钛合金真空气体渗氮装置。它包括加热炉和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由罐体(4)、法兰盘、固定在法兰盘上的罐门(13)构成,反应罐与炉膛之间有电热偶(3)和电热元件(2);气体混合器(9)与进气管(5)连通,真空泵(14)与抽气管(19)连通;反应罐中有隔热器(1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工件大小调整加热空间,具有加快升温速度、效率高,节约用电等优点,是一种金属材料表面热处理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