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45420.9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所述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包括多个DC/DC变换器和/或多个DC/AC变换器,至少包括一个DC/DC1变换器,与直流配电网连接;至少包括一个DC/AC1变换器,与交流配电网连接;该控制方法根据虚拟惯性和阻尼特性的母线电压下垂控制,使多个换流器共同参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这样可以避免某个换流器故障而闭锁脉冲时,其他换流器仍能保持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并通过调整下垂系数来改变各个换流器承担功率的大小,同时通过引入虚拟惯性和阻尼特性,增加了系统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9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46335.4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自阻断型真双极电力电子变压器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拓扑为正负真双极系统,由三级构成;第一级为开关管T1、T2、T3、T4构成的高压侧阻断直流短路故障模块,当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封锁脉冲,阻断短路电流;第二级为开关管Q1~Q8和高频变压器构成了以高频链为核心的双向对称LLC谐振电路;第三级为开关管T5~T12构成了四个串联Buck-Boost电路,以实现电压源或电流源模式下的潮流控制,当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和高压侧T1、T2、T3、T4开关管同时封锁脉冲,阻断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616077.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变压器系统、变压器及其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属于双向隔离直流电压变换技术领域,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模组,每个模组包括高压半桥模块和双向直流变换单元,高压半桥模块包括高压上臂支路和高压下臂支路;还包括自阻断模块,与各模组的低压侧并联,该自阻断模块包括低压半桥模块,低压半桥模块包括低压上臂支路和低压下臂支路,低压下臂支路用于连接低压侧直流电网,低压上臂支路和低压下臂支路连接成的总支路与所述各模组的低压侧并联。通过模组的高压侧设置的半桥模块和自阻断模块中半桥模块的配合控制,使本发明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具备故障穿越能力,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98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0346335.4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自阻断型真双极电力电子变压器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拓扑为正负真双极系统,由三级构成;第一级为开关管T1、T2、T3、T4构成的高压侧阻断直流短路故障模块,当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封锁脉冲,阻断短路电流;第二级为开关管Q1~Q8和高频变压器构成了以高频链为核心的双向对称LLC谐振电路;第三级为开关管T5~T12构成了四个串联Buck‑Boost电路,以实现电压源或电流源模式下的潮流控制,当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和高压侧T1、T2、T3、T4开关管同时封锁脉冲,阻断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345420.9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所述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包括多个DC/DC变换器和/或多个DC/AC变换器,至少包括一个DC/DC1变换器,与直流配电网连接;至少包括一个DC/AC1变换器,与交流配电网连接;该控制方法根据虚拟惯性和阻尼特性的母线电压下垂控制,使多个换流器共同参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这样可以避免某个换流器故障而闭锁脉冲时,其他换流器仍能保持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并通过调整下垂系数来改变各个换流器承担功率的大小,同时通过引入虚拟惯性和阻尼特性,增加了系统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4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16077.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变压器系统、变压器及其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属于双向隔离直流电压变换技术领域,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模组,每个模组包括高压半桥模块和双向直流变换单元,高压半桥模块包括高压上臂支路和高压下臂支路;还包括自阻断模块,与各模组的低压侧并联,该自阻断模块包括低压半桥模块,低压半桥模块包括低压上臂支路和低压下臂支路,低压下臂支路用于连接低压侧直流电网,低压上臂支路和低压下臂支路连接成的总支路与所述各模组的低压侧并联。通过模组的高压侧设置的半桥模块和自阻断模块中半桥模块的配合控制,使本发明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具备故障穿越能力,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30423.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换流器,包括3相,每相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分别由多个子模块级联构成,还包括:分布式电感模块;分布式电感模块包括若干个电感组件,每个电感组件设置于上桥臂和/或下桥臂中相邻两个子模块之间。通过将电感分别设置于MMC换流器至少两相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中各个子模块之间,并通过分布式设置的铁芯电感降低了对电感的体积和绝缘强度的要求,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悬浮电位消除电阻,避免了上桥臂和下桥臂中的多个子模块出现过高的电压变化率,也避免了各个电感之间出现高频环流,还增加了电感绕组和铁芯之间的绝缘耐压等级,克服了可能发生电感击穿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365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16808.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直流配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变压器包括连接在直流配网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的模组,该模组包括半桥模块和双向直流变换单元,半桥模块包括上臂支路和下臂支路,上臂支路和下臂支路连接,下臂支路处于模组的高压侧;双向直流变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半导体换流单元、原边谐振网络、变压器、副边谐振网络和副边半导体换流单元,副边半导体换流单元处于模组的低压侧;由两个以上模组构成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其各模组的高压侧串联、低压侧并联,至少一个半桥模块的高压侧串联设有第一电感。本发明的电力电子变压器不仅能够实现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电压的转换,且传输功率的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430423.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换流器,包括3相,每相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分别由多个子模块级联构成,还包括:分布式电感模块;分布式电感模块包括若干个电感组件,每个电感组件设置于上桥臂和/或下桥臂中相邻两个子模块之间。通过将电感分别设置于MMC换流器至少两相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中各个子模块之间,并通过分布式设置的铁芯电感降低了对电感的体积和绝缘强度的要求,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悬浮电位消除电阻,避免了上桥臂和下桥臂中的多个子模块出现过高的电压变化率,也避免了各个电感之间出现高频环流,还增加了电感绕组和铁芯之间的绝缘耐压等级,克服了可能发生电感击穿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383907.5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变流器并联的频率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通过控制主变流器工作在定频控制模式、从变流器工作在频率偏差控制模式,当负荷未超出主变流器的额定容量时不投入从变流器,而是处于热备用状态,当负荷超出主变流器的额定容量,使微电网系统的频率发生偏移时投入从变流器,实现了多变流器并联的微电网系统的频率稳定控制,同时,可减少变流器低效、高谐波的轻载运行工况,提升微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