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用多级固体燃料点火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0997264.7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用多级固体燃料点火器,包括多级燃料,多级燃料之间通过燃料连接器连接,末级燃料通过夹持器连接,并在多级燃料中设置用于注入助燃气体的注气通道,通过多级燃料的燃烧提供火烧油层启动所需热量,燃烧完成后不需要对点火器回收,避免了打开井口而导致的压力波动,亦不会导致井底渗透性的下降;该点火器的固体燃料分为多级,可以为厚油层的点火提供足够热量。该适应连续注气工况的深井用多级固体点火器适用于连续注气的深井的火烧油层点火,且薄、厚油层均可适用。

    不规则边界油藏两口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911136011.1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规则边界油藏两口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区域型油藏渗流微分方程,基于渗流基本解建立渗流模型,建立复杂缝网内渗流模型,获得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耦合渗流模型。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考虑了致密油藏中裂缝渗透率对水平井渗流的影响,建立了四种裂缝交叉类型,克服了以往只能考虑垂直裂缝的不足;(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可以建立得到不规则边界油藏两口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该渗流模型同时考虑了不规则油藏边界、双重介质以及井间干扰等因素对渗流的影响,对致密油藏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多尺度、多机理耦合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3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70408.3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多尺度、多机理耦合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油藏渗流模型,建立复杂缝网内渗流模型,建立射孔孔眼渗流模型,建立水平井筒变质量管流模型,将油藏渗流模型、复杂缝网内渗流模型、射孔孔眼渗流模型以及水平井筒变质量管流模型耦合起来形成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多尺度、多机理耦合渗流模型,求解模型。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多尺度、多机理耦合渗流模型,该渗流模型可以更真实的模拟复杂压裂缝网对渗流的影响;(2)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属于半解析模型,只需对裂缝进行网格划分,建模简便、计算速度快。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三维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68003.8

    申请日:2018-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三维渗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三维渗流基本解:建立无限大致密油藏空间点源物理模型-建立点源物理模型对应的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得到三维渗流基本解,二、基于三维渗流基本解建立渗流模型:将区域型渗流微分方程变换为边界积分方程-将边界离散成有限大小的边界单元-将边界积分方程在边界单元上进行离散-将代数方程写成矩阵方程的形式-根据边界应力和流量是否已知来进行相应的操。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得到三维渗流模型,考虑了不同裂缝相互交叉以及油藏应力敏感的影响,可更真实的模拟复杂压裂缝网对渗流的影响。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687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00408.3

    申请日:2018-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涉及油气藏模拟技术领域,包括油气储运系统、实验箱和油气收集系统,油气储运系统包括储气瓶和储液瓶,实验箱中具有不整合实验舱、左侧地层实验舱、右侧地层实验舱、断层实验舱和储藏实验舱,储气瓶和储液瓶中的气体和液体混合后通入储藏实验舱中,油气液体通过微孔渗入周边的实验舱,最终渗入最上方的不整合实验舱,油气液体经过不整合实验舱上的输出孔进入到油气收集系统中的油气收集罐。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很清晰的展示出来,同时由于各个实验舱时独立的,可以单独的对其中几个进行调整以构造不同的地质模型,而且使用液压缸施加压力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地质环境,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三维非均质盐穴储气库水溶建腔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669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4166.7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非均质盐穴储气库水溶建腔模型,包括腔体扩展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等效线段方法描述腔体轮廓。将腔体实际轮廓近似成若干条直线段,每条线段由起点(Hi,Ri)和终点(Hi+1,Ri+1)确定,每条等效线段的直线方程为r=aih+bi,再求解下一个时间步长所在线段的a’,b’值,进而可以求解出对应的交点H′i和R′i。使用本申请方法腔体移动的方向以及高度并不固定,其交点可以在水平、垂直方向任意移动,极大的避免了等效切点带来的轮廓“锯齿型”问题。且本申请模型后续还进一步考虑了地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国内地层普遍夹层多的情况。

    一种室外组合式岩石力学性能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59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94141.8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一种室外组合式岩石力学性能分析装置,包括底座、中板、顶板、长螺栓、笔记本电脑、顶压伸缩机构、力传感器、压板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底座、中板、顶板之间通过两个长螺栓串连;顶压伸缩机构设置于中板与顶板之间,顶压伸缩机构的活塞杆底部与中板顶端可拆卸式连接,至少两个螺母将顶压伸缩机构与顶板夹紧固定在长螺栓上,顶压伸缩机构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相抵;底座的顶端设有板槽,板槽的槽底设有安装槽,力传感器安装于安装槽内;压板安装于板槽内;位移传感器可拆卸式安装于中板的底端;本发明的装置能在室外进行岩石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能组装和拆卸,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打包携带,现场装拆方便。

    致密油藏不同矿物组分岩心CO2驱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56442.2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不同矿物组分岩心CO2驱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根据岩心中矿物含量筛选出伊利石、蒙脱石、石英含量最高的三块岩心;之后对岩心进行饱和模拟地层水;并向岩心中注入原油直至岩心不出水;然后,进行细管实验,确定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然后,在不同的压力下,将CO2注入到岩心中,每一压力阶段都直到出口端不出油为止,并分别进行核磁共振T2谱采样;同时计算不同阶段采收率;最后根据不同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在给定CO2注入压力下岩心样品中大小孔隙的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可以揭示CO2驱过程中所含典型矿物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潜在关系。

    一种利用高矿化度盐水复合电加热原位转化油页岩的生产周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0071.9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页岩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高矿化度盐水复合电加热原位转化油页岩的生产周期计算方法,选择上下相对的两口水平井分别作为电加热的正负极;对两口水平井均进行压裂,并将压裂液滞留在压裂缝网中;对两口水平井进行通电操作,对页岩储层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计算电加热地层温度上升阶段的时间、油页岩储层中的有机质热裂解转化阶段的时间#imgabs0#有机质热裂解转化生成的油气在浮力作用下的向上运移阶段的时间#imgabs1#上部水平井开井生产时间;根据前述结果计算高矿化度盐水复合电加热原位转化油页岩的生产周期。本发明分别计算其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最终得到油页岩在使用该种加热电加热方法时原位转化生产一个周期的总时间。

    应用有机溶剂的氮气-二氧化碳联合压裂-吞吐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0600.4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有机溶剂的氮气‑二氧化碳联合压裂‑吞吐生产方法,包括,步骤1:对生产井应用氮气‑二氧化碳联合压裂;步骤2:将液态二氧化碳与氮气同时泵入地层,进行氮气‑二氧化碳联合前置压裂,然后注入支撑剂;步骤3:对生产井进行一次开采,待产量递减至较低值后,进行有机溶剂前置段塞,注入二氧化碳吞吐生产;步骤4:关井进行焖井,当井口压力下降速率过大,且压力降低值大于焖井初期井口压力30%时,终止焖井进行开井生产。本申请方法不存在干相二氧化碳压裂效果不显著、用量大等问题。同时不存在水力压裂中粘土水化膨胀问题、不容易堵塞出油孔,不受水资源限制,可实现大规模压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