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0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5266.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重力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耦合发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基于重力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耦合发电的控制系统,包括重力储能系统与火电单元机组耦合模块和火电单元机组模块,所述重力储能系统与火电单元机组耦合模块包括重力储能系统和第一火电单元机组,用于通过重力储能系统对火电单元机组辅助调峰调频,并给电力系统供电;所述火电单元机组模块包括第二火电单元机组,用于给电力系统供电。本申请提高了火电机组高负荷期间顶峰能力和深调期间的深度调峰能力,更进一步降低了火电单元机组的上网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5267.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力储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储能与新能源并网发电的运行优化系统及方法。该重力储能与新能源并网发电的运行优化系统包括:电网、太阳能发电系统、重力储能系统和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分别连接至电网及重力储能系统,用于电能的产生和输出;重力储能系统,连接太阳能发电系统并连接至电网,用于接收电能并存储以及释放电能并输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连接至重力储能系统,用于控制重力储能系统的运行;所述电网,连接重力储能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用于接收电能。上述系统通过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对重力储能系统运行进行很好的控制,提高了太阳能与重力储能耦合发电的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2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87242.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混合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常规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连接常规发电系统、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含有能量管理模块、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重力储能系统,光伏发电连接能量管理模块,能量管理模块控制重力储能系统的发动机及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发动机;所述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级、透平级、压缩空气储气容积、热态导热油模块和冷态导热油模块。本发明利用光伏、规发电系统、重力储能等各能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能源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2530.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轮机凝结水流量测量精度的修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试验数据;计算得到THA工况热再蒸汽的流量和比容,以及基准热再特征面积;获取运行实时测量的机组参;计算对应的热再蒸汽的流量和比容;计算得到实时热再特征面积;比较实时热再特征面积与基准热再特征面积是否相等,直至实时热再特征面积与基准热再特征面积相等;输出实时热再特征面积与基准热再特征面积相等时对应的凝结水流量,作为修正后的流量结果。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计算模块、比较计算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等。本发明通过热再特征面积在汽轮机变工况运行保持不变的特性,对凝结水流量的运行测量值进行修正,进而提高汽轮机凝结水流量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98893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5/02 , F24D15/04 , F24D11/00 , F24D19/00 , F24D19/10 , F24F5/00 , F24F11/89 , F25B15/06 , F25B41/40 , F25B41/20 , F25B30/04 ,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储热的太阳能‑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聚光吸热单元,和吸收式热泵单元等。系统可实现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的高效运行,在供热模式下,白天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提供热负荷,同时采用点聚焦式太阳能聚光器吸收太阳能热并存储于熔盐罐中;夜晚熔盐罐放热产生的蒸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进行供热。在供冷模式下,空调末端与蒸发器冷媒水进口相连通,地埋管水依次通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吸热,满足冷负荷需求。本发明耦合了储热技术在冷热负荷低谷时将系统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同时可根据外界负荷的波动及时调节系统供热/供冷量,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和供热效率,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零碳排放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351445.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大质量重物塔式重力储能的测点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塔式重力储能电站的设计参数;基于设计参数,通过计算得到重力储能电站中重力储能塔的参数;基于塔式重力储能电站的设计参数和重力储能塔的参数,布置重力储能传动及制动侧和重力储能电气系统的测点。由此,本发明根据塔式重力储能电站的设计参数和重力储能塔的参数,布置该塔式重力储能电站的重力储能传动及制动侧和重力储能电气系统的测点,从而实现了对塔式重力储能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测及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4778.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率提升的优化方法,包括:在发电负荷和火电机组储能与输入之间采用机炉分离限速控制逻辑,将AGC负荷速率设定值在输入到锅炉指令和汽轮机指令;主蒸汽压力控制回路采用精准前馈锅炉主控逻辑,将AGC指令经过限幅限速后得到负荷指令,配合设定的比例系数,加入到锅炉指令和热量信号的PID控制器后;对锅炉提出燃烧器摆角控制策略,在气温控制回路中,采用再热汽温燃烧器摆角摆动的闭环控制回路,基于燃烧器摆角投入进行自动控制。该方法有效的使汽压在合理波动范围内波动,同时燃料量波动降低,使机组平稳高效运行。本发明提高火电机组设备运行寿命,确保机组安全稳定,又不失经济性的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264406.5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华能桂林燃气分布式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邹东 , 杨可 , 刘世伟 , 何欣欣 , 赵作让 , 王亚生 , 谢运明 , 郭智杰 , 宋厅 , 韩宏孝 , 贺超军 , 石金库 , 郝云生 , 徐杰强 , 罗俊然 , 邱致猛 , 牟忠庆 , 何杰 , 谢卫民 , 罗勇 , 杨兴业 , 陈果 , 梁硕全 , 梁万来 , 宋红娟 , 周冠宇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循环电站冷端系统变工况性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性能试验,获取基准工况冷端系统基本参数;步骤2,计算凝汽器过冷度、凝汽器热负荷以及循环水流量;步骤3,根据基准工况(1)下凝汽器热负荷、热井出水温度和机组背压参数计算凝汽器总体换热系数和冷却塔等效换热系数;步骤4,通过改变循环水泵运行台数进行基准工况(2)的性能试验,重复步骤1至步骤4获得不同循环水流量下凝汽器总体换热系数和冷却塔等效换热系数;步骤5,开始进行变工况计算,假设变工况(3)下循环水进水温度,获取不同循泵运行台数对应的循环水流量;步骤6,分别对步骤5得到的多种循环水流量工况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39062.1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燃料统计的热电联产机组采暖供热燃料成本计算方法,包括:a从DCS系统导出指定点历史数据;b收集机组相关资料;c对导出数据筛选、分析,计算得到供热期平均供热量及平均电负荷下的机组热耗量,以及计算得到与供热期平均输出电功率相同的纯凝期机组热耗量;d在考虑标准煤低位热值、入厂煤与入炉煤损耗系数后计算得到供热期机组的供热标准煤耗率。采用本发明方法计算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燃料成本,适用于各种类型热电联产机组;计算参数少、过程简便,有助于供热上、下游企业客观了解热电联产企业的供热燃料成本;结合工业产品的其他各方面成本,有助于各行业对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成本进行正确认识,并进行准确评价、分析及客观定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46469.4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转子转速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叶片的旋转速度,使叶尖速比在当前风速下达到最优,最大化风机叶轮捕捉的风能;桨距角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叶轮桨距角,使得风轮的机械功在额定范围内,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最大化的捕捉风能,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并且成本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