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536475.9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33/68
Abstract: 一种检测磁性纳米颗粒与细胞内液蛋白质结合能力的方法,以人源性胰腺癌细胞系和磁性纳米颗粒为材料,经过细胞裂解,低温共孵育,磁性分离,热变性分离,蛋白质免疫印迹等主要步骤,检测磁性纳米颗粒与细胞内多种蛋白质分子结合的能力,即形成蛋白冠能力。现有技术研究磁性纳米颗粒蛋白冠局限于磁性纳米颗粒与血浆,细胞培养基等细胞外液蛋白质分子的蛋白冠形成,本发明填补了磁性纳米颗粒与细胞内液蛋白质分子形成蛋白冠能力的实验方法空缺,可用于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经过人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细胞后与细胞内多种蛋白质分子再次结合形成蛋白冠的能力、磁性纳米颗粒与细胞内液成分的交互影响以及磁性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后对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20650.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一种普适的可降低肿瘤细胞表面PD‑L1表达的装置,装置包括:交变磁场发生器和可被肿瘤细胞内吞的磁性纳米材料,所述交变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并向内吞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细胞施加交变磁场,使所述磁性纳米材料产生磁热和活性氧。本发明利用磁性纳米材料被内吞至肿瘤细胞内,在交变磁场发生器作用下,使所述磁性纳米材料产生磁热和活性氧,在细胞内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下调肿瘤细胞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有望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该方法具有远程实时调控、普适、低毒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7445.6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微米栓塞热疗介质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水热+还原”法,在密闭的反应釜中,Fe3+作为反应前驱物,加入无机盐,控制不同的反应时间,一定反应温度制备出“橄榄球状”ɑ‑Fe2O3微米粒,进一步管式炉固‑气还原反应得到“橄榄球状”磁性微米粒。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制备;制备的磁性微米介质粒径、形貌均匀,结晶性好,尺寸范围可控,饱和磁化强度高,在中频电磁场作用下升温效果优异,具有较高的热转化效率,表面多孔赋予磁性微米粒进一步负载药物的潜力,有望实现影像学引导下的原位肝癌栓塞热疗或热化疗,在原位肿瘤的介入治疗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84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34231.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一种磁性纳米颗粒在细胞内形成蛋白冠成分的检测方法,以人源性永生化细胞系和磁性纳米颗粒为材料,经共孵育,细胞裂解,磁性分离,热变性分离,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步骤,检测磁性纳米颗粒在细胞内形成的蛋白冠中蛋白质成分。现有研究针对磁性纳米颗粒蛋白冠的形成仅限于磁性纳米颗粒与血浆,细胞培养基等细胞外蛋白质分子的蛋白冠形成,本发明填补了磁性纳米颗粒被摄取进入细胞后,与细胞内多种细胞器和蛋白质交互影响形成蛋白冠成分检测的实验方法空缺。可用于磁性纳米颗粒在经过人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细胞后,在细胞内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蛋白冠的检测,并为进一步探究磁性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后对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影响提供实验方法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