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9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424621.1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压缩弹簧式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固定的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内的被隔振箱体以及分别分布于被隔振箱体的六个面上连接外框架和被隔振箱体的隔振模块;所述隔振模块包括与外框架固定的框架,与被隔振箱体固定的连接件,所述框架内部垂向有一垂向压缩弹簧,侧向有四个相同的侧向压缩弹簧,四个相同的压缩弹簧与框架和连接件之间均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保证压缩弹簧相对框架和连接件均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对称性,故三个平动方向具有相同的恢复力特性,三个转动方向具有相同的恢复力矩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隔振器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六个方向上实现低频隔振。
-
公开(公告)号:CN104595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36390.2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F6/00
Abstract: 一种采用环形永磁铁的电磁分支电路阻尼吸振器,由电磁阻尼吸振器和分支电路组成,电磁阻尼吸振器包括中轴杆,套入中轴杆上并固定的套筒,缠绕在套筒外壁上的线圈;磁轭套入中轴杆上,环形永磁铁附着于磁轭的内壁,套筒套入磁轭,使线圈位置处于磁轭中央,磁轭的上端通过上弹簧与套筒连接,磁轭的下端通过下弹簧与固定在中轴杆上的底盖连接;中轴杆上端固定于吸振对象,则套筒及线圈也固定于吸振对象,磁轭及环形永磁铁沿中轴杆上下振动,即环形永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分支电路采用负电阻负电感分支电路,将电磁阻尼吸振器的线圈两端接入成为一个完整的回路;本发明能够对梁、板、壳等结构进行吸振控制,并且可以同时对多阶振动模态进行吸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18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582655.4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F13/00
Abstract: 一种采用环形永磁铁产生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底座,和底座连接的外筒,外筒的顶部缺口内放置外永磁铁,上盖与外筒连接,滑动轴承与上盖中心孔套合,中心轴套入滑动轴承内,并与其小间隙配合;在中心轴位于滑动轴承下部的位置依次连接有套筒和调节套,在套筒内装有内永磁铁;弹簧套在中心轴的底部,其底端与底座固定,顶端与调节套固定;中心轴上的标记线用于表征内永磁铁相对外用磁铁的位置,当标记线与滑动轴承的上端面重合时,内永磁铁正对于外永磁铁,隔振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具有高静态刚度和低动态刚度的特点,能够隔离较大幅值的基础激励,并且被隔振物体的质量可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52627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32023.X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D1/02 , F16F15/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02 , F16F15/127
Abstract: 一种准零刚度联轴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轴,内轴一端与外壳底部通过橡胶弹簧连接,橡胶弹簧为齿式橡胶弹簧,其内圈和内轴端部的齿互相卡紧,外圈和外壳内壁上的齿互相卡紧,保证外壳扭转时带动内轴一起转动;外磁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内磁环固定在内轴外周圈上,外磁环和内磁环构成磁力弹簧;轴承外圈和外壳配合,内圈和内轴配合,用于限制内轴相对于外壳的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通过选取外磁环和内磁环的几何参数时,使其产生的负刚度近似于橡胶弹簧的正刚度,从而使总刚度达到准零状态;本发明联轴器既能有效传递驱动力矩,又能隔离扰动力矩,具有很宽的隔振频带,而且对低频扰动具有很好的隔离效果;该联轴器可用于解决转子系统的扭振问题,特别适用于精密转子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57010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404154.2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质量动力离心机及实验方法,通过电磁力改变离心机系统质量分布,从而改变系统转动惯量,实现离心机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变化,在径向和切向两个方向上实现激振作用。动力离心机包含固定电磁装置,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滑动质量块上,使滑动质量块按照一定规律径向移动,电磁力的大小、频率可调;另一方面滑动质量块大小可调,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对其进行增减。实验台上可设置多个实验舱,可同时开展同类型的实验件在激励频率相同但激励幅值不同的动力离心实验以及不同的实验件在同等激励环境下的对比实验,本发明避免了液压激振的不利影响,为多向激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操作简便,便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45518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2655.4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F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5
Abstract: 一种采用环形永磁铁产生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底座,和底座连接的外筒,外筒的顶部缺口内放置外永磁铁,上盖与外筒连接,滑动轴承与上盖中心孔套合,中心轴套入滑动轴承内,并与其小间隙配合;在中心轴位于滑动轴承下部的位置依次连接有套筒和调节套,在套筒内装有内永磁铁;弹簧套在中心轴的底部,其底端与底座固定,顶端与调节套固定;中心轴上的标记线用于表征内永磁铁相对外用磁铁的位置,当标记线与滑动轴承的上端面重合时,内永磁铁正对于外永磁铁,隔振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具有高静态刚度和低动态刚度的特点,能够隔离较大幅值的基础激励,并且被隔振物体的质量可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04196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395953.7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F1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Stewart平台的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铰链块固定在上平台和下平台间的六个相同的支腿;所述铰链块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的形式分布,每个铰链块上固定两个支腿,相邻的支腿互相垂直,上平台相对下平台有六个自由度;所述的六个支腿具有准零刚度特性,故隔振系统在六个自由度上均具有准零刚度的特点,因此隔振系统的各阶共振频率很小,具有很宽的隔振频率范围;本发明具有高承载能力、低共振频率的特点,对低频振动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适用于航天领域中的飞轮系统、光学相机,及民用领域中精密机床、精密测量系统等设备的隔振。
-
公开(公告)号:CN1050419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95953.7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16F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Stewart平台的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铰链块固定在上平台和下平台间的六个相同的支腿;所述铰链块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的形式分布,每个铰链块上固定两个支腿,相邻的支腿互相垂直,上平台相对下平台有六个自由度;所述的六个支腿具有准零刚度特性,故隔振系统在六个自由度上均具有准零刚度的特点,因此隔振系统的各阶共振频率很小,具有很宽的隔振频率范围;本发明具有高承载能力、低共振频率的特点,对低频振动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适用于航天领域中的飞轮系统、光学相机,及民用领域中精密机床、精密测量系统等设备的隔振。
-
公开(公告)号:CN111570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4154.2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质量动力离心机及实验方法,通过电磁力改变离心机系统质量分布,从而改变系统转动惯量,实现离心机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变化,在径向和切向两个方向上实现激振作用。动力离心机包含固定电磁装置,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滑动质量块上,使滑动质量块按照一定规律径向移动,电磁力的大小、频率可调;另一方面滑动质量块大小可调,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对其进行增减。实验台上可设置多个实验舱,可同时开展同类型的实验件在激励频率相同但激励幅值不同的动力离心实验以及不同的实验件在同等激励环境下的对比实验,本发明避免了液压激振的不利影响,为多向激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操作简便,便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89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24621.1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压缩弹簧式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固定的外框架、设置在外框架内的被隔振箱体以及分别分布于被隔振箱体的六个面上连接外框架和被隔振箱体的隔振模块;所述隔振模块包括与外框架固定的框架,与被隔振箱体固定的连接件,所述框架内部垂向有一垂向压缩弹簧,侧向有四个相同的侧向压缩弹簧,四个相同的压缩弹簧与框架和连接件之间均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保证压缩弹簧相对框架和连接件均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六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对称性,故三个平动方向具有相同的恢复力特性,三个转动方向具有相同的恢复力矩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隔振器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六个方向上实现低频隔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