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复合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012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78473.9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复合工艺及系统,基于激光选区熔融增材制造技术与微细电火花成型工艺形成的一种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实现了一种大纵横比流道以及封闭轮廓截面流道的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工艺可以加工任意截面的通道,包括且不限于圆形、矩形等异形截面通道;可以加工中空封闭轮廓截面的流道,包括且不限于微细圆孔、微细方孔等异形截面通道;可以实现任意纵横比微细通道高精度加工,包括且不限于微细矩形等异形截面通道。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工艺加工的换热器相较于一般的微细通道换热器可以耐受极端的高温高压工况,更加环保,无污染。

    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42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23322.7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左向右分为入口分流段、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第二平行换热段和出口汇流段,所述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和第二平行换热段,所述若干圆形微细通道均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核心换热段内的每个方形翅片通道四周至少设置有三个与其换热的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的数目之比大于1。本发明热冷两侧平均热阻比趋于1,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结构安全,防止局部超温,适合广泛推广。

    部分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680460.2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构建部分周期性分布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刚度系数上下限关于变形能形式的简化求解方程;建立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设置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属性;设置单位特征应变场,完成九组节点位移约束方程下的拉伸和剪切模拟,求解等效刚度系数上限;设置单位特征应力场,计算换热器通道等效柔度系数矩阵并求逆,等效柔度系数矩阵的逆矩阵为等效刚度系数下限。本发明通过定义在特征应变场及特征应力场加载下的等效刚度和等效柔度系数的变形能方程,保证了计算精度,为板翅式换热器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提供方法指导。

    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42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23322.7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左向右分为入口分流段、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第二平行换热段和出口汇流段,所述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和第二平行换热段,所述若干圆形微细通道均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核心换热段内的每个方形翅片通道四周至少设置有三个与其换热的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的数目之比大于1。本发明热冷两侧平均热阻比趋于1,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结构安全,防止局部超温,适合广泛推广。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换热器智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1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9623.X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换热器智能设计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换热器的几何形状、换热器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换热器内流动的流体,建立模拟流体在换热器内部的流动路径、速度分布和压力变化的流动模型;根据换热器的几何形状、换热器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换热器内流动的流体,结合热力学原理,建立换热模型,以计算在不同流体流动条件下的热交换效率;将流动模型和换热模型进行耦合,以得到评估换热器在特定工况下的整体性能的耦合性能评价模型;根据流动换热强度耦合性能评价模型,确定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本发明提高了设计效率。

    一种制备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复合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01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078473.9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复合工艺及系统,基于激光选区熔融增材制造技术与微细电火花成型工艺形成的一种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实现了一种大纵横比流道以及封闭轮廓截面流道的异形微细通道板式换热器。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工艺可以加工任意截面的通道,包括且不限于圆形、矩形等异形截面通道;可以加工中空封闭轮廓截面的流道,包括且不限于微细圆孔、微细方孔等异形截面通道;可以实现任意纵横比微细通道高精度加工,包括且不限于微细矩形等异形截面通道。使用本发明的复合工艺加工的换热器相较于一般的微细通道换热器可以耐受极端的高温高压工况,更加环保,无污染。

    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77716.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度分析与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系统使用渐进均匀化方法,利用小参数将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宏观尺度和细观尺度进行关联;建立周期性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通过九组周期性约束方程下的拉伸和剪切模拟,数值求解等效刚度系数矩阵,根据等效刚度系数求解得到等效力学参数;通过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参数的计算,完成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的建立。本发明使用的渐进均匀化方法对周期性换热器通道单胞进行求解,无需考虑常规均匀化求解方法中计算模型的等效力学性能参数结果会随通道数目的不断叠加才逐渐收敛的问题。

    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7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77716.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度分析与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系统使用渐进均匀化方法,利用小参数将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宏观尺度和细观尺度进行关联;建立周期性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通过九组周期性约束方程下的拉伸和剪切模拟,数值求解等效刚度系数矩阵,根据等效刚度系数求解得到等效力学参数;通过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参数的计算,完成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等效力学性能通用数据库的建立。本发明使用的渐进均匀化方法对周期性换热器通道单胞进行求解,无需考虑常规均匀化求解方法中计算模型的等效力学性能参数结果会随通道数目的不断叠加才逐渐收敛的问题。

    部分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0460.2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板翅式换热器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系统,构建部分周期性分布换热器通道的等效刚度系数上下限关于变形能形式的简化求解方程;建立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设置换热器通道单胞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属性;设置单位特征应变场,完成九组节点位移约束方程下的拉伸和剪切模拟,求解等效刚度系数上限;设置单位特征应力场,计算换热器通道等效柔度系数矩阵并求逆,等效柔度系数矩阵的逆矩阵为等效刚度系数下限。本发明通过定义在特征应变场及特征应力场加载下的等效刚度和等效柔度系数的变形能方程,保证了计算精度,为板翅式换热器的等效力学性能预测提供方法指导。

    一种多功能超临界低温氮气流动传热研究的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06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11178.X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氮气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超临界低温氮气流动传热研究的实验系统,室外部分超临界低温氮气实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的用于存储液氮的液氮储罐、用于增压的低温泵、用于汽化液氮的高压汽化器、用于给氮气降温的液氮恒温箱、用于稳定压力、流量以及气液分离的缓冲罐和用于调控出口压力的低温高压减压阀,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器原件的自动控制箱,室内部分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的主调节阀、流量计、第三压力变送器和第三温度变送器。实验系统本身可以直接提供中低压液氮,用作汽化后的氮气管路降温所需的冷源,为掌握高效紧凑型预冷换热器的开发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适合广泛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