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4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593148.X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盐废水中高价金属离子精准分盐的核晶造粒方法,利用N级串联的核晶造粒装备实现,N为高价金属离子的种类数量;第k级核晶造粒装备的内筒中装有第k种特征晶种,第k种特征晶种用于结晶第k种高价金属离子,1≤k≤N;高盐废水和药剂分别从第1级核晶造粒装备的进水口和进药口送入内筒,反应后使得第1种高价金属离子结晶于第1种特征晶种上,反应出水和药剂分别从第2级核晶造粒装备的进水口和进药口送入内筒,反应后使得第2种高价金属离子结晶于第2种特征晶种上;依次流动,使得N种高价金属离子分别结晶于N种特征晶种上。本发明可使得水中的不同种类的高价金属离子得以精准分盐去除,同时回收其中有价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634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1257.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Fe/N‑biochar内部改性管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制备Fe/N‑biochar悬浊液;通过蠕动泵等,使Fe/N‑biochar悬浊液滤至陶瓷膜内表面,得到负载Fe/N‑biochar的管式陶瓷膜;干燥煅烧,制得Fe/N‑biochar内部改性管式陶瓷膜。本发明在管式陶瓷膜内部改性时,蠕动泵可保持完全恒压过滤液体使其均匀负载于陶瓷膜上,而气动法气压容易浮动,较难保持完全稳定;且该装置既可以用来制备改性陶瓷膜,也可以用来进行陶瓷膜的过滤实验。本方法及装置具有构成简单、操作便捷、负载效率高及可多功能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5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540979.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7/1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高分散的具有磁性的纳米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向水中加入g‑C3N4粉末,搅拌超声后,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A;向水中加入Fe3+盐和Zn2+盐,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悬浊液A中,调节pH值为11.0‑13.0后搅拌30min‑60min,然后在90℃‑110℃下水热反应4h‑8h,生成的固体粉末为高分散的具有磁性的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合成的g‑C3N4/ZnFe2O4纳米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水相分散性,增加了催化剂与污染物的接触/反应面积,光催化反应速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外加磁场时,可完全从水中分离,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36402.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流分盐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和应用,所述连续流分盐处理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单级核晶造粒反应器,相邻两个单级核晶造粒反应器之间通过水箱连接;其中,单级核晶造粒反应器顶端面设有晶种投加口,底端面设有进水口,侧面的下部设有进药口,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内部填充物为特征晶种。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选择性特征晶种表面不同金属离子的成核能垒大小,通过核晶造粒反应器中不同选择性特征晶种的投加,诱导所对应的金属离子在特征晶种表面沉淀,形成不同金属的造粒体,从而将对应金属离子从水中去除并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62854.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1/52 , B01D29/01 , C02F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级进水与加药的核晶造粒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设置在外筒中;内筒和外筒的底部共同形成有晶种排出管,外筒的顶部设置有料斗,内筒的中部设有多个筛网,筛网将内筒分为第一回收区和第二回收区,第一回收区中设有第一特征晶种,第二回收区中设有第二特征晶种;外筒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管,内筒上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回流管和第二出水回流管;内筒的中部还设置有加酸管,内筒的底部还设有进水管和第一进药管,进水管和第一进药管均与晶种排出管互相垂直,内筒的上部还设有第二进药管,第二进药管也与晶种排出管垂直。通过上述设置,本公开中的分级进水与加药的核晶造粒装置可以分级回收废水中的有价金属,或者可以同时去除不同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1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00111.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核晶造粒水处理装置以及核晶造粒水处理系统,该核晶造粒水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的底壁开设有供待处理废水进入的进水口;所述反应筒的顶壁开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用于供与待处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的药剂进入;所述反应筒内还盛放有特征晶种,且所述金属离子可在所述药剂的作用下结晶于所述特征晶种上;所述反应筒的侧壁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之间可拆卸连通有回流管;所述排水口处还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用于对所述排水口处的待处理废水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属离子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9372.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去除和回收水中硼的化学氧化‑核晶造粒耦合一体化装置,分为内筒和外筒,外筒即预氧化反应池,内筒即核晶造粒反应器。待处理水从外筒顶部进入,同时加入氧化剂和碱性物质进行预氧化,外筒底部出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进入内桶核晶造粒反应器,通过加入沉淀剂,改善硼在晶种表面的凝聚性,诱导硼快速结晶成核并致密化,降低水中硼的含量。本发明能实现水中硼的高效去除,相比于传统的混凝沉淀方法,既减少了药剂投加量,又减少了污泥产量,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将硼以结晶体的形式析出,便于后续对硼进行回收利用,在改善出水水质的同时也避免了硼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76849.X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1/58 , C02F1/72 , C02F101/14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协同去除废水中高浓氟离子及难降解有机质的核晶造粒‑高级氧化耦合工艺,依据水体中氟离子的赋存形态及离子结晶特性,结合氧化剂的催化活化特性,优选并投加诱晶载体、沉淀剂及氧化剂,通过对水化学条件及水力参数的调控,使得诱晶载体悬浮于核晶造粒装置内筒中,从而诱导水体中氟离子在其表面结晶沉淀;同时,经羟基化后的诱晶载体表面的活性位点,催化活化氧化剂,使其高效产生活性自由基,从而完成对水体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协同降解/矿化。该工艺利用核晶造粒与催化氧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质的去除及氟离子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在极大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3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1938.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1/58 , C02F1/62 , C02F1/64 , C02F1/34 , C02F101/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核晶造粒体筛分回流处理装置及核晶造粒处理系统,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振动筛分结构、用于驱动振动筛分结构振动的第一驱动结构,筒体顶部具有入口,筒体底部具有与核晶造粒水处理装置的内腔连通的第一出口,筒体侧壁上具有第二出口;振动筛分结构位于筒体被第二出口覆盖的区域内并与筒体内壁密封连接;振动筛分结构上开设有预设孔径的筛孔,粒径大于预设孔径的核晶造粒体被拦截在振动筛分结构上方以通过第二出口排出,使粒径小于预设孔径的核晶造粒体经筛孔、第一出口排出至核晶造粒水处理装置中再生长,提高了特征晶种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7733.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52 , C02F1/78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实时捕获配位机制的过度氧化抑制方法,在混凝剂与臭氧同时作用的混凝同步臭氧化体系中,混凝剂在作为混凝剂不断水解聚合的同时还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经臭氧和羟基自由基氧化产生的有机中间产物在生成时即被混凝剂水解物实时捕获配位去除,阻断了有机中间产物向低碳数有机物转化的途径,避免了低碳数有机物的积累,抑制了传统预臭氧‑混凝工艺在高臭氧投加量下出现的有机物过度氧化现象,大幅度提高了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拓宽了工艺的臭氧投加量范围,有效的保证了污废水的处理效果与水质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