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9056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05736.8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参数与效率实时优化方法,首先进行钻井取芯,利用步骤A中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模型,根据钻井液密度、性质及地层孔隙压力,判断为哪一种钻井方式,如果为气体钻井则可以直接使用单轴抗压强度,否则计算井底围压条件下岩石强度,利用录井资料计算钻头机械比能,将计算得到的钻头机械比能与井底围压下岩石强度作对比。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找出钻压、转速等钻井参数的临界失效点,能够起到实时优化钻井参数的目的,使得钻井能力在钻井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00088.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致密储层的储层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系统的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通过对岩心柱塞一端端面的裂缝部分进行密封,使得测试流体先经基块后入裂缝,模拟了裂缝性致密储层油气产出过程中的多尺度传质路径,通过单次的工作液循环,可测定岩心柱塞中基块和裂缝在工作液作用后的综合损害程度与基质与裂缝的损害占比,使工作液中添加的储层保护材料更具针对性。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面临的问题,对于致密储层的保护储层工作液体系的优选、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4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300088.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致密储层的储层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兼顾基块与裂缝系统的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方法。通过对岩心柱塞一端端面的裂缝部分进行密封,使得测试流体先经基块后入裂缝,模拟了裂缝性致密储层油气产出过程中的多尺度传质路径,通过单次的工作液循环,可测定岩心柱塞中基块和裂缝在工作液作用后的综合损害程度与基质与裂缝的损害占比,使工作液中添加的储层保护材料更具针对性。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面临的问题,对于致密储层的保护储层工作液体系的优选、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3613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176733.9
申请日:2018-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固相粒度降级的深井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深井超深井因钻井液条件下极为复杂,致使固相粒度降级现象尤为明显。针对经典固相粒度分布优化理论未充分考虑固相粒度降级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材料粒度降级的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室内模拟储层条件下时间对固相粒度降级程度的影响。在适用于储层的固相粒度分布基础上,考虑粒度降级,适当增加大粒径颗粒复配比例,使优化后的固相颗粒循环至储层时,其粒度分布与储层孔喉尺寸或裂缝宽度相匹配。同时,在钻井液循环过程中,合理确定材料补充时机以补充材料,使钻井液内固相粒度分布始终适用于储层。本方法为考虑固相粒度降级下优化设计材料粒度分布及材料添加补充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5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05736.8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参数与效率实时优化方法,首先进行钻井取芯,利用步骤A中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模型,根据钻井液密度、性质及地层孔隙压力,判断为哪一种钻井方式,如果为气体钻井则可以直接使用单轴抗压强度,否则计算井底围压条件下岩石强度,利用录井资料计算钻头机械比能,将计算得到的钻头机械比能与井底围压下岩石强度作对比。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找出钻压、转速等钻井参数的临界失效点,能够起到实时优化钻井参数的目的,使得钻井能力在钻井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