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9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1157.6
申请日:2025-0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乳化降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两亲Janus碳纳米管稠油乳化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强酸溶液中;其次,加入第一溶剂中后加入熔融石蜡,得到活化碳纳米管包裹的石蜡微球;再次,加入第二溶剂中,得到乙烯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修饰的碳纳米管石蜡微球;最后,加入第三溶剂中与第一改性剂反应,后加入第四溶剂中与第二改性剂反应,得到降黏性Janus碳纳米管。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两亲Janus碳纳米管稠油乳化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降黏率达99.47%,具有优秀的润湿反转和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提高采收率超过25%,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969162.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注汽装置及稠油热采方法,包括高温蒸汽发生器、高温蒸汽管道、输送泵、生物质液化管与生物质输送管。高温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蒸汽。高温蒸汽管道置于井筒中,并用于接收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输送泵用于输送生物质。生物质液化管置于高温蒸汽管道中。生物质输送管用于接收所述输送泵输送的生物质,并位于所述生物质液化管中,本发明装置用于稠油开采,提供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51426.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584 , C09K8/588 , C09K8/508 , C09K8/514 , C09K8/518 , C09K8/594 , C09K8/88 , C09K8/90 , C09K8/94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F220/34
Abstract: 的原油采收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强非均质性油藏的调驱体系及应用,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调驱体系包括:聚合物强化泡沫堵剂和活性聚合物驱油剂。以质量计,所述堵剂成分包括0.12%的生物多糖聚合物定优胶稳泡剂及0.4%的α‑烯烃磺酸钠起泡剂;活性聚合物驱油剂通过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单体总浓度27.5%,单体A:单体B=7.5:2.5,单体C占单体总浓度的5.5%,余量为水;单体A为丙烯酰胺,单体B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单体C为季铵盐型活性单体;通过并联岩心驱替实验,本(56)对比文件Xu, Chaohang,等.Effect of welan gumand carbomer on foam and wettingproperties of sodium alpha-olefinsulfonate for coal dust control.2023,第388卷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7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0132.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水的稠油原位制氢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注入系统、反应模块、油气分离系统以及样品分析系统,反应模块入口通过管线连接注入系统,出口端通过管线连接油水分离系统,在反应模块设有电磁加热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反应器中温度和压力分布,本发明能够清楚直观的检测模拟地层中温度以及压力分布,让实验能够更真实的模拟地层中利用超临界水的稠油原位制氢的反应过程,以及探究稠油原位制氢影响因素,对于理解稠油利用超临界水的原位产氢产生机理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35309.7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43/247 , C10G1/00 , C10G47/02 , C10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煤气化耦合油页岩、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开发方法,包括在煤层设置一口水平井和直井,在油页岩或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储层设置一口水平井;油页岩水平井裂缝中填入金属氧化物类的有机质热裂解催化剂;直井生产段安装氢气过滤膜;煤层水平井注入富氧或纯氧气体将煤层加热至发生高温氧化和煤气化产生氢气的温度实现地下煤气化;打开煤层直井将氢气生产至井口;打开油页岩水平井将转化好的油气资源生产至井口。本发明除了热传导加热还补充了原位高温二氧化碳的对流加热,进一步促进了油页岩和中低成熟度页岩油中干酪根的转化,同时利用二氧化碳诸多优点进行提高采收率,并将大部分二氧化碳原位埋存在地下,实现能源清洁开发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6620.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95 ,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天然气藏原位高效制氢实施方法,包括:向天然气藏中注入助燃气体;注入惰性气体将天然气及助燃气推至远离井筒;注入液体化学点火剂;注入耐温凝胶将液体化学点火剂推至远离井筒并防止其在未被点燃前流至井筒;在井筒周围打孔填注CO吸附材料和催化剂;在产段井筒中下入割缝筛网防止吸附材料随流体回流至井筒;开井生产助燃剂回流与液体化学点火剂接触发生放热反应,实现原位点火并发生产氢反应;井口下方放置气体分离器进行初次CO2分离;气体PSA二次分离获得高纯氢气。本发明在气藏条件下使氧气、天然气形成混合流动状态,实现持续放热提高气藏温度,解决气藏单位体积燃料不足问题,实现天然气藏原位高效产氢。
-
公开(公告)号:CN1070115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68473.3
申请日:2017-04-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聚甘油酯类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制得的稠油降粘剂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降粘效率不高、对稠油具有选择性等缺点。其技术方案:该稠油降粘剂由两步合成,先用甘油、碱性催化剂在温度为200~300℃,反应时间为120~200min,处于氮气保护下发生单体自聚反应制得聚甘油;再将合成的聚甘油与脂肪酸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温度为150~220℃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120~180min,制得聚甘油酯类稠油降粘剂。本降粘剂溶于有机溶剂制得降粘剂溶液,加入稠油中降粘剂的质量浓度为500~1000ppm,能使50℃粘度为2000~60000mPa·s的稠油的降粘率达到28%~75%;本降粘剂用于稠油开采用量少、效果显著,具有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30629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10241265.6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制乙炔的方法,使用溶剂进行精制脱除杂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沸程为185-250℃的液体石蜡、沸程为320-400℃的减一线馏分油、沸程为200-260℃的常二线馏分油、沸程为170-230℃的常一线馏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无三废排放,溶剂法中DMY溶剂可以循环使用,实现溶剂零排放;回收的高级炔烃纯度高,达到99%以上,可作燃料使用;净化后,乙炔的纯度高,杂质含量低于0.05%,且乙炔的损耗低,小于0.5%。
-
公开(公告)号:CN10550666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03489.7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25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代环己烷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电解液置于带搅拌的电解槽中,加入催化剂、乳化剂,三者的混合液为反应液的水相,然后加入环己烷原料为油相,经20~60℃温度下搅拌后形成水包油乳液,同时在电解槽电压为4~7V下电化学反应0.5~3.5h;最后,在反应后的水包油乳液中加入1.5~5mL破乳剂甲醇或乙醇,破乳后得到的油相是环己烷与氯代环己烷产品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输入蒸馏塔A,在85~95℃温度下蒸馏,轻馏分为未反应的环己烷,输入电解槽循环利用,重馏分为氯代环己烷产物,精馏精制后的纯度为99%以上;破乳后的水相输入蒸馏塔B,在温度为65~82℃下蒸馏,轻馏分为破乳剂甲醇或乙醇,回收并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896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182516.3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烃类制取乙炔混合气中用于乙炔净化的复合溶剂及其净化方法。它能从乙炔原料气中获得高纯度乙炔及高级炔烃作化工原料。其技术方案是:该复合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物理溶剂为70~85%,脱CO2化学助剂为10~20%,添加剂中阻聚剂为1~5%,缓蚀剂为0.5~5%。该净化方法所用装置由一个吸收塔、三个解吸塔及附属设备组成,先将原料气与复合溶剂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其乙炔、高级炔烃及CO2被复合溶剂吸收,然后在第一解吸塔解吸出高浓度乙炔,第二解吸塔解吸出残余乙炔,从第三解吸塔解吸出高级炔烃和CO2。本复合溶剂选择性高、稳定性好、易再生,本净化方法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可获得纯度大于99.5%的产品乙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