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71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583133.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香菇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属于大型真菌育种技术领域,其为Lentinulaedodes F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365。上述小香菇菌株的栽培方法,将香菇菌株的保藏菌种转接到木屑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出菇管理。木屑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杂木屑70‑80%、麦麸20‑30%、糖0.2‑2%、石膏粉0.5‑1.5%,木屑培养基的含水量55‑75%。本发明菌株为广温型的小型短菌龄小香菇菌株,可以周年生产全天候出菇,产量高、质量好,生物转化率达90%以上;填补了目前在人工香菇培育中缺乏广温性品种和小型香菇菌株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317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83133.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香菇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属于大型真菌育种技术领域,其为Lentinulaedodes F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365。上述小香菇菌株的栽培方法,将香菇菌株的保藏菌种转接到木屑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出菇管理。木屑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杂木屑70‑80%、麦麸20‑30%、糖0.2‑2%、石膏粉0.5‑1.5%,木屑培养基的含水量55‑75%。本发明菌株为广温型的小型短菌龄小香菇菌株,可以周年生产全天候出菇,产量高、质量好,生物转化率达90%以上;填补了目前在人工香菇培育中缺乏广温性品种和小型香菇菌株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6313.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鲜品的保鲜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真空处理柜、物料架、排湿窗、排湿机、加热板、热风机、冷却设备、数字控制柜等组成。所述的方法具体是在密闭的真空处理柜内对新鲜食用菌进行连续不断的高低温除湿处理,最终使食用菌鲜品内含水量达35‑0%。该加工方法既保持了食用菌鲜品外观特征,又减少了鲜品体内水分,从而使食用菌鲜品在常温下,保质期达到15‑20天,低温下保质期达到6个月以上。同时,由于经过高温阶段的除湿,在鲜品体内水分减少的过程中,体内呈香成分得到了激发,使产品口感得到了明显提升。该方法对比已有保鲜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处理量大、保鲜期长、品质高的明显特点,解决了食用菌鲜品在冷链物流中成本高、销售储存保鲜期太短的难题,对于支撑现代物流与食用菌消费市场的拓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27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96305.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喀斯特地区羊肚菌栽培方法,避免了春天子实体分化后高温、温差大、湿度低羊肚菌成菇率低,病、虫害严重、死菇多,成品菇外形差、品质低等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搭棚及整地,拌种及播种,二次营养补充后菌丝体培养,大棚顶上覆盖薄膜,幼菇管护至采收步骤;的搭棚及整地步骤是:按常规方法建造适宜羊肚菌菌丝、原基及子实体分化所需的大棚骨架,并按常规耕作方法将土壤整理到适宜羊肚菌种植标准;的拌种及播种步骤是:将培育好的羊肚菌栽培种或原种用0.1‑1%磷酸二氢钾、0.1‑1.5%碳酸钾和0.5‑10%蔗糖缓冲液拌湿,然后置于理好的播种沟或厢面上,再立即盖上2‑5cm土壤。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206603.3
申请日:2021-10-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脉品系羊肚菌菌种繁育及稳产栽培方法,其技术的关键是利用一种在分类学中被称为黑脉品系的野生羊肚菌子实体,通过从菌种选育、营养基质的吸收利用再到菌核催菇和保育管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于羊肚菌的设施化人工栽培,可大幅度提高羊肚菌菌种及栽培技术的稳定性,达到了稳产、优质的效果。该技术相比传统羊肚菌的组织分离育种和单纯孢子育种及已有栽培管理技术方法,生产效率可提高3‑5倍,解决了羊肚菌菌种生产中,出菇不稳定、产量低、成本高等一系列靠天收和季节性栽培的难题,对于稳定羊肚菌市场供应,提供农民收入等,均具有极高的产业化商业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06603.3
申请日:2021-10-1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黑脉品系羊肚菌菌种繁育及稳产栽培方法,其技术的关键是利用一种在分类学中被称为黑脉品系的野生羊肚菌子实体,通过从菌种选育、营养基质的吸收利用再到菌核催菇和保育管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于羊肚菌的设施化人工栽培,可大幅度提高羊肚菌菌种及栽培技术的稳定性,达到了稳产、优质的效果。该技术相比传统羊肚菌的组织分离育种和单纯孢子育种及已有栽培管理技术方法,生产效率可提高3‑5倍,解决了羊肚菌菌种生产中,出菇不稳定、产量低、成本高等一系列靠天收和季节性栽培的难题,对于稳定羊肚菌市场供应,提供农民收入等,均具有极高的产业化商业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44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470865.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涉及食用菌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保鲜加工方法,包括: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后清水洗净并去除水分;护色处理,将清理后的食用菌浸入护色液中护色处理;浸泡,浸泡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藤黄果水提物、核糖醇溶于水,搅拌均匀;将护色后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液中,超声浸泡;干燥,将浸泡后的食用菌进行冷冻预处理后,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进行干燥处理;灭菌消毒封装,将所述干燥后的食用菌灭菌、紫外线消毒后抽真空封装,冷藏。采用本发明的保鲜加工方法处理的食用菌,有效改善其产品品质,增加营养成分含量;且处理后的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可延长至40天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44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70865.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涉及食用菌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保鲜加工方法,包括: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后清水洗净并去除水分;护色处理,将清理后的食用菌浸入护色液中护色处理;浸泡,浸泡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藤黄果水提物、核糖醇溶于水,搅拌均匀;将护色后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液中,超声浸泡;干燥,将浸泡后的食用菌进行冷冻预处理后,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进行干燥处理;灭菌消毒封装,将所述干燥后的食用菌灭菌、紫外线消毒后抽真空封装,冷藏。采用本发明的保鲜加工方法处理的食用菌,有效改善其产品品质,增加营养成分含量;且处理后的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可延长至40天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