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14062.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K4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旁路微流道的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包括下壳体(2)、盖住并密封下壳体流体槽(14)中依次排列有由三棱柱电极(4)和缝隙电极(5)形成的电极对;盖板(1)上有与流体槽(14)相连的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2)的流体槽(14)的一侧,加工有旁路微流槽(15);旁路微流槽(15)的端部与流体槽(14)的端部连通,旁路微流槽(15)的高度与流体槽(14)相等、宽度为流体槽(14)的1/15~1/20。该种电共轭流体泵在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时,输出压力高。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大输出压力场合使用。(2)的盖板(1)、下壳体(2)上加工有流体槽(14),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000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073748.4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其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三棱柱电极和条状缝隙电极的对中精度高,射流性能好,条状缝隙电极的两侧与流道槽壁为一体化的紧密连接结构、密封性好,避免了电共轭流体在不同电极对间的不规则流动,也提高了射流效率;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导电带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其结构更紧凑、合理,体积小,功率密度大;上盖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粘接装配方式,进一步使其外部轮廓尺寸小,功率密度大。使得电共轭流体泵的微型化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2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814062.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K4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旁路微流道的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包括下壳体(2)、盖住并密封下壳体(2)的盖板(1)、下壳体(2)上加工有流体槽(14),流体槽(14)中依次排列有由三棱柱电极(4)和缝隙电极(5)形成的电极对;盖板(1)上有与流体槽(14)相连的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2)的流体槽(14)的一侧,加工有旁路微流槽(15);旁路微流槽(15)的端部与流体槽(14)的端部连通,旁路微流槽(15)的高度与流体槽(14)相等、宽度为流体槽(14)的1/15~1/20。该种电共轭流体泵在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时,输出压力高。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大输出压力场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00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73748.4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其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三棱柱电极和条状缝隙电极的对中精度高,射流性能好,条状缝隙电极的两侧与流道槽壁为一体化的紧密连接结构、密封性好,避免了电共轭流体在不同电极对间的不规则流动,也提高了射流效率;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导电带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其结构更紧凑、合理,体积小,功率密度大;上盖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粘接装配方式,进一步使其外部轮廓尺寸小,功率密度大。使得电共轭流体泵的微型化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3754410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091891.1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其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三棱柱电极和条状缝隙电极的对中精度高,射流性能好,条状缝隙电极的两侧与流道槽壁为一体化的紧密连接结构、密封性好,避免了电共轭流体在不同电极对间的不规则流动,也提高了射流效率;三棱柱电极、条状缝隙电极、流道槽、导电带通过紫外光刻加工技术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其结构更紧凑、合理,体积小,功率密度大;上盖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粘接装配方式,进一步使其外部轮廓尺寸小,功率密度大。使得电共轭流体泵的微型化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6099713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45996.9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K4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旁路微流道的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包括下壳体(2)、盖住并密封下壳体(2)的盖板(1)、下壳体(2)上加工有流体槽(14),流体槽(14)中依次排列有由三棱柱电极(4)和缝隙电极(5)形成的电极对;盖板(1)上有与流体槽(14)相连的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2)的流体槽(14)的一侧,加工有旁路微流槽(15);旁路微流槽(15)的端部与流体槽(14)的端部连通,旁路微流槽(15)的高度与流体槽(14)相等、宽度为流体槽(14)的1/15~1/20。该种电共轭流体泵在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时,输出压力高。尤其适用于小流量或零流量输出、大输出压力场合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