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7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9106.X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超小位移输入的频率上变换压电‑电磁混合式集能器,包括柔性放大机构、传动机构、发电机构;柔性放大机构包括两个直梁柔性铰链、两个半圆柔性铰链、一个对称柔性铰链以及相应的刚性连接部件和支撑杆;传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单向轴承、齿轮对、带座轴承以及相应的传动轴;发电机构的两个组成部分均采用了频率上变换技术,一部分是飞轮边缘的磁铁和支撑板上的感应线圈组成的电磁发电机构;另一部分是夹持在支撑杆上的压电悬臂梁和滚珠丝杠螺母上嵌入的拨动块组成的压电机构。本发明集成了电磁‑压电混合发电技术,实现了在微位移输入下低间隙损耗的振动能量双向高效回收和存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762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026142.8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扭双重弹性耦合的阵列式集能器,包括用于安装集能器和弹性支撑梁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回收能量的第一集能器和第二集能器、用于产生弹性耦合和扭转耦合效果的第一弹性支撑梁和第二弹性支撑梁。通过弹性支撑梁将弹性耦合和扭转耦合机制集成在一个单一的系统中,使集能器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协调同步。其中,扭转耦合机制可使集能器两端的固定平台产生一定的旋转,两个集能器的势能壁垒便可通过平台的旋转自动调整,则彼此间的匹配状态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实现了一种稳定的相干阱间运动的同步机制。本发明结构紧凑、简单准确、能量密度高、带宽扩展明显、压电功能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016360.3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粘滞阻尼材料的自适应机械开关同步回收装置,包括上支撑座、下支撑座、压电膜片集能器、自适应检波开关机构、储能电路板;压电膜片集能器包括膜片、压电元件和质量块;膜片中心位置设有两个质量块,每个质量块上设有一球形触点;膜片的一个侧面上紧贴有压电元件;自适应检波开关机构包括两个慢回弹弹簧,慢回弹弹簧的一端设有一个导电触面,导电触面分别与所述球形触点相邻。本发明的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加工安装方便,安装空间不受限制,集能器可封闭不受外界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4717.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扬州合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T1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计算目标制动力矩;对所述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进行实时优化;所述比例积分微分系数的调整过程中,实时获取被控对象的Jacobian信息;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求出的目标制动力矩需分配为电机与液压制动力。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辨识出非线性系统,实时优化PID参数,使得PID控制器可适应环境变化,使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本发明无需建立复杂的整车运动模型,控制参数由神经网络辨识而得,可用于任意车辆,算法可移植性强。本发明可实现电液协调制动,可改善电动汽车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077844.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03G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高效回收车门关闭能量并发电的减震装置,包括门架、连杆、滑块、外壳、滑轨和发电装置,门架的端部与外壳通过铰链相连,门架的中部与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滑块套设在滑轨上,滑块与发电装置相连,滑轨穿设于外壳。门架与车门相连,外壳与车身相连,车门在打开过程中,门架通过连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运动,从而将滑块的运动传递到发电装置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高效回收车门关闭能量并发电的减震装置,在车门开关过程中,能够进行减震和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45166.X
申请日:2022-01-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车外流场改善进行能量收集的汽车尾翼及汽车,所述汽车尾翼的尾翼单元包括单元结构件、支架和设置于单元结构件内的微型发电装置(8),所述单元结构件进一步包括:上、下扰流板,与上、下扰流板围成通风通道的侧壁(5),及设置于通风通道内的风扇(6),所述通风通道的入风口(1)为由上扰流板(3)前端、下扰流板(4)前端,及侧壁(5)前端围成的弧形方口,其出风口(2)为位于上扰流板(3)上的、开口竖直向上的圆形口,所述通风通道自所述入风口(1)到所述出风口(2)之间的管道逐渐收缩。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在进行风能回收的同时,可以通过尾翼本身的结构提高车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26142.8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扭双重弹性耦合的阵列式集能器,包括用于安装集能器和弹性支撑梁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用于回收能量的第一集能器和第二集能器、用于产生弹性耦合和扭转耦合效果的第一弹性支撑梁和第二弹性支撑梁。通过弹性支撑梁将弹性耦合和扭转耦合机制集成在一个单一的系统中,使集能器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协调同步。其中,扭转耦合机制可使集能器两端的固定平台产生一定的旋转,两个集能器的势能壁垒便可通过平台的旋转自动调整,则彼此间的匹配状态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实现了一种稳定的相干阱间运动的同步机制。本发明结构紧凑、简单准确、能量密度高、带宽扩展明显、压电功能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01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97669.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自适应机械开关的压电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夹具、压电悬臂梁集能器、幅值检测机构、系统接口电路和能量管理单元;集能器包括压电元件、悬臂梁、第一质量块;幅值检测机构包括开关悬臂梁、轻弹簧、第二质量块;系统接口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压电元件和能量管理单元相连,系统接口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质量块和轻弹簧的接触点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同步开关电感回收技术(SSHI),克服了原有电子开关需要额外的电子元件控制且消耗电能和机械开关不能适应振幅变化在幅值的正负极值处自动闭合的缺点;结构简单、可靠,能量回收效率和输出电能平均功率均高于普通同步开关切换能量回收装置,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76741.5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049 , F16F9/34 , F16F2222/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刚度自适应调节的新型空气弹簧,包括支撑底座、橡胶气囊、空气弹簧盖板、附加空气室,还包括分别设于支撑底座的顶部和附件空气室的顶部内表面的限位块一、限位块二,以及进气阀调压机构、排气阀调压机构,空气弹簧盖板上设有进气阀节流孔和排气阀节流孔,进气阀调压机构和排气阀调压机构设置于进气阀节流孔下方和排气阀节流孔上方。该新型空气弹簧结构简单、小巧,且利用进排气阀及其调压机构、进排气阀节流孔、附加空气室,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空气弹簧刚度和阻尼特性单一、特性曲线不理想及应用效果有限的问题,并在各种应用场合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4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721174.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1M8/04992 , H01M8/04746 , H01M8/04701 , H01M8/0429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综合控制方法,具体为: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电化学反应规律,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利用以往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将搭建的数学模型进行整合,得到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并对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进行线性化以及离散化处理;结合线性时变MPC控制理论,构建新的状态向量,并建立预测模型,最后构建目标函数,通过QP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控制器的输出量;采用Cruise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控制器的优越性,实现对燃料电池的综合控制。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对燃料电池各个目标的综合控制,而且大大减少系统的超调量以及收敛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