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53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5096.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J5/18 , C08L33/20 , C08L87/00 , C08L39/06 , C08L71/02 , B01D69/14 , B01D67/00 , B01D69/02 , G21F9/06
Abstract: 用于含铀废液净化减容与资源化的聚丙烯腈混合基质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涉及将MOFs颗粒均匀分布在溶剂中以获得MOFs分散溶液,在MOFs分散溶液中加入致孔性聚合物和粉末状的聚丙烯腈以获得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进行脱泡处理以获得脱泡聚合物溶液,对脱泡聚合物溶液进行3D打印或刮涂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新生膜以及将新生膜静置后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相转化和纯化并取出以获得混合基质膜。所制得的膜材料在1M硝酸溶液到pH值为中性的广泛含铀废液中,能够对铀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并对废液具有明显的减容作用,并且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能,在循环使用性方面也具有较好表现,在核工业含铀废液净化减容与资源化领域显示出独特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15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64408.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混合基质膜的制备,通过将制备获得的第一MOFs粉末分散在烷基膦酸(APA)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以得到功能化修饰的第二MOFs粉末,分别将第一MOFs粉末、第二MOFs粉末和离子液体加入至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再于溶剂中加入聚合物粉末进行油浴恒温搅拌至混合均匀以得到铸膜液;以及对铸膜液进行脱泡和制膜成型并将成型后的膜材料置于恒温环境中进行相转化固化,再置于超纯水中浸泡后以得到混合基质膜,在宽域pH环境下稳定存在,对于放射性废液中的铀元素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去除效率最高≥99.9%),并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能(经5次循环后去除效率最高≥99%),在核工业放射性废液净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345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64407.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强酸性条件下含铀废液净化减容与资源化的聚偏二氟乙烯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混合基质膜中聚合物基质首先与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s)进行孔道调控,后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与高分子基材进行混合制成浆料,再通过3D打印或其他常用成膜方式进行成膜,经处理后得到目标膜材料。基于ILs的非挥发性调节,混合基质膜基膜具有高水通量特点;同时基于MOFs对铀的亲和性和其自身的高化学稳定性,混合基质膜能够对铀在强酸性铀酰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60%~99.99%)并且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能,在循环使用性方面也具有较好表现,在核工业含铀废液净化处理领域显示出独特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25096.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J5/18 , C08L33/20 , C08L87/00 , C08L39/06 , C08L71/02 , B01D69/14 , B01D67/00 , B01D69/02 , G21F9/06
Abstract: 用于含铀废液净化减容与资源化的聚丙烯腈混合基质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涉及将MOFs颗粒均匀分布在溶剂中以获得MOFs分散溶液,在MOFs分散溶液中加入致孔性聚合物和粉末状的聚丙烯腈以获得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进行脱泡处理以获得脱泡聚合物溶液,对脱泡聚合物溶液进行3D打印或刮涂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新生膜以及将新生膜静置后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相转化和纯化并取出以获得混合基质膜。所制得的膜材料在1M硝酸溶液到pH值为中性的广泛含铀废液中,能够对铀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并对废液具有明显的减容作用,并且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能,在循环使用性方面也具有较好表现,在核工业含铀废液净化减容与资源化领域显示出独特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3160.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SiC/SiC复合材料细观裂纹模拟的相场内聚力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复合材料领域中所有涉及到的含有束状SiC纤维、PyC边界层以及SiC基体的各类SiC/SiC复合材料细观裂纹的数值模拟与预测,步骤如下:1、建立预置裂纹的SiC/SiC复合材料细观二维模型:建立包含SiC基体、PyC边界以及SiC纤维的SiC/SiC复合材料细观二维模型;对预置裂纹进行建模;进行单元网格划分。2、设置材料属性:分别设定SiC基体,PyC边界以及SiC纤维的材料属性。3、添加计算模块:设定相场内聚力控制方程并设置偏微分方程求解器进行求解,添加固体力学模块。4、对SiC/SiC复合材料细观二维模型相应的位置进行加载或约束:设置加载方式和加载速率。5、求解器配置与计算:调整求解器配置并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2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880370.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包壳管气密性差的问题。该多层包壳管,包括金属Mo内层、具有Mo梯度含量的中间层以及SiCf/SiC复合材料外层;所述具有Mo梯度含量的中间层为多层结构,其包括至少两层Mo‑Si中间层、或至少两层Mo‑SiC中间层、或至少一层Mo‑Si中间层和至少一层Mo‑SiC中间层;各个中间层的Mo所占摩尔分数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2696.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真空环境多用途试验工装,上夹具工装、下夹具工装、以及位于上夹具工装和下夹具工装之间的试样件;上夹具工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连接座、上连接杆以及上压头组件,下夹具工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下压头组件、下连接杆以及下连接座。本发明采用高温陶瓷材料设计,解决了高温合金800摄氏度以上强度急剧下降和热变形大的问题,结构简化可靠;采用调节垫片配合夹块夹持结构,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同时对试样受载的对中可调节;在维修方面只需更换夹头零件,节省了成本;在不更换夹头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高温层间剪切试验,更加方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03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62409.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f/SiC核包壳管端口CaO-Y2O3-Al2O3-SiO2玻璃封装方法,本发明选取部分反应活性低,核辐照衰变率小,而且对核反应过程无副作用的原料,通过熔融-水冷法将其制备成玻璃钎料,依靠其与SiCf/SiC匹配的热膨胀系数、较好的润湿性和低的高温粘度,在国产三代SiC纤维适用温度(≤1450℃)以下且无压条件下实现SiCf/SiC复合材料核包壳管的封装/连接。推进SiCf/SiC核包壳管应用到核反应堆上,将核辐射泄漏事故防患于未然,提高核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有益效果是:封装剂所选择的原料均为低活性元素,其核辐射衰变小,对核反应过程无副作用,实现了核包壳管端口封装的力学及气密性要求,使得在苛刻的服役环境下,能够有效防止包壳管内核辐射的泄漏,将核辐射泄漏事故防患于未然。
-
公开(公告)号:CN109751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33888.1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21S8/08 , F21V33/00 , H04N5/225 , H04N7/18 , F21Y115/10 , F21W1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声音定位与识别功能的路灯,包括路灯杆和路灯罩,路灯罩伸出路灯杆,路灯罩内设置灯体,路灯依靠市电供能,还包括一组或多组设置在路灯杆和/或路灯罩上的麦克风阵列,一组或多组麦克风阵列连接声源解算系统;声源解算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本发明的路灯其声音信号检测采用能零比检测方法,能够减少户外环境噪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效率;其声音信号识别算法将时频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特征相结合,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测试,能够实现对道路上各种声音事件的判别;其声源定位采用基于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法,该方法计算量小、分辨率高,能够精确分辨声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089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21413.2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声源探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声音探测机器人,相比传统单机器人声源探测系统,基于分布式声源定位技术的多机器人协同声源探测系统具有探测范围较大,探测精度较高,环境适应性和容错性强等优势,作为群体机器人环境感知的新手段,大大提高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为智能机器人编队协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