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8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74601.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C09K11/06 , B82Y20/00 , C08G63/67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使用量子点示踪Cr(VI)的方法及应用,使用草酸‑抗坏血酸共聚物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六价铬离子的检测。还包括所述草酸‑抗坏血酸共聚物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将草酸和抗坏血酸混合溶解在超纯水中,溶解后放置微波固定位置处,微波处理后将所得到的溶液通过透析袋透析,得到草酸‑抗坏血酸共聚物量子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的新型荧光草酸‑抗坏血酸共聚物量子点(OMCP)的传感系统。合成的草酸‑抗坏血酸共聚物量子点第一次被用作荧光探针,成功的应用于六价铬离子的检测,检出限为1x10‑10M。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31519.0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类金属砷迁移的示踪方法,其包括:分别使用磷酸氢二钠和砷酸氢二钠配制磷、砷污染液,将所述的磷、砷污染液灌注到下面的土柱中;分析不同pH下单独砷、磷在5cm土柱中的迁移规律;分析不同离子强度IS下单独砷、磷在5cm土柱中的迁移规律;分析高离子强度下砷与磷在5cm土柱中的共迁移规律;分析不同离子强度IS下单独砷、磷在10cm土柱中的迁移规律;分析高离子强度下砷与磷在10cm土柱中的共迁移规律;分析不同浓度和注入体积下单独砷、磷在10cm土柱中的迁移规律;分析不同浓度和注入体积下砷磷混合液在10cm土柱中的共迁移规律;得到磷元素能够示踪砷元素的迁移。本发明探究出磷、砷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可利用磷示踪土壤中类金属砷的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2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3179.4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使用元素指纹法示踪铅在土壤迁移的方法,其包括:填装土柱:给玻璃柱内填装土柱,并测定每厘米土壤中的铅和铁含量;淋洗土柱:采用铅溶液淋洗土柱,测定淋出液中铅的含量,待土壤淋出液中铅的浓度不再变化,停止淋洗;计算元素比:待重金属铅在土柱中迁移完毕后,测定每厘米土柱中的重金属铅含量和常量元素铁含量,将铅与Fe的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记为元素比δm,记录重金属铅运移后土柱每厘米的元素比所对应的土柱深度,用元素比δm来指示重金属铅在土壤中的迁移位置。本发明基于重金属溯源中的元素指纹法,解决土壤重金属铅运移示踪的问题,实现对场地重金属铅运移的预测,为相应场区的土壤污染防治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21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18494.7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螯合剂EDDS和苎麻连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苎麻植入待修复的土壤中;待苎麻存活后,再向土壤中施入生物可降螯合剂EDDS,施用量为75-300kg/亩;每隔30天,用浓度为0.005-0.015mol/L,的EDDS溶液灌溉一次,其余时间正常灌溉;定期收割苎麻地上部分的茎秆和叶,地下部分留在土壤中继续繁育生长。本发明的修复方法,较之现有技术,其修复效果更好,更加环保,且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