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058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610210235.2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式热泵,抑制向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供给对象带出被加热介质的液滴。吸收式热泵具备吸收器、气液分离器、将气液分离器内的被加热介质的液导向吸收器的被加热介质液导入流路、将气液分离器、被加热介质液导入流路以及吸收器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被加热介质的液向吸收式热泵外放出的排出阀、检测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供给被加热介质的液的被加热介质液供给装置、控制被加热介质液供给装置的起动及停止以及排出阀的开闭的控制装置。在液位检测器检测到高液位的时间持续第1规定的时间时,控制装置打开排出阀直至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的液位下降至低于高液位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687486.9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热泵,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一浓溶液的第一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一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一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二浓溶液的第二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二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二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引导至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1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687486.9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式热泵,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一浓溶液的第一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一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一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二浓溶液的第二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二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二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引导至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2705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10235.2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 F25B30/04 , F25B49/04 , F25B26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吸收式热泵,抑制向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供给对象带出被加热介质的液滴。吸收式热泵具备吸收器、气液分离器、将气液分离器内的被加热介质的液导向吸收器的被加热介质液导入流路、将气液分离器、被加热介质液导入流路以及吸收器的至少一个的内部的被加热介质的液向吸收式热泵外放出的排出阀、检测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位的液位检测器、供给被加热介质的液的被加热介质液供给装置、控制被加热介质液供给装置的起动及停止以及排出阀的开闭的控制装置。在液位检测器检测到高液位的时间持续第1规定的时间时,控制装置打开排出阀直至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的液位下降至低于高液位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39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434155.0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还包括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将自吸收器流出的被加热媒体分离为汽态和液态,并且汽液分离器置于吸收器的上方,以便被加热媒体依靠自然循环完成在汽液分离器与吸收器间的循环,而无需其他动力部件;该热泵仅增加汽液分离器即可将吸收器流出的被加热媒体分离出蒸汽,以供用户使用,大大简化了制取蒸汽的系统结构,不仅能够降低前期机组的投入成本,而且由于无动力部件,可大幅降低机组运行过程中的耗能成本。另外,与采用体积庞大的闪蒸系统的现有技术相比,大幅降低了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29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435543.0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上下布置,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二者内压差和高度差的驱动下,吸收器内部的稀溶液自动回流至发生器内部;与现有技术中吸收器中的稀溶液借助屏蔽泵的驱动力回至发生器相比,本发明中吸收器、发生器上下布置,两者具有高度差,可以加大吸收器内部的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动力,即仅在内压差和高度差的作用下,返回发生器内部,在发生器内部稳定喷淋。无需设置屏蔽泵。这样仅可以保证发生器内容稳定的溶液喷淋,而且可以降低机组成本和电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07146977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0867882.0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收式热泵,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一浓溶液的第一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一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一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二浓溶液的第二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二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二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引导至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39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34155.0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还包括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将自吸收器流出的被加热媒体分离为汽态和液态,并且汽液分离器置于吸收器的上方,以便被加热媒体依靠自然循环完成在汽液分离器与吸收器间的循环,而无需其他动力部件;该热泵仅增加汽液分离器即可将吸收器流出的被加热媒体分离出蒸汽,以供用户使用,大大简化了制取蒸汽的系统结构,不仅能够降低前期机组的投入成本,而且由于无动力部件,可大幅降低机组运行过程中的耗能成本。另外,与采用体积庞大的闪蒸系统的现有技术相比,大幅降低了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99029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35543.0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F25B15/02 , F25B27/02 , F25B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上下布置,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二者内压差和高度差的驱动下,吸收器内部的稀溶液自动回流至发生器内部;与现有技术中吸收器中的稀溶液借助屏蔽泵的驱动力回至发生器相比,本发明中吸收器、发生器上下布置,两者具有高度差,可以加大吸收器内部的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动力,即仅在内压差和高度差的作用下,返回发生器内部,在发生器内部稳定喷淋。无需设置屏蔽泵。这样仅可以保证发生器内容稳定的溶液喷淋,而且可以降低机组成本和电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557647.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热泵机组,其包括吸收式模块和压缩式模块,耦合式蒸发器并联有旁通支路,并且旁通之路上设置有流量开关阀,当压缩式模块与吸收式模块运转负荷不匹配,吸收式模块不能及时冷凝压缩机排气热量时,导致压缩机排气压力高于预定值后,可以通过流量开关阀连通旁通支路,压缩机至少部分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将通过旁通支路直接流至流量开关下游管路,例如可以直接流入蒸发器进口或者直接流入压缩机的吸气口位置,这样可以降低压缩机排气口压力,同时升高吸气口压力,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做功,避免压缩机排气高压报警停机,保证整个机组的顺利启动及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