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打式光学可变图像制作方法及其打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441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1134125.4

    申请日:2001-10-29

    Abstract: 一种击打式光学可变图像制作方法,在具有热压敏特征的塑性材料上,用加热的光栅头对打印介质加压,生成浮雕型光栅,加热温度在60℃~150℃之间,打印压强1000帕到5000帕,打印接触时间0.05秒至1秒,控制打印头和打印介质的相对位置进行打印,获得整个光学可变图像。其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打印头驱动部分、打印介质驱动部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打印头驱动部分包括转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和加热控制器,打印头为浮雕型光栅头,打印介质可以相对于打印头运动。本发明不需要激光器和感光材料,排除了大面积洁净光刻胶涂布的难题,适合于制作大面积的光学可变图像;同时大大缩短了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时间。

    击打式光学可变图像制作方法及其打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43572A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01134125.4

    申请日:2001-10-29

    Abstract: 一种击打式光学可变图像制作方法,用具有热压敏特征的塑性材料作为打印介质,用光栅头作为打印头,用加热的打印头对打印介质加压,在打印介质上生成浮雕型光栅,控制打印头和打印介质的相对位置进行打印,即获得整个光学可变图像。其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打印头驱动部分、打印介质驱动部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打印头驱动部分包括转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和加热控制器,所述打印头为浮雕型光栅头,打印介质可以相对于打印头运动,各运动驱动机构和加热控制器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控制信号。本发明不需要激光器和感光材料,排除了大面积洁净光刻胶涂布的难题,适合于制作大面积的光学可变图像;同时大大缩短了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时间。

    一种背光模组精密光导薄膜模仁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666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19237.9

    申请日:2008-01-17

    Applicant: 陈林森

    Inventor: 陈林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精密光导薄膜模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外激光束经扩束、准直照在数字微反射镜上,根据待制作的导光网点形状控制数字微反射镜,出射光通过含有4F光路的投影光学系统在紫外光刻胶干板表面刻蚀导光网点;依次改变出射光与光刻胶干板的相对位置,完成各个所需导光网点的刻蚀;刻蚀后的光刻胶干板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后,再进行电铸,获得所需的光导薄膜模仁。本发明通过数字微反射镜输入导光网点形状,直接采用紫外激光在光刻胶干板上刻蚀导光网点,可快速进行网点设计评价和提供样品,提高模仁的制造品质,同时,该发明有利于制造大尺寸的光导板。

    一种复合式导光板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65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9238.3

    申请日:2008-01-17

    Applicant: 陈林森

    Inventor: 陈林森 周小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导光板结构以及制作该结构导光板的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柔性导光薄膜与基材层进行复合,复合的导光板包括双层或三层结构,其导光网点分布在复合结构的下表面或上、下两个表面。其中,柔性导光薄膜采用先进的卷对卷微纳米压印生产方式,其与基材层的复合由透光的粘性物质实现。本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卷对卷微纳米压印生产方式制造的网点还具有一致性高的特点,使得导光板的性能稳定性得到保障,特别适用于大尺寸背光模组,且具有低成本优势;同时,由于不存在丝网印刷过程中的有机溶剂的排放,本方法属于环境友好型制程方式。

    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036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123711.2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及装置。制作方法为:分别获取载有颜色层的四种热转印薄膜;将一种热转印薄膜贴合在彩色滤光片的基片表面,根据画素的排列位置,采用矩形激光束瞬间照射热转印薄膜的对应位置,使得热转印薄膜的颜色层转移到基片表面,调整照射位置并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同一颜色的所有画素单元的转移;更换热转印薄膜,重复上述步骤,使四种颜色均实现转移,获得所需的彩色滤光片。本发明整个过程中基片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解决了传统方式需要高精度对位的问题,并可通过激光光点尺寸来控制画素图案的大小;同时该方法适用于柔性彩色滤光片的制作。

    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0364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10123711.2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及装置。制作方法为:分别获取载有颜色层的四种热转印薄膜;将一种热转印薄膜贴合在彩色滤光片的基片表面,根据画素的排列位置,采用矩形激光束瞬间照射热转印薄膜的对应位置,使得热转印薄膜的颜色层转移到基片表面,调整照射位置并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同一颜色的所有画素单元的转移;更换热转印薄膜,重复上述步骤,使四种颜色均实现转移,获得所需的彩色滤光片。本发明整个过程中基片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解决了传统方式需要高精度对位的问题,并可通过激光光点尺寸来控制画素图案的大小;同时该方法适用于柔性彩色滤光片的制作。

    一种背光模组精密光导薄膜模仁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666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9237.9

    申请日:2008-01-17

    Applicant: 陈林森

    Inventor: 陈林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精密光导薄膜模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紫外激光束经扩束、准直照在数字微反射镜上,根据待制作的导光网点形状控制数字微反射镜,出射光通过含有4F光路的投影光学系统在紫外光刻胶干板表面刻蚀导光网点;依次改变出射光与光刻胶干板的相对位置,完成各个所需导光网点的刻蚀;刻蚀后的光刻胶干板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后,再进行电铸,获得所需的光导薄膜模仁。本发明通过数字微反射镜输入导光网点形状,直接采用紫外激光在光刻胶干板上刻蚀导光网点,可快速进行网点设计评价和提供样品,提高模仁的制造品质,同时,该发明有利于制造大尺寸的光导板。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44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1245588.9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两个电极,电极为自支撑金属网栅或衬底支撑金属网栅;在两个电极上沉积相同或不同的活性材料,活性材料至少覆盖电极一侧的表面;将两个沉积有活性材料的电极浸入凝胶电解质中;将两个浸入凝胶电解质中的电极取出并贴合在一起形成三明治结构;固化后,得到超级电容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包括两个电极、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凝胶电解质,两个电极上沉积有相同或不同的活性材料,其中,活性材料至少覆盖电极一侧的表面,电极为自支撑金属网栅或衬底支撑金属网栅。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超级电容器柔性好,透光率高,可贴附于任意复杂结构,且制作过程简单,可控制性强,容易实现。

    衍射光波导及显示模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8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1278580.6

    申请日:2023-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衍射光波导及显示模组。衍射光波导包括波导基底,波导基底包括耦入区域、转折区域和耦出区域;自耦入区域向转折区域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转折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转折块,且至少两个转折块的效率调制功能沿第一方向呈递进趋势;自转折区域向耦出区域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耦出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耦出块,且至少两个耦出块的效率调制功能沿第二方向呈递进趋势。应用本发明的衍射光波导,能够通过分别对转折区域和耦出区域进行效率分区,从而合理分配单位面积的衍射能量,均衡耦出区域内不同位置的衍射效率,从而提升眼盒范围内不同观察图像亮度均匀性,有利于广泛应用。

    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4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9526.1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S1,提供一平整基板;S2,制备液晶聚合物与金属纳米棒液体混合的材料体系;S3,采用光控液晶配向技术对基板进行均一液晶配向;S4,将材料体系涂布至基板上;S5,利用UV灯光照射将基板进行固化,使液晶分子相互交联从而形成一层薄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偏光膜,偏光膜是通过如上述的偏光膜的制备方法而得到的。在本发明的偏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中,通过使用金属纳米材料制备偏光膜,其相比于碘分子,制成的偏光膜厚度更小,耐高温高湿能力更强;相比于二向色性染料,导电性更好,偏光性更强。有效地解决了厚度与偏光度、透过率的兼容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