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丝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8C

    公开(公告)日:2003-08-20

    申请号:CN00102103.6

    申请日:2000-0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加工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多孔膜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对蚕丝进行脱胶、溶解、透析、浓缩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整张的多孔丝素膜,它的平均孔径为1~500μm,内部孔之间相互贯通,并可控制各项孔结构参数,再经包装、消毒等工序,可用作创面覆盖及人工皮肤材料、药物控制释放材料、抗凝血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一种多孔丝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0363A

    公开(公告)日:2000-07-19

    申请号:CN00102103.6

    申请日:2000-0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加工成的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多孔膜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对蚕丝进行脱胶、溶解、透析、浓缩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整张的多孔丝素膜,它的平均孔径为1~500μm,内部孔之间相互贯通,并可控制各项孔结构参数,再经包装、消毒等工序,可用作创面覆盖及人工皮肤材料、药物控制释放材料、抗凝血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

    公开(公告)号:CN100464015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024120.0

    申请日:2006-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发明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一种抗菌丝素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98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1134165.3

    申请日:2001-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覆盖的医用材料。它以蚕丝为主要成膜原料,加入抗菌剂和添加剂,采用流涎法经分层涂布干燥加工,制得抗菌丝素创面保护膜。经临床应用表明,该保护膜不仅无菌、无毒、无刺激和致敏性,与人体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且由于混合了一定量的抗菌剂,并能控制抗菌剂的释放,因此具有良好的杀菌和抗感染作用,是一种能加速创面愈合的新型创面覆盖材料。

    一种抗菌丝素创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8820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1134165.3

    申请日:2001-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覆盖的医用材料。它以蚕丝为主要成膜原料,加入抗菌剂和添加剂,采用流涎法经分层涂布干燥加工,制得抗菌丝素创面保护膜。经临床应用表明,该保护膜不仅无菌、无毒、无刺激和致敏性,与人体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与创面的粘合力,且由于混合了一定量的抗菌剂,并能控制抗菌剂的释放,因此具有良好的杀菌和抗感染作用,是一种能加速创面愈合的新型创面覆盖材料。

    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

    公开(公告)号:CN183743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24120.0

    申请日:2006-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发明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09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20792.9

    申请日:2007-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将共聚物粒子溶解在甲酸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0~25%的纺丝液,用平平加O制备浴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纺丝液射流在高压静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失稳鞭动以及多级分裂而形成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纤维,使纤维集束于表面活性剂浴液中,纤维中的残留溶剂在其中扩散,集束后的纤维经卷绕成形获得初纺纱,再经过加热和二次拉伸,即获得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由直径为数百纳米的纤维构成的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并且纺丝过程中可以达到连续12小时以上无断头,同时,解决了一般的静电纺丝方法难以通过素材的二次拉伸热定型加工有效地改善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问题。

    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5572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20792.9

    申请日:2007-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的连续静电纺丝方法,将共聚物粒子溶解在甲酸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0~25%的纺丝液,用平平加O制备浴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纺丝液射流在高压静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失稳鞭动以及多级分裂而形成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纤维,使纤维集束于表面活性剂浴液中,纤维中的残留溶剂在其中扩散,集束后的纤维经卷绕成形获得初纺纱,再经过加热和二次拉伸,即获得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由直径为数百纳米的纤维构成的聚酰胺6/66共聚物长丝纱,并且纺丝过程中可以达到连续12小时以上无断头,同时,解决了一般的静电纺丝方法难以通过素材的二次拉伸热定型加工有效地改善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问题。

    再生蜘蛛丝微型纺丝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85358Y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20020868.X

    申请日:2004-03-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蜘蛛丝微型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量定量挤出装置、凝固浴槽、二次处理浴槽、导丝机构和拉伸机构,所述微量定量挤出装置上的喷丝口位于凝固浴槽上方,所述导丝机构包括设于凝固浴槽内、凝固浴槽与二次处理浴槽间、二次处理浴槽内及二次处理浴槽外的导丝轮,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卷绕罗拉。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初生纤维的抗拉伸变形能力,不易发生断丝现象,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特别适合实验室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905851Y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20039707.4

    申请日:2006-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