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125411.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封闭空间、顶棚以及地面,封闭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立柱形空间,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上投影在顶棚上形成多个第一投影区,每个第一投影区作为一个送风区,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下投影在地面上形成多个第二投影区,每个第二投影区作为一个排风区,室内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多个立柱形空间中人体的多个人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每个立柱形空间中的人体控制向其送风的送风口结构和自其排风的排风口结构。本方案有助于在后疫情阶段的建筑室内快速排出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气溶胶等),减少室内空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通过最短路径最快方式排出空气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15718.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移动式通风系统,包括被动房,被动房的室内空间包括多个柱状空间,每个柱状空间对应设有分支风道系统,每个分支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分支风道、第二分支风道以及接电插座,第一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一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总风道连通,总风道与建筑物的外部连通,第二分支风道的一端为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另一端与其所对应的柱状空间连通,属于同一分支风道系统的第一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第二分支风道的风机接口端以及接电插座位置靠近并分别连接一移动风机的两端和接电插头。本发明通过在设定位置设置风道,风机可移动并与不同风道切换连接,可对某个需要的区域进行通风,节省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117121.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3/167 , F24F7/08 , F24F7/10 , F24F13/02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活塞流通风式被动房,被动房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包括顶棚、地板、墙壁、送风风机以及排风风机,顶棚、地板以及墙壁围成一封闭空间,顶棚满天星式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顶棚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送风风机驱动空气自数个送风口送入封闭空间内,地板均匀分布有数个排风口,排风风机驱动空气自数个排风口排出封闭空间之外,每个送风口的送风量小于每个排风口的排风量,顶棚的所有送风口的送风量与地板的所有排风口的排风量大致相同。本发明采用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地板全面回风,进而可以将人体呼出的飞沫气溶胶全部压至地板排除,避免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75798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17109.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13/068 , F24F13/10 , E04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自适应调节大小的送风口及送风顶棚,所述送风口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封堵的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在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呈第一状态,所述封堵部件呈第一状态时,所述送风口的送风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封堵部件在送风压力作用下呈第二状态,所述封堵部件呈第二状态时,所述送风口的送风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二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面积,所述送风压力越大,所述第二面积越大。本发明在送风口设置封堵部件,在风压的作用下调节送风口的大小,当送风量较大时,送风口适应性变大,当送风量较小时,送风口适应性变大,降低了送风口的成本,简化了送风口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17121.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3/167 , F24F7/08 , F24F7/10 , F24F13/02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室内交叉感染的活塞流通风式被动房,被动房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包括顶棚、地板、墙壁、送风风机以及排风风机,顶棚、地板以及墙壁围成一封闭空间,顶棚满天星式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顶棚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送风风机驱动空气自数个送风口送入封闭空间内,地板均匀分布有数个排风口,排风风机驱动空气自数个排风口排出封闭空间之外,每个送风口的送风量小于每个排风口的排风量,顶棚的所有送风口的送风量与地板的所有排风口的排风量大致相同。本发明采用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地板全面回风,进而可以将人体呼出的飞沫气溶胶全部压至地板排除,避免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814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79175.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及室内表面材料装饰板,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向房体内部输入新鲜空气的送风系统以及将房体内部含有浊气的空气排出的排风系统,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为低导热表面或者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和侧表面上段均为低导热表面,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室内表面材料具有用于朝向室内空间的低导热表面,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本发明阻止热浊气被迅速冷却而下沉,从而使热浊气停留在室内空间的上层附近,直至排出室外,由此实现真正的置换通风,从而避免室内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12777.6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遮阳一体窗,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用于安装窗玻璃的窗框口,窗框具有中空内腔,窗玻璃具有空气夹层,中空内腔与空气夹层之间通气连接,中空内腔中设有储水水管、热交换部件以及内置水泵,储水水管可收缩和膨胀,热交换部件部分位于储水水管内,热交换部件的部分伸出窗框外侧,空气夹层中设有储水遮阳帘和驱动组件,储水遮阳帘可收起和展开,内置水泵连接储水水管和所述储水遮阳帘,驱动组件连接储水遮阳帘。本发明可在无外部建筑遮阳构造的情况下实现活动遮阳控制,减少夏季炎热地区建筑得热,减少建筑内部空调能耗,同时可以实现太阳能的回收利用,通过转化为热水内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25390.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7/10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送风天花板包括天花板,天花板具有相背设置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天花板上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天花板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送风口贯通所述天花板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本发明公开的送风天花板及送风顶棚,通过在天花板上密布送风口,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可以实现室内大面积的天花板送风,实现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25411.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封闭空间、顶棚以及地面,封闭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立柱形空间,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上投影在顶棚上形成多个第一投影区,每个第一投影区作为一个送风区,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下投影在地面上形成多个第二投影区,每个第二投影区作为一个排风区,室内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多个立柱形空间中人体的多个人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每个立柱形空间中的人体控制向其送风的送风口结构和自其排风的排风口结构。本方案有助于在后疫情阶段的建筑室内快速排出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气溶胶等),减少室内空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通过最短路径最快方式排出空气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117134.8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7/10 , F24F1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均匀通风管路及排风地板,所述通风管路为树形结构,所述树形结构的多条子树分别为多条通风管段,所述树形结构的多个叶子节点分别为多个第一管口,所述树形结构的一个根节点为第二管口,所述树形结构的其他节点为不同通风管段的连接处,每个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之间具有一最短通风通道,不同所述最短通风通道的体积相同。本发明公开的均匀通风的通风管路及排风地板,通风管路采用树形结构,保证了每个排风口到排风通道之间的排风体积相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匀通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