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93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001876.3

    申请日:201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在经过预冷处理的碱性水溶性溶剂体系中,得到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所得溶液以流延法成膜,在酸性凝固浴中凝固,水洗后再经过交联与增塑处理,继续经水蒸汽蒸常压蒸煮或者冷冻或者先水蒸汽常压蒸煮后冷冻处理,晾干后获得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所述羟丙基纤维素中羟丙基的含量为重量计2~20%。本发明改善了薄膜的韧性与拉伸强度、透气透水性,获得了生物可降解性的均质微孔膜,可广泛应用于膜分离过程,以及充当包装膜、膜电极或生物医用材料。

    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933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1876.3

    申请日:201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羟丙基纤维素溶解在经过预冷处理的碱性水溶性溶剂体系中,得到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所得溶液以流延法成膜,在酸性凝固浴中凝固,水洗后再经过交联与增塑处理,继续经水蒸汽蒸常压蒸煮或者冷冻或者先水蒸汽常压蒸煮后冷冻处理,晾干后获得增强羟丙基纤维素微孔膜。所述羟丙基纤维素中羟丙基的含量为重量计2~20%。本发明改善了薄膜的韧性与拉伸强度、透气透水性,获得了生物可降解性的均质微孔膜,可广泛应用于膜分离过程,以及充当包装膜、膜电极或生物医用材料。

    一种氧指数测定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08256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435319.3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指数测定方法及其装置,测定装置包括氧、氮气输入及计量装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时间记录装置;所述的燃烧器为筒状组合结构,分为下部筒体、过渡区筒体和上部筒体,下部筒体的内径为110~120mm,上部筒体的内径为100~110mm,过渡区筒体的内径渐变过渡连接上、下部筒体;样品池由支架固定于过渡区筒体的中心;温度传感器置于样品池外壁的底部,其输出端与温度-时间记录装置连接。通过获取燃烧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测定氧指数。本发明能够方便地测定无固定形状的待测样品,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一种硬质塑料件的高频扭转疲劳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1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6760.7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塑料件的高频扭转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固定装置、多组夹具装置单元、传动单元、扭力及环境监测单元、PLC单元、角度及频率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电源供应单元。将多根硬质塑料件分别夹持于夹具装置单元上;电源供应单元给驱动单元提供电力;驱动单元驱动传动单元沿滑轨作往复运动,带动夹具装置单元上装载的硬质塑料件试样的一端扭转;由扭力及环境监测单元采集硬质塑料件的扭矩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PLC单元接收扭力及环境监测单元采集的模拟量信号,并输出疲劳曲线。本发明不仅可以同时高频测试多组试样,还可以将各参数直接通过系统换算成疲劳强度曲线图而显示给使用者,并支持实时打印,提高了测试效率。

    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65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87546.8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丙纶无纺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丙纶无纺布浸渍于含有接枝单体、交联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光敏剂的接枝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接枝聚合,得到一种改性的丙纶无纺布,可作为过滤材料广泛应用于对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含无机阴离子酸根的化工废水等进行吸附分离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丙纶无纺布,具有力学强度高、水通量大、饱和吸附量大的特点,同时,吸附后的过滤材料经在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溶剂解吸液中进行再生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聚苯乙烯静电纺丝溶液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057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25309.0

    申请日:2008-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静电纺丝溶液,特别涉及一种聚苯乙烯静电纺丝溶液。它由聚苯乙烯、溶剂和添加剂组成,按质量计,聚苯乙烯为溶剂的3~50%,添加剂为聚苯乙烯的0.1~30%;所述的添加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添加剂的加入,使聚苯乙烯电纺膜的均匀性、致密性、力学性能等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利于纤维膜的功能化尤其是提高了PS电纺膜从收集屏上取下的可揭性。同时,本发明所采用的添加剂成本低,能够大幅度提高聚苯乙烯电纺膜的实用性,促进PS超细纤维膜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

    一种阻燃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2124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510094207.0

    申请日:2005-08-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朱新生 李小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膨胀体系无卤阻燃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在膨胀型阻燃剂中加入以氧化剂、炭化成核剂、固炭剂为主要成分的成炭增效剂的技术,利用氧化剂高温受热分解、促进聚合物氧化碳化的作用,形成炭化层阻隔热量与小分子挥发分的交换,提高了聚乙烯材料的阻燃性能的目的。同时,由于加入了适量的弹性体组分,减弱了阻燃剂加入后对增加聚乙烯材料脆性的影响,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获得同时具有高韧性和高强度的膨胀型阻燃聚乙烯的复合材料。所添加的成炭增效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因此,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1069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40489.0

    申请日:2006-05-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朱新生 许德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静电纺丝原液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用反向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等分离膜对聚乙烯醇溶液采用反渗透、加压渗透法、自然渗析等方法进行膜分离处理,有效地去除PVA溶液中的高价金属离子,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以普通品质的PVA为原料制备的原液的静电纺丝性能,使其电纺性和纤维形态达到或接近价高质优的PVA的水平。同时,本发明所采用的膜分离技术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尤其是以低价PVA为原料,能有效降低PVA纳米纤维的产品成本,提高PVA纳米纤维生产效率,促进PVA纳米纤维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

    一种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67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1170.8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2G3/045 D02J1/08 D10B2331/02 D10B23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同一台机器上将改性共混涤纶与锦纶6分别以不同速率超喂方式同时输入涡流空喷变形组合装置,使进入空喷喷嘴紊流室中的丝束被形成的超音速双向三维涡流空喷紊流气流吹击,发生分离,并在涡流空喷紊流中激烈地移动和回转,再与涡流喷射气流一起连续地从涡流紊流区泄出,形成无规则缠绕交络混纤,制得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附加值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制备的超仿棉涤锦混纤丝产品具有与天然棉纤维相似的外观、良好的蓬松性和回弹性,以及优良的吸湿导湿和透气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