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02375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186519.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元素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适宜的方法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AxMn2-xO4粉体材料;其中A选自Ti、Ni、Sn、Co、Zn、Al金属添加元素,x在0.01~0.25%范围内;(2)将(1)步骤获得的LiAxMn2-xO4粉体材料在不破坏前驱体尖晶石构型的条件下使用锂离子脱出剂脱锂得到超级电容器用元素取代掺杂MnO2电极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元素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晶格中的Mn部分地被掺杂元素取代,且掺杂元素取代均匀,方法的工业化成熟度高,是一条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用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54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186515.4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隧道结构的元素掺杂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中元素掺杂二氧化锰具有AxMn1-xO2的通式,且所述元素掺杂二氧化锰为具有隧道互连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尖晶石结构晶体,在X线衍射谱图中所述正极材料显示为纯λ-MnO2结构;其中A选自镍、钴、钛、铝、钒元素,x在0.01~0.25范围内。该正极材料具有更高放电电压和更大放电容量;用该材料组装成的锂二氧化锰电池具有高达3.8伏-4.1伏的电压,放电至2伏容量达268mAh/g,具有双放电平台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25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21248.X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包括正极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栅表面涂覆有由碳纤维与相应基体的混合物制成的碳纤维复合基层,而在该碳纤维复合基层上再涂覆有由铅膏制成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由于在正极板栅上涂覆了具备高强度和高强承载能力的碳纤维复合基层,故增强了正极板的结构强度、尺寸稳定性以及正极板栅的抗蠕变性能,从而大大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312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810196561.8
申请日:2008-09-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电池正极合剂造粒筛分装置,包括机壳、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壳上的转轴、与转轴固定并位于机壳内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造粒装置、以及造粒装置下方的筛网装置,所述转轴包括上、下两组水平转轴,所述造粒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上、下两组水平转轴上的第一、第二造粒装置,所述筛网装置包括分别环设于第一、第二造粒装置下部径向外周的上筛网和下筛网,所述上、下筛网至少底部为分别与第一、第二造粒装置径向最外端的转动轨迹配合并留有间隙的曲面。本发明一次得料率高,工作效率高,正极物料水分的均匀性高,降低后续成型工艺的难度,降低能耗,使设备更紧凑,粒度分布的调节与控制操作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702375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186519.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元素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适宜的方法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AxMn2-xO4粉体材料;其中A选自Ti、Ni、Sn、Co、Zn、Al金属添加元素,x在0.01~0.25%范围内;(2)将(1)步骤获得的LiAxMn2-xO4粉体材料在不破坏前驱体尖晶石构型的条件下使用锂离子脱出剂脱锂得到超级电容器用元素取代掺杂MnO2电极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元素掺杂二氧化锰电极材料,晶格中的Mn部分地被掺杂元素取代,且掺杂元素取代均匀,方法的工业化成熟度高,是一条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用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312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6561.8
申请日:2008-09-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电池正极合剂造粒筛分装置,包括机壳、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壳上的转轴、与转轴固定并位于机壳内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造粒装置、以及造粒装置下方的筛网装置,所述转轴包括上、下两组水平转轴,所述造粒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上、下两组水平转轴上的第一、第二造粒装置,所述筛网装置包括分别环设于第一、第二造粒装置下部径向外周的上筛网和下筛网,所述上、下筛网至少底部为分别与第一、第二造粒装置径向最外端的转动轨迹配合并留有间隙的曲面。本发明一次得料率高,工作效率高,正极物料水分的均匀性高,降低后续成型工艺的难度,降低能耗,使设备更紧凑,粒度分布的调节与控制操作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25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221248.X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包括正极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栅表面涂覆有由碳纤维与相应基体的混合物制成的碳纤维复合基层,而在该碳纤维复合基层上再涂覆有由铅膏制成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碳纤维复合基层是由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炭纤维10~40%、石墨纤维10~40%、各项异性石墨10~40%、羧甲基纤维素5~20%、聚四氟乙烯10~30%的混合物制成膏浆涂覆于正极板栅表面后再经烘干、固化制成。本发明由于在正极板栅上涂覆了具备高强度和高强承载能力的碳纤维复合基层,故增强了正极板的结构强度、尺寸稳定性以及正极板栅的抗蠕变性能,从而大大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14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221793.9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由两层以上的薄型碳粉末电极和介于相邻两层薄型碳粉末电极之间的负极隔板一同组合而成。本发明由于负极采用多层薄型碳粉末电极与负极隔板交替排布组合的形式,使得负极的等效串联电阻减小,电解质离子移动路径缩短,而比电容增高,功率密度变大。故与传统设计的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相比,本发明除了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这些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的传统优点外,能量密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超过20Wh/kg,完全可以满足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要求以及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站储能器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14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21793.9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由两层以上的薄型碳粉末电极和介于相邻两层薄型碳粉末电极之间的负极隔板一同组合而成。本发明由于负极采用多层薄型碳粉末电极与负极隔板交替排布组合的形式,使得负极的等效串联电阻减小,电解质离子移动路径缩短,而比电容增高,功率密度变大。故与传统设计的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相比,本发明除了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这些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的传统优点外,能量密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超过20Wh/kg,完全可以满足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要求以及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站储能器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1886905U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20635422.3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G9/0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管式结构电极,所述负极为卷叠结构电极。本实用新型由于负极通过卷绕方式装配,可以避免负极在使用过程中因膨胀引起的容量衰减,提高循环使用寿命;可以通过调节负极的卷绕数量,来实现与高容量、长寿命的管式正极的容量匹配,提高能量密度。由此构成的小型圆柱型电容器,应用领域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