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0201.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30 , D06M11/42 , D06M11/49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31/28 , B01J37/02 , B01J33/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具体为一种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复合棉织物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所述的氧化亚铜是由铜泡沫经过高温加热,稀盐酸处理,去离子水清洗,超声振动后制得,其具有立方体结构;羟基氧化铁是由氯化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制得。将经过碱处理的棉织物浸渍在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混合溶液中进行吸附,制备出Cu2O/FeOOH/棉光催化体系,使其在偏位双光源的照射下降解有机物,可以得到优异的光催化效果。该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在1h内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7.5%。本发明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低、可回收、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79351.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多根碳纳米管或多个碳纳米管束合股,浸润有机溶剂,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初级纱,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20°;(2)将按照步骤(1)制成的多个碳纳米管初级纱分别浸入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合股,烘干,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复合初纱,然后将制成的碳纳米管复合初纱浸入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烘干,制成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其中,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10°,第一石墨烯分散液、第二石墨烯分散液分别通过将石墨烯分散在水中制成;该方法简单,且制成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导电性以及强度等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17754.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压阻式应变传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传感纤维具有同轴结构,其外层为通过预制件‑热拉伸工艺制备得到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空SEBS纤维,内层为将经电压作用内化得到的铜颗粒掺杂镓基液态金属注入SEBS纤维中空通道内得到的复合金属层。上述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传感纤维可拉伸、压缩,其电性能在较大的受力范围内呈规律性变化,且具有高灵敏度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压阻式应变传感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该传感纤维在施加0.1‑1V直流电压的条件下,在2min内可升温至80℃以上,具有良好的焦耳热效应,在制备电加热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217754.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压阻式应变传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传感纤维具有同轴结构,其外层为通过预制件‑热拉伸工艺制备得到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空SEBS纤维,内层为将经电压作用内化得到的铜颗粒掺杂镓基液态金属注入SEBS纤维中空通道内得到的复合金属层。上述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传感纤维可拉伸、压缩,其电性能在较大的受力范围内呈规律性变化,且具有高灵敏度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压阻式应变传感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该传感纤维在施加0.1‑1V直流电压的条件下,在2min内可升温至80℃以上,具有良好的焦耳热效应,在制备电加热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24150.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螺旋结构的摩擦发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纤维由SEBS预制件经过热拉伸,加捻,注入电极制成,其为芯鞘结构,芯层是由两根液态金属电极螺旋卷绕而成;在芯层外包覆鞘层,鞘层是使用自制模具在硫化机内加热固结而成的矩形结构的介质层。本发明的热拉伸摩擦发电纤维选用螺旋结构,拉伸性能好;芯层选用液态金属,变形能力和导电性能好;鞘层选用SEBS,具有优异的弹性和伸长率。上述纤维可用于自供电传感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14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279351.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多根碳纳米管或多个碳纳米管束合股,浸润有机溶剂,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初级纱,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20°;(2)将按照步骤(1)制成的多个碳纳米管初级纱分别浸入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合股,烘干,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复合初纱,然后将制成的碳纳米管复合初纱浸入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烘干,制成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其中,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10°,第一石墨烯分散液、第二石墨烯分散液分别通过将石墨烯分散在水中制成;该方法简单,且制成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导电性以及强度等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07283.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羊毛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美丽诺羊毛和甲壳素纤维通过成纱工序制备成羊毛/甲壳素混合纤维;S2.以尼龙66为芯纱,将步骤S1制备的羊毛/甲壳素混合纤维绞合在所述芯纱上形成第一外包层,然后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石墨烯/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喷纺在所述第一外包层上,接着在第一外包层外侧依次交替绞合棉纤维和纯羊毛纤维形成第二外包层,从而得到所述多功能羊毛复合纱。本发明的多功能羊毛复合纱,具有防缩、抗菌防蛀、抗静电、远红外、保暖等多种功能,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54961.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种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和纤维素浆粕溶于纤溶剂的水溶液,得到纺丝液,然后利用纺丝液进行湿法纺丝,得到防伪莱赛尔纤维;其中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占防伪莱赛尔纤维总质量的0.2%~0.6%。本发明的防伪莱赛尔纤维利用氨基酸金属螯合物进行加密,工艺流程简便,且制成的产品可通过其包含的各金属离子与各氨基酸的比例设置一种或两种密码,使其使用此纤维制出来的的产品具记忆追踪性质和识别功能且防伪力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2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460201.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30 , D06M11/42 , D06M11/49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31/28 , B01J37/02 , B01J33/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具体为一种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复合棉织物在偏位双光源下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所述的氧化亚铜是由铜泡沫经过高温加热,稀盐酸处理,去离子水清洗,超声振动后制得,其具有立方体结构;羟基氧化铁是由氯化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制得。将经过碱处理的棉织物浸渍在氧化亚铜‑羟基氧化铁混合溶液中进行吸附,制备出Cu2O/FeOOH/棉光催化体系,使其在偏位双光源的照射下降解有机物,可以得到优异的光催化效果。该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在1h内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7.5%。本发明过程简单、原料成本低、可回收、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5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249445.3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H1/00 , D01H1/18 , D01H13/04 , D01H13/28 , D01H13/30 , D02G3/04 , D02G3/16 , D02G3/36 , D02G3/38 , D02G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纱纺纱装置及碳纤维包覆纱的制备方法,包覆纱纺纱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纺纱单元,各纺纱单元包括芯纱给料机构、外包纱给料机构和外包纱伸直机构,前一组纺纱单元形成的包覆纱作为后一组纺纱单元的芯纱。碳纤维包覆纱包括芯纱,芯纱外部依次包覆有第一外包层和第二外包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芯纱经第一组纺纱单元的芯纱给料机构供给后,依次穿过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且芯纱沿直线方向供给;将第一外包层中的外包纱经外包纱纱线轴供给后进入引纱器,外包纱伸直机构通过引纱器带动外包纱相对芯纱旋转并螺旋缠绕于芯纱外部,形成包覆有第一外包层的芯纱;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在第一外包层外制备第二外包层,形成碳纤维包覆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