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专用车辆再生辅助动力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866757.8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专用车辆再生辅助动力试验台及其测试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混合动力专用车辆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混合动力专用车辆系统包括电机Ⅰ、联轴器、可变飞轮组、传感器、电机Ⅱ、锂电池组、电源柜,控制系统包括电机Ⅰ控制器、电机Ⅱ控制器、转矩采集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可控AC/DC整流器,且各控制元件均与CAN总线相连接。本发明在实际模拟发电及电能消耗状况的同时验证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控制策略,具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试验功能多,可以对混合动力专用车辆的多种性能进行试验。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车辆队列纵向冗余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10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04094.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车辆队列纵向冗余控制系统,包括有队列纵向冗余控制器,及将采集到的周围车辆及自身运动信息发送给队列纵向冗余控制器的V2X通信模块,及利用车载传感器采集车辆周围环境信息、并发送给队列纵向冗余控制器的环境感知模块,及接收队列纵向冗余控制器所发送的车辆环境信息及行驶参数信息的运动执行模块;该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车辆队列纵向冗余控制系统通过结合V2X通讯系统与车载传感器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利用队列纵向冗余控制器,实现不同控制策略的切换,保证车辆队列的行驶稳定性与安全性。

    电动汽车用双定子集成式磁性行星齿轮复合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462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40188.X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用双定子集成式磁性行星齿轮复合电机,包括电枢定子、内电枢绕组、高速内转子、调磁环转子、永磁磁极、低速内转子、电机外壳、低速外转子、调磁环定子、外电枢绕组、气隙、调磁铁芯,所述电枢定子上设有用于安装嵌放内电枢绕组的定子槽,所述内电枢绕组的外围周向布置着高速内转子,所述高速内转子的外围空间装有可动的部件调磁环转子,新型复合电机的拓扑结构确定、调磁环定子和转子的磁场调制效应影响因素及绕组集成方式分析,且新型复合电机的转矩密度提升、平稳转矩产生和制约因素分析及转矩纹波抑制,同时新型复合电机的样机装配工艺、方法及能耗损失控制。

    赛车电动可调制动踏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83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0563608.3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赛车电动可调制动踏板,属于踏板技术总成领域,包括踏板,踏板安装在平台上,所述平台底部通过丝杠螺母连接在由舵机驱动的丝杠上,丝杠通过两端的固定支架铰接在车架上,所述平台底部还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固定在车架上的与丝杠平行设置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平台两侧被U型槽铝板包被,U型槽铝板和平台对应位置上钻设有多个小孔,U型槽铝板和平台通过销轴插入小孔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舵机转动使得固定踏板的平台沿着赛车的纵向进行前后移动,实现对踏板位置的快速调节。

    一种基于主动悬架控制的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28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359438.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悬架控制的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在制动预警阶段,通过同时较大地降低主动悬架的前悬架和较小地降低主动悬架的后悬架这种方式,从而模拟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前倾动作,可减少紧急制动对驾驶员产生的冲击;较大地降低前悬架和较小地降低后悬架的预警方式不仅保持车辆制动前倾动作、降低了车辆的重心;在增强制动阶段,通过SMC滑膜控制算法以及PID算法控制主动悬架系统,使前后轴垂向载荷始终最大限度地接近优化算法计算出的理想垂向载荷力,最大限度地发挥ABS的作用,充分利用地面附着力,使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达到最大的制动力及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最大程度地保障驾乘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64513.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肇庆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2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的建立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建立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模型;步骤B、基于MDO多学科优化理论对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模型进行优化;步骤C、根据步骤B中优化结果建立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优化平台;步骤D、根据步骤C完成的混合动力货车防怠速系统优化平台,确定试验样机工程图纸,装配实验样机,并进行行驶和作业工况的机械和电控性能测试。本发明利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依据低成本、高性能和组成简单作为约束条件,对防怠速系统的配置进行尺寸和性能的优化,进而提高混合动力货车的动力系统的能量效率。

    一种激光加热与喷雾冷却的淬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66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7646.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肇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加热与喷雾冷却的淬火装置,包括激光加热头、喷雾冷却头和用于使激光加热头沿设定路径位移的位移机构,喷雾冷却头设于激光加热头后方,激光加热与喷雾冷却的淬火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激光加热头换向时调节喷雾冷却头相对激光加热头的方位以使喷雾冷却头和激光加热头沿设定路径前后同步位移的方位调节机构。还公开了一种激光加热与喷雾冷却的淬火方法,包括:设定激光加热头的位移路径;激光加热头沿设定路径位移;在激光加热头换向时,方位调节机构调节喷雾冷却头相对激光加热头的方位以使喷雾冷却头和激光加热头沿设定路径前后位移。本激光加热与喷雾冷却的淬火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工件表面淬火效果以及能够对不同工件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