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7178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0910135259.6
申请日:2009-04-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6F3/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电路、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传感电路中可降低传感的灵敏度的偏差。传感电路(60)具备:相互对置的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夹持在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57);包括液晶(57)和具有第一电极(64)及第二电极(65)的电容元件(C1),输出与电容元件(C1)的电容值(C1c)对应的大小的检测信号(T)的静电电容检测部。
-
公开(公告)号:CN1976052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610160486.0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 G02F1/134336 , G02F1/136213 , G02F1/136286 , H01L27/124 , H01L27/1251 , H01L27/3248 , H01L27/326 , H01L27/3262 , H01L27/3265 , H01L27/3279 , H01L29/78645 , H01L33/16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在基板(10)的面上形成有驱动晶体管(Tdr)和电容元件(C1)。驱动晶体管(Tdr)控制向发光元件(E)供给的电流量。电容元件(C1)与驱动晶体管(Tdr)的栅电极电连接,设定、保持栅极电位(Vg)。在覆盖驱动晶体管(Tdr)和电容元件(C1)的第一绝缘层(L1)的面上,形成有经由接触孔(Ha3)与驱动晶体管(Tdr)导通的元件导通部(71)。元件导通部(71)与发光元件E的第一电极(21)连接。从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观察,元件导通部(71)隔着驱动晶体管(Tdr)配置在与电容元件(C1)相反的一侧的区域。由此,可抑制对发光元件的发光造成影响的寄生电容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621070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166239.5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7/32 , H01L23/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 , H01L27/12 , H01L27/326 , H01L27/3279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在基板(10)的面上配置有驱动晶体管Tdr、元件导通部(71)、初始化晶体管Tint和连接部(61)。驱动晶体管Tdr控制从电源线(15)提供给发光元件E的电流量。元件导通部(71)将驱动晶体管Tdr和发光元件E电连接。初始化晶体管Tint通过变化为导通状态,使驱动晶体管Tdr成二极管连接。连接部(61)将驱动晶体管Tdr和初始化晶体管Tint电连接。电源线(15)在X方向上延伸。元件导通部(71)以及连接部(61)与电源线从同一层形成,从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观察,隔着驱动晶体管Tdr位于电源线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侧。这样,抑制了电源线电阻并与电源线从同一层形成各要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127181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141077.0
申请日:2007-08-1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田荣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25 , G09G3/3233 , G09G3/3283 , G09G3/3291 , G09G2300/0426 , G09G2300/0819 , G09G2300/0852 , G09G2300/0861 , G09G2310/0216 , G09G2310/0218
Abstract: 一种电光学装置。元件阵列部(10)包括m行单位电路(U)。各单位电路(U)包括驱动晶体管(QDR)、使驱动晶体管(QDR)二极管连接的晶体管(QSW2)。选择电路32顺次选择各单位电路(U)。各单位电路(U)的栅极电位(VG)根据选择电路(32)选择该单位电路(U)时供给的数据信号(S[j])而设定。补偿控制电路(34)对按每三行划分元件阵列部(10)的各组(B[1]~B[M])(M=m/3)生成补偿控制信号(GCP[1]~GCP[M])。根据补偿控制电路(34)对组(B[k])生成的补偿控制信号(GCP[k]),属于组(B[k])的各单位电路(U)的晶体管(QSW2)在通过选择电路(32)选择该单位电路(U)之前成为导通状态。这样抑制了电光学装置的驱动电流的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1621070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66239.5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7/32 , H01L23/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 , H01L27/12 , H01L27/326 , H01L27/3279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在基板(10)的面上配置有驱动晶体管Tdr、元件导通部(71)、初始化晶体管Tint和连接部(61)。驱动晶体管Tdr控制从电源线(15)提供给发光元件E的电流量。元件导通部(71)将驱动晶体管Tdr和发光元件E电连接。初始化晶体管Tint通过变化为导通状态,使驱动晶体管Tdr成二极管连接。连接部(61)将驱动晶体管Tdr和初始化晶体管Tint电连接。电源线(15)在X方向上延伸。元件导通部(71)以及连接部(61)与电源线从同一层形成,从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观察,隔着驱动晶体管Tdr位于电源线的宽度方向(Y方向)的一侧。这样,抑制了电源线电阻并与电源线从同一层形成各要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30346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95670.0
申请日:2008-05-0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6F3/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2 , G02F1/13338 , G02F1/13394 , G06F3/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通过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液晶层而成,在图像显示区域(A)内,按照俯视下相互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有:用于图像显示的像素电极(13)、对液晶层的电容变化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电极(21)、和保持一对基板的间隔的柱状构造物(24)。由此,能够防止因按压引起的破损等,而且能够正确检测出图像显示区域中的按压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328705C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510005902.5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神田荣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233 , G09G2300/0426 , G09G2300/0452 , G09G2300/0465 , G09G2300/0842 , G09G2320/0223 , G09G2320/0242 , G09G2330/02 , H01L27/3211 , H01L27/3276
Abstract: 改善亮度不均。在象素区域(A)中排列配置多个象素电路(400)。在象素区域(A)的外侧设置主电源线(LR、LG和LB)。在象素区域(A)的内部设置第一辅助电源线(Lr1、Lg1和Lb1)以及第二辅助电源线(Lr2、Lg2和Lb2),这些辅助电源线通过介入辅助电源连接点(P)连接。象素电路(400)在象素连接点(Q)与第一辅助电源线(Lr1、Lg1和Lb1)连接。通过形成这种网状的电源布线,能够大幅度降低电压降和改善亮度不均。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92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710002101.2
申请日:2007-01-1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4 , H01L27/322 , H01L27/3246 , H01L51/5262 , H01L2251/5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目视识别各象素内的品质偏差,并且提高放出到外部的光束的指向性的发光装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10)具备:基板(12);配置在基板(12)的多个发光元件(30);遮光层(52),其与基板(12)对置,并且与基板(12)之间配置有发光元件(30);和隔壁(40),其由绝缘材料形成,配置在基板(12),区划发光元件(30)。在隔壁(40),形成有划定发光元件(30)的发光区域的开口部分(40a),在遮光层(52),形成有使从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透过的光透过部(52a)。光透过部(52a),与开口部分(40a)重叠,并且比开口部分(40a)窄。
-
公开(公告)号:CN1691116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2994.0
申请日:2005-04-0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233 , G09G2300/0819 , G09G2300/0852 , G09G2300/0861 , G09G2310/0251 , G09G2320/0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目的在于,缩短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写入目标电压的时间。在初始化期间,使晶体管(211)、(212)导通,令电容元件的两端形成短路状态,节点(A)、(B)上形成从电源电压VEL中减去驱动晶体管(210)的阈值电压Vthp后得到的电压。在写入期间,使晶体管(213)导通,同时,提供数据信号X-j,使节点(B)的电压仅变化与OLED元件(230)中的电流相应的这部分电压。节点(A)从阈值电压,仅变化以电容比分配的上述电压变化的部分。在发光期间,晶体管(214)导通,与节点(A)的电压相应的电流流入OLED元件(230)。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65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336748.X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 G02F1/134336 , G02F1/136213 , G02F1/136286 , H01L27/124 , H01L27/1251 , H01L27/3248 , H01L27/326 , H01L27/3262 , H01L27/3265 , H01L27/3279 , H01L29/78645 , H01L3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基板(10)的面上形成有驱动晶体管(Tdr)和电容元件(C1)。驱动晶体管(Tdr)控制向发光元件(E)供给的电流量。电容元件(C1)与驱动晶体管(Tdr)的栅电极电连接,设定、保持栅极电位(Vg)。在覆盖驱动晶体管(Tdr)和电容元件(C1)的第一绝缘层(L1)的面上,形成有经由接触孔(Ha3)与驱动晶体管(Tdr)导通的元件导通部(71)。元件导通部(71)与发光元件E的第一电极(21)连接。从垂直于基板(10)的方向观察,元件导通部(71)隔着驱动晶体管(Tdr)配置在与电容元件(C1)相反的一侧的区域。由此,可抑制对发光元件的发光造成影响的寄生电容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