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9738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157581.1

    申请日:200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5 G03G15/169 G03G2215/1695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可以在不对图像载体产生热影响的情况下,将中间转印介质上的一次调色剂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起二次转印部件作用的外侧辊(48)和内侧辊(45),不仅向记录介质(4)转印定影一次转印调色剂图像,而且还冷却中间转印带(41),同时抑制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这样,通过在二次转印位置(49)上冷却中间转印带(41),不必设置特别的冷却装置,也可以防止对感光体(11)的热影响。此外,通过辊(48、45)吸收来自中间转印带(41)的热量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进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水分过度变化。由此,防止了在记录介质(4)上产生褶皱或卷曲等。

    液体显影装置、液体显影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93938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60095.6

    申请日:2003-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橡皮辊(51、52、53)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被配置在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上。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5229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310103352.1

    申请日:2003-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0 G03G15/5041 G03G2215/0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CPU(113)通过实施存储在存储器(116)内的控制程序,在感光体单元(10)的感光体上形成补丁图像,向该补丁图像照射来自发光部分(171)的光,通过光检测部分(172)检测来自补丁图像的光,判断来自光检测部分(172)的光检测信号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在允许范围内则控制图像形成条件,并存储到存储器(116)内。然后,当通过主控制部分(100)从外部装置输入打印指令信号时,按照存储器(116)内存储的图像形成条件进行打印动作,从而可以稳定地形成质量良好的调色剂像。

    液体显影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80246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03160095.6

    申请日:2003-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使得装置结构小型化、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本发明的液体显影装置包括: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和浓度调整部件,具有至少1个剥取部件,该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接触并剥取该显影液的一部分,该浓度调整部件通过控制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调整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上述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4052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57581.1

    申请日:200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5 G03G15/169 G03G2215/1695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可以在不对图像载体产生热影响的情况下,将中间转印介质上的一次调色剂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起二次转印部件作用的外侧辊(48)和内侧辊(45),不仅向记录介质(4)转印定影一次转印调色剂图像,而且还冷却中间转印带(41),同时抑制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这样,通过在二次转印位置(49)上冷却中间转印带(41),不必设置特别的冷却装置,也可以防止对感光体(11)的热影响。此外,通过辊(48、45)吸收来自中间转印带(41)的热量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进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水分过度变化。由此,防止了在记录介质(4)上产生褶皱或卷曲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