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5473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74191.7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B64D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增强和调整双发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的进气道唇口,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不佳,基本是中立稳定或者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设计垂直安定面提高航向安定性的方法会增大布局雷达散射面积,增大主翼后掠角的方法受到气动效率、结构强度约束无法解决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以翼身融合无尾布局通常采用的对称布置双发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沿展向斜切式进气道唇口,使得飞机受扰动产生侧滑时,两侧发动机的进气量会不同,而且进气差量随着侧滑角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使得两侧发动机的推力不同,产生一个回复力矩,将机头重新指向来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554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74191.7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B64D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增强和调整双发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的进气道唇口,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不佳,基本是中立稳定或者不稳定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设计垂直安定面提高航向安定性的方法会增大布局雷达散射面积,增大主翼后掠角的方法受到气动效率、结构强度约束无法解决翼身融合无尾布局航向安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以翼身融合无尾布局通常采用的对称布置双发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沿展向斜切式进气道唇口,使得飞机受扰动产生侧滑时,两侧发动机的进气量会不同,而且进气差量随着侧滑角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使得两侧发动机的推力不同,产生一个回复力矩,将机头重新指向来流。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2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124844.2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缘可变形的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及垂直风力机,涉及一种适用于垂直轴风力机的叶片,包括对称型的叶片主体,叶片主体的前缘两侧均安装有气囊结构,且两个气囊结构呈对称排布;所述气囊结构的一侧与叶片主体的侧面衔接,气囊结构的另一侧与叶片主体的前缘呈流线衔接;所述叶片主体内部还安装有对两个气囊结构供气的供气系统;供气系统由迎角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控制,达到叶片形状动态控制的目的。本发明克服了常规对称翼型升力系数不高的缺点,提升了叶片在整个旋转周期内的升力及动态失速迎角,有利于叶片捕获更多风能,提高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24844.2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缘可变形的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及垂直风力机,涉及一种适用于垂直轴风力机的叶片,包括对称型的叶片主体,叶片主体的前缘两侧均安装有气囊结构,且两个气囊结构呈对称排布;所述气囊结构的一侧与叶片主体的侧面衔接,气囊结构的另一侧与叶片主体的前缘呈流线衔接;所述叶片主体内部还安装有对两个气囊结构供气的供气系统;供气系统由迎角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控制,达到叶片形状动态控制的目的。本发明克服了常规对称翼型升力系数不高的缺点,提升了叶片在整个旋转周期内的升力及动态失速迎角,有利于叶片捕获更多风能,提高输出功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