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10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98839.7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层合玻璃用中间膜的层合玻璃,所述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层合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过防止产生多重像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其中,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相邻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排列,具有所述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中,依据JIS 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槽深(Rzg)为10~40μm,且将具备具有所述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的树脂层从该树脂层所直接相接的树脂层剥离之后,依据JIS B 0601(1994)对所剥离的具备具有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的树脂层的所述直接相接的树脂层侧的表面进行测定而得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小于2.7μm。

    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13858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97276.X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包含该层合玻璃用中间膜的层合玻璃,所述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是在层合玻璃的制造工序中具有优异的脱气性且能过防止产生多重像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其中,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槽形状,相邻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排列,具有所述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中,依据JIS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槽深(Rzg)为10~40μm,且将具备具有所述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的树脂层从该树脂层所直接相接的树脂层剥离之后,依据JISB0601(1994)对所剥离的具备具有多个凹部及多个凸部的表面的树脂层的所述直接相接的树脂层侧的表面进行测定而得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小于2.7μm。

    夹层玻璃
    3.
    发明公开
    夹层玻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3521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5087.6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可在夹层玻璃的端部抑制中间膜产生空隙,从而良好地保持夹层玻璃的外观。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以及含有热塑性树脂的中间膜,在下述第一光照射试验后的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部,经光照射的中间膜未产生空隙,或者,在下述第一光照射试验后的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部,经光照射的中间膜从该端部起朝向内侧距离1mm以下产生空隙,第一光照射试验:进行如下步骤:在黑板温度83℃、以及湿度50%RH下,以180W/m2的氙光对所述夹层玻璃照射144小时后,所述夹层玻璃在80℃的纯水中浸渍24小时,进行4个循环的所述步骤。

    车辆用挡风玻璃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0284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410871.3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优异、不易产生重影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照JIS 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车辆用挡风玻璃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313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80042724.0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来说,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在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照JIS 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并且,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夹层玻璃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11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19064.2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夹层玻璃端部抑制中间膜发生变色的而良好地保持夹层玻璃的外观的夹层玻璃。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以及含有热塑性树脂的中间膜,其中,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中间膜,在下述光照射试验后的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部,经光照射的中间膜未发生变色,或者,在下述光照射试验后的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部,经光照射的中间膜从该端部起朝向内侧距离1mm以下发生变色。

    车辆用挡风玻璃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31394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80042724.0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挡风玻璃,其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对于所述车辆用挡风玻璃来说,玻璃板与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之间残留的气泡少而外观优异,并且,在隔着车辆用挡风玻璃而视觉辨认外部的光线时不易产生重影。本发明的车辆用挡风玻璃具有在至少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层叠有两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且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所述凹部具有底部连续的沟形状,且邻接的所述凹部平行且规则地并列,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具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的表面的依照JIS B‑0601(1994)测定的凹部的沟深度(Rzg)为10~40μm,并且,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表面所具有的凹部的、底部连续的沟形状的方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用挡风玻璃的垂直方向成为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进行配置。

    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着色夹层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09219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80033439.6

    申请日:2017-08-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使用了该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着色夹层玻璃,所述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使用根据JIS R3202(1996)的2张透明玻璃制作夹层玻璃时,可见光透射率Tv为5%以下,并且因部位不同而导致的可见光透射率的偏差小,美观优异。本发明是一种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凹部,且在使用根据JIS R3202(1996)的2张透明玻璃而制作夹层玻璃时,可见光透射率Tv为5%以下,其中,所述着色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第1树脂层和第2树脂层的至少2层的层叠体,所述第1树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所述第2树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且不含有着色剂,所述第1树脂层的弹性模量E1与所述第2树脂层的弹性模量E2之比E1/E2为1.25以上,并且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t1与所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t2之比t1/t2为2.0以下。

    夹层玻璃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09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80019065.7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可在夹层玻璃的端部抑制中间膜产生突出部,良好地保持夹层玻璃的外观。本发明的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以及含有热塑性树脂的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与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中间膜,对所述夹层玻璃进行下述第一光照射试验后从所述夹层玻璃端部起朝向内侧距离2mm的位置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与从所述夹层玻璃端部起朝向内侧距离70mm的位置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之比超过0.5,所述光照射试验:进行如下步骤:在黑板温度83℃、槽内温度50℃以及湿度50%RH下对所述夹层玻璃照射氙光144小时后,使用深度为15cm的水槽将所述夹层玻璃在80℃的纯水中浸渍24小时,在23℃、湿度50%的环境下干燥4小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