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计量评估与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71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1854.6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计量评估与优化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排放单位的基本情况;确认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根据排放源类型选择具体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计算对应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对各个碳排放量进行溯源等级划分;计算碳计量率和碳溯源率,碳计量率为各个取自原始数据的排放源的排放量之和占排放总量的比例,碳溯源率为不同溯源等级的碳排放占排放总量的比例;根据碳计量率和碳溯源率是否均大于各自预设标准值,判断单位对应周期内的碳计量能力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展示可加强配置的碳计量器具列表数据供单位进行升级优化。本发明方法通过量化数据方式评价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能力,促进排放单位优化碳计量水平。

    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8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548574.7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排放单位多源数据排放数学模型,开展同类排放源相关监测点、不同排放数据源类型间数据合理性验证,并建立数据合理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参与碳排放计量的目标的性质维度进行分类聚合,包括相同类型排放源间监测点数据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排放源间的数据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监测点数据关系结合概率方法学对不同数据源进行验证、对异常数据、断线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并修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计量数据模型进行补充完善,使得在一定时间内,监测系统的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量。

    一种碳计量评估与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47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71854.6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计量评估与优化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排放单位的基本情况;确认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根据排放源类型选择具体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计算对应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对各个碳排放量进行溯源等级划分;计算碳计量率和碳溯源率,碳计量率为各个取自原始数据的排放源的排放量之和占排放总量的比例,碳溯源率为不同溯源等级的碳排放占排放总量的比例;根据碳计量率和碳溯源率是否均大于各自预设标准值,判断单位对应周期内的碳计量能力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展示可加强配置的碳计量器具列表数据供单位进行升级优化。本发明方法通过量化数据方式评价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能力,促进排放单位优化碳计量水平。

    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8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48574.7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排放单位多源数据排放数学模型,开展同类排放源相关监测点、不同排放数据源类型间数据合理性验证,并建立数据合理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参与碳排放计量的目标的性质维度进行分类聚合,包括相同类型排放源间监测点数据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排放源间的数据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源计量数据的碳排放量在线分析方法,通过监测点数据关系结合概率方法学对不同数据源进行验证、对异常数据、断线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并修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计量数据模型进行补充完善,使得在一定时间内,监测系统的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碳排放量。

    一种能源预警中心节点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413698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059532.5

    申请日:2022-0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源预警中心节点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背面开设有多个走线孔,所述设备主体背面转动连接有多个与走线孔一一对应的长条线槽,所述长条线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走线座,所述走线座与长条线槽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嵌线孔,所述长条线槽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侧壁贯穿并转动连接有两根插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备主体、走线孔、长条线槽、走线座、嵌线孔、插杆和限位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设备主体上的导线可嵌设在长条线槽内,且可经各个嵌线孔内穿过,这样可保证各个导线的整齐性和美观,且检修时无需花费时间去理清导线,给设备检修提供便利,也可有效减少用电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