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6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68660.0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抗紫外线能力的液体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由LB培养基、谷氨酰、缬氨酸、生物素组成。本发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外源添加物含量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抗紫外线性能。以谷氨酰氨、缬氨酸、生物素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以发酵后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紫外线辐射下存活率为响应值,使用Design‑Expert 13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最佳配方为谷氨酰胺77mg/L、缬氨酸60mg/L、生物素23μg/L。本发明的液体培养基发酵所得的杀蚊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紫外线胁迫下存活率显著提高,同时其产品形态、施用和生物活性上无显著区别。为抗紫外线培养基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2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24580.3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10/26 , A23K10/37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养殖松墨天牛的方法,用于实验室条件下饲养繁殖松墨天牛。所述方法包括:(1)松墨天牛亚成熟个体的人工饲养;(2)松墨天牛人工产房的配备;(3)松墨天牛性成熟个体的人工配对饲养及诱导繁殖;(4)松墨天牛各龄期幼虫人工饲料的制备;(5)松墨天牛初生幼虫的分离获取;(6)松墨天牛幼虫转入人工饲料的后续培养;(7)松墨天牛蛹期及羽化管理。本发明采用的人工养殖松墨天牛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出一套适用于人工培养各生长阶段的松墨天牛的体系,在减少松材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松墨天牛各生长阶段的成活率,排除季节对松墨天牛生长繁殖的影响,缩短松墨天牛的生长周期,形成稳定的实验虫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8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86714.4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种子液、制备Bt发酵液、制备胞晶混合物、制备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本发明以纳米氢氧化镁作为载体,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并且能够有效的保护Bt有效成分,在强紫外照射4.5小时后仍能维持很高的生物活性,比未含纳米氢氧化镁的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率高5倍;本发明还加入各种助剂,弥补了当前Bt粉剂的缺陷。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与仅含胞晶混合物的粉剂相比,其生物活性提高了12倍;并且本发明的胞晶混合物的用量少,仅含6%~18%,具有防治效率高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83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86712.5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层状双金属化合物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种子液、制备Bt发酵液、制备胞晶混合物、制备含层状双金属化合物Bt可湿性粉剂。本发明以层状双金属化合物作为载体,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并且能够有效的保护Bt有效成分,在强紫外照射4小时后仍能维持很高的生物活性,比不含层状双金属化合物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率高3倍;本发明还加入各种助剂,弥补了当前Bt粉剂的缺陷。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与仅含胞晶混合物的粉剂相比,其生物活性提高了10倍;并且本发明的胞晶混合物的用量少,仅含5%~15%,具有防治效率高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9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0403.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氨基酸在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剂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鳞翅目害虫生防活性中的应用,以及利用L‑氨基酸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剂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鳞翅目害虫生防活性的方法。在同等杀虫剂使用剂量下,利用L‑氨基酸可将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剂杀虫活性明显提高,本发明为发展创新型高效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102535.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具紫外保护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菌糠干燥、菌糠粉碎、菌糠水浸提液提取和抗紫外效果的评估。本发明以灵芝采摘后的培养基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废物利用,通过粉碎,加入水高温处理后得到菌糠水浸提液。菌糠水浸提液直接用于添加到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中,生产步骤简单,既提高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抗紫外效果,也拓宽了菌糠的应用范围。结果显示,菌糠浸提液能够显著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芽孢、晶体蛋白和生物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本发明所得到的抗紫外添加剂抗紫外效果较好,增加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的紫外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7435.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枝改性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载药体系包含经表面氨基改性后接枝果胶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所负载药物为丁香酚,制得的载药体系对青枯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制备氨基改性之后接枝果胶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制备负载丁香酚的载药体系。本发明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表面改性接枝果胶后对丁香酚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载药量为32.9%)。本发明提供的载药体系对青枯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对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环境具有pH选择性释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102302.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D239/69 , C07C227/42 , C07C229/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制备方法,以磺胺二甲嘧啶为原料药,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前驱体;一个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和一个对氨基苯甲酸分子组成共晶的基本单元,制备的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所选的溶剂为丙酮,采用蒸发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在水中溶解度为740 mg/L,比磺胺二甲嘧啶原料药自身在水中的溶解度570 mg/L,有很大的提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得到纯度高且水溶性好的共晶分子,可以在工业制药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1785.1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渣制备生物炭方法,以茶叶渣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通过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放入烘箱干燥。将干燥的茶渣在管式炉的500℃、N2条件下热解120min,冷却后研磨得到生物炭。将上述生物炭材料与饱和KOH溶液充分混合9h,干燥冷却后研磨在700℃、N2下热解120min,取出后研磨,用水和0.1mol/L盐酸反复水洗及酸洗至接近中性,最后干燥得到活化后的生物炭材料。活化后的生物炭表面有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为768.07m2/g,与未活化的双草醚相比,比表面积提高了143.56倍。同时,对除草剂双草醚进行吸附测定,结果表明其活化的茶渣生物炭对双草醚具有很好的效果,与未活化的生物炭相比,其吸附能力提高了7.76倍。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02302.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D239/69 , C07C227/42 , C07C229/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共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制备方法,以磺胺二甲嘧啶为原料药,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前驱体;一个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和一个对氨基苯甲酸分子组成共晶的基本单元,制备的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所选的溶剂为丙酮,采用蒸发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在水中溶解度为740 mg/L,比磺胺二甲嘧啶原料药自身在水中的溶解度570 mg/L,有很大的提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得到纯度高且水溶性好的共晶分子,可以在工业制药中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