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2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606248.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电磁场搅拌下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发泡剂与增强颗粒混合均匀,借助发泡剂与铝液反应产生气泡或内爆,增加铝液翻滚而促进基体与增强颗粒润湿及分布均匀;将另外制备的金属棒加入高温铝液中作为孕育剂,同时吹入气体进行降温,以实现高温金属熔体的快速降温;当温度降至基体处于半固态温度区间时施加多层电磁搅拌,磁场产生的旋转搅拌力提供的剪切力使基体与颗粒之间产生强烈搅拌效果,相邻层间的搅拌磁场形成不同方向的旋转搅拌效果,使不同层间产生熔体混合,形成增强相的对撞,且在多层异向磁场不同层之间的流体运动状态不同产生紊流,提高金属熔体中的增强颗粒分散性。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铝熔体中增强颗粒的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45563.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10/658 , H01M10/6552 , H01M10/6551 , H01M10/659 , H01M10/6572 , H01M10/65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2N2/18 , H02J7/32 , H02J7/02
Abstract: 箱体内矩阵式排布有若干封装外壳(6‑1),封装外壳(6‑1)之间设有隔热材料(Ⅳ),PCM块体(6‑4)置于封装外壳(6‑1)内,电池单体设置于PCM块体(6‑4)的电池腔(6‑5)中;均温板(3)的蒸发段置于所述封装外壳(6‑1)的两侧面开设的均温板安装槽(6‑2)中,以连接电池组(Ⅲ);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冷面通过导热硅胶与均温板(3)的冷凝段紧密连接,制热面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翅片(1)相连;电池箱盖(Ⅰ)在垂直于散热翅片(1)方向上的侧壁开设有风道。以此提高电池组的使用效率、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0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7738.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22D1/00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多层搅拌的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及装置:包括坩埚,坩埚周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电加热层、隔热层,隔热层上由上至下间隔安装至少两层定子,所述定子上绕制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两端经引出导线连接外界的三相电流供电装置,通过在坩埚外由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施加于坩埚内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电磁场,实现熔体分层的搅拌及层与层之间的熔体产生枝晶对撞,加强了合金熔体内外部的高低温熔体混合和熔体热量的释放,降低了熔体内外部温度梯度,延缓了坩埚壁附近熔体的冷却,同时加速了熔体和整体温度的降低,利于细化晶粒与同时形核,有效地减少了“集肤效应”带来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10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780455.8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SiC粉(或者Al2O3晶须)、发泡剂、石墨粉、K2TiF6和稀土氧化物进行预处理,根据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并均匀混合,将铝合金锭放入坩埚中加热至完全熔化后,扒去浮渣,将混合好的粉末吹入铝熔体,待完全反应进行除气处理,采用挤压铸造成型,最后进行T6热处理,制得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发泡剂,在高温下放出大量气体,充分搅拌熔体;石墨粉、K2TiF6和稀土氧化物发生碳热反应,提高熔体反应温度,生成TiAl3、TiC和Al2Ti20Ce细化晶粒,使得SiC(Al2O3晶须)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分布均匀,大幅度提高材料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53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6569.4
申请日:2021-10-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摆动冲头冲制双峰形件的弯曲模,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底部安装有成型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座架,所述座架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上且左右对称设有内倒角,所述凹槽内部设有用以升降的柱塞,所述柱塞中部顶面设有用以支撑料片的压垫,所述柱塞左右两侧经支销对称铰接有尖端朝上的摆动冲头,所述柱塞中部底面连接下模缓冲器。该应用摆动冲头冲制双峰形件的弯曲模的结构简单,采用本结构可大幅提升加工精度,对模具企业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517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075148.X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挤压铸造的高强韧高硅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7‑23%Si,0.5‑1%Cu,0.3‑0.8%Mg,0.2‑0.5%Fe,0.5‑0.8%Mn,0.2‑0.6%RE,0.05‑0.1%P,0.3%为其他微量元素,如Cr、Ti,余量为Al。本发明中高硅铝合金具有优异的金相组织结构,可适合于制造需要承受重载荷,高强度的铝合金结构零部件,且高硅铝合金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免除了热处理工序,节约能耗,生产效率高,节省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162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304965.9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铝合金或其它含第二硬脆相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属于金属材料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变质工艺复杂、难以控制、有污染、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等缺点,工艺步骤为将成分不同与温度不同的两种合金熔体按比例混合,形成另一种所要求成分的熔体,再将混合后的熔体进行过热处理,使得熔体中含有的第二粗大硬脆相得到细化或变质。经该种成分互补熔体温度处理工艺处理后,含20%Si铝硅合金中初生Si相的晶粒在保温100min内尺寸可稳定在40μm左右。本发明的工艺的过程简单,灵活性强,绿色无污染,并明显改善硅粒子形态、大小及分布,提高其力学性能,最终制作出能满足各种用途且综合性能优异的高硅铝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267721.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型载重汽车的高效制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工作膜片、由工作膜片驱动并从壳体的开口伸出的推杆,所述工作膜片远离推杆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推杆从壳体的开口伸出的紧急制动膜片,所述紧急制动膜片与工作膜片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工作膜片的工作腔,紧急制动膜片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紧急制动膜片的紧急制动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驱动端与工作膜片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推动锁止机构的驱动端沿推杆的伸出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机构固定住推杆。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设计锁止结构对推杆进行锁止,便于使推杆维持在某一位置,大大提高制动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0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67721.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型载重汽车的高效制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工作膜片、由工作膜片驱动并从壳体的开口伸出的推杆,所述工作膜片远离推杆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推杆从壳体的开口伸出的紧急制动膜片,所述紧急制动膜片与工作膜片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工作膜片的工作腔,紧急制动膜片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紧急制动膜片的紧急制动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驱动端与工作膜片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推动锁止机构的驱动端沿推杆的伸出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止机构固定住推杆。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设计锁止结构对推杆进行锁止,便于使推杆维持在某一位置,大大提高制动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517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75148.X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挤压铸造的高强韧高硅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7‑23%Si,0.5‑1%Cu,0.3‑0.8%Mg,0.2‑0.5%Fe,0.5‑0.8%Mn,0.2‑0.6%RE,0.05‑0.1%P,0.3%为其他微量元素,如Cr、Ti,余量为Al。本发明中高硅铝合金具有优异的金相组织结构,可适合于制造需要承受重载荷,高强度的铝合金结构零部件,且高硅铝合金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免除了热处理工序,节约能耗,生产效率高,节省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