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34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88255.6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L55/035 , F16F15/02 , F16F15/08 , F16F15/28 , F16F7/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自由度管路主动动力吸振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吸振器包括纵向动力吸振机构、横向动力吸振机构以及刚度调整机构三个部分;纵向动力吸振机构包括质量块、钢板弹簧、钢板弹簧支承挡板和吸振器底座;所述质量块由质量块上半、质量块下半、滚子轴与设在子轴外围的滚子组成;所述质量块中心开设有通孔,多层层叠的钢板弹簧由通孔穿过;所述滚子与层叠起来的钢板弹簧表面滚动接触,且滚子轴心线与通孔中心线垂直;所述钢板弹簧支承挡板与吸振器底座的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支撑钢板弹簧的两端,本发明只靠一个主动部件完成了两个自由度的刚度调整,进而达成吸振频率调整,缩减了吸振器重量,简化了控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320934.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包括机座和设在机座上表面上的金属丝网,所述机座上位于金属丝网旁侧设有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所述机座上表面的中段上设有自动切断机构,所述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座上的旋转底板、设在旋转底板表面上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滑槽和设在两个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连接有输送块和与输送块连接的框体,所述框体平行于金属丝网,所述下横梁的中部连接有限位在旋转块限位槽内的旋转连接块,旋转块的端部由电机输出的输出轴驱动转动;本发明通过旋转送料结构和自动切断机构实现了对金属橡胶丝网的自动高效剪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2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94801.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驱动车辆悬架的动力吸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吸振器外框架,所述吸振器外框架内竖直滑接有轮毂电机组,轮毂电机组的电机主轴伸出吸振器外框架,形成电机轴伸出端,电机轴伸出端上连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经球笼万向节连接有转向装置与车轮,吸振器外框架内滑接有用于驱动轮毂电机组工作的分布电池组。本发明从优化设计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动力吸振器的原理,充分利用分布电池和轮毂电机的质量来提高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平顺性,以减少悬架系统的惯性负荷,提高悬架系统对路面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5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037083.1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L3/10 , F16L3/205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包括上部减振机构、下部减振机构和调高机构,所述上部减振机构包括上管夹、下管夹和均匀布设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的若干组缓冲件,各缓冲件内端抵靠在管路的外周表面,各缓冲件外端抵靠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所述下部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器壳体和盖设减振器壳体上的顶盖,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管路减振器无法在大冲击载荷下保护管路的问题,在实现管路减振功能的同时,在垂直方向出现大冲击时可以实现小位移限位耗能作用,提高了减振器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可进行高度调整,以适配不同管路安装面的安装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36905.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减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种三向减振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矩形上盖板、下底板和设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若干组斜置减振器、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所述斜置减振器具有四组,其圆周整列布置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斜置减振器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上盖板、下底板相对的面固定连接,四组斜置减振器的轴心线交汇于一汇聚点,该汇聚点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每两组斜置减振器之间设有一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四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本发明三向减振机构解决了传统减振器稳定性能差、长期使用时由于结构特性容易导致减震器失效以及抗冲击性能弱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35034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888255.6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L55/035 , F16F15/02 , F16F15/08 , F16F15/28 , F16F7/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自由度管路主动动力吸振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吸振器包括纵向动力吸振机构、横向动力吸振机构以及刚度调整机构三个部分;纵向动力吸振机构包括质量块、钢板弹簧、钢板弹簧支承挡板和吸振器底座;所述质量块由质量块上半、质量块下半、滚子轴与设在子轴外围的滚子组成;所述质量块中心开设有通孔,多层层叠的钢板弹簧由通孔穿过;所述滚子与层叠起来的钢板弹簧表面滚动接触,且滚子轴心线与通孔中心线垂直;所述钢板弹簧支承挡板与吸振器底座的上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支撑钢板弹簧的两端,本发明只靠一个主动部件完成了两个自由度的刚度调整,进而达成吸振频率调整,缩减了吸振器重量,简化了控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20934.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金属橡胶丝网自动剪切机包括机座和设在机座上表面上的金属丝网,所述机座上位于金属丝网旁侧设有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所述机座上表面的中段上设有自动切断机构,所述第一组旋转送料机构包括连接在机座上的旋转底板、设在旋转底板表面上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滑槽和设在两个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连接有输送块和与输送块连接的框体,所述框体平行于金属丝网,所述下横梁的中部连接有限位在旋转块限位槽内的旋转连接块,旋转块的端部由电机输出的输出轴驱动转动;本发明通过旋转送料结构和自动切断机构实现了对金属橡胶丝网的自动高效剪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336905.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减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种三向减振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矩形上盖板、下底板和设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的若干组斜置减振器、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所述斜置减振器具有四组,其圆周整列布置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斜置减振器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上盖板、下底板相对的面固定连接,四组斜置减振器的轴心线交汇于一汇聚点,该汇聚点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每两组斜置减振器之间设有一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在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四组螺旋状钢丝绳减振器,本发明三向减振机构解决了传统减振器稳定性能差、长期使用时由于结构特性容易导致减震器失效以及抗冲击性能弱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4579.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L3/10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高温管路的可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及装配方法,包括质量环、管夹,所述管夹设置在质量环内,管夹外周经圆周均布的若干弹簧与质量环内壁相连接,弹簧沿管夹进行布置,所述质量环上对称安装有质量片组,质量片组有堆叠设置的至少一片质量片组成,所述弹簧内套设有金属橡胶柱,金属橡胶柱两端分别与质量环、管夹相连接;本吸振器解决了高温管路在运输气体产生脉动时的振动问题,吸振器结构简单,质量可通过增减质量片进行微调,在实现管路吸振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更换维护时因零部件容易丢失产生的安全隐患,吸振器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适应不同吸振频率管路的工作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37083.1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F16L3/10 , F16L3/205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包括上部减振机构、下部减振机构和调高机构,所述上部减振机构包括上管夹、下管夹和均匀布设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的若干组缓冲件,各缓冲件内端抵靠在管路的外周表面,各缓冲件外端抵靠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所述下部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器壳体和盖设减振器壳体上的顶盖,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管路减振器无法在大冲击载荷下保护管路的问题,在实现管路减振功能的同时,在垂直方向出现大冲击时可以实现小位移限位耗能作用,提高了减振器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可进行高度调整,以适配不同管路安装面的安装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