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丙烷低温脱氢制丙烯的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662733.0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丙烷低温脱氢制丙烯的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利用高温非氧化性气氛焙烧的方法将过渡金属M引入分子筛骨架中,之后利用过渡金属M与Pt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筛孔道的限域作用,经非氧化气氛焙烧,在分子筛的孔道中形成高分散的Pt‑M复合物,再通过氢气还原,使过渡金属M重新引入分子筛骨架中,而高分散的Ptδ+限域分布于分子筛孔道中,从而制得在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Pt基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的低温丙烷脱氢性能、丙烯选择性,为丙烷脱氢技术提供了高效催化剂,可推动丙烷脱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用于丙烷低温脱氢制丙烯的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2733.0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丙烷低温脱氢制丙烯的Pt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利用高温非氧化性气氛焙烧的方法将过渡金属M引入分子筛骨架中,之后利用过渡金属M与Pt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筛孔道的限域作用,经非氧化气氛焙烧,在分子筛的孔道中形成高分散的Pt‑M复合物,再通过氢气还原,使过渡金属M重新引入分子筛骨架中,而高分散的Ptδ+限域分布于分子筛孔道中,从而制得在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Pt基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的低温丙烷脱氢性能、丙烯选择性,为丙烷脱氢技术提供了高效催化剂,可推动丙烷脱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种精馏‑渗透蒸发耦合工艺精制混合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286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561566.6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馏‑渗透蒸发耦合工艺精制混合醇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水的混合醇送入脱水塔进行精馏脱水,大部分的水从塔釜脱除,塔顶得到混合醇和少量水的混合物送入粗分塔进行粗分,粗分塔塔顶得到C1‑C3混合醇及少量的水经冷凝后送入渗透蒸发装置进一步脱水,渗透侧为水,截留侧为C1‑C3混合醇;粗分塔塔釜得到C4‑C8混合醇及少量的水经分相器分层后,油相进入渗透蒸发装置分离,水相返回至脱水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脱水过程中无需添加第三组分,省去了第三组分的添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第三组分的再处理费用,省去了恒沸精馏、萃取精馏过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一种精馏-渗透蒸发耦合工艺精制混合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286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1566.6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76 C07C29/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馏-渗透蒸发耦合工艺精制混合醇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水的混合醇送入脱水塔进行精馏脱水,大部分的水从塔釜脱除,塔顶得到混合醇和少量水的混合物送入粗分塔进行粗分,粗分塔塔顶得到C1-C3混合醇及少量的水经冷凝后送入渗透蒸发装置进一步脱水,渗透侧为水,截留侧为C1-C3混合醇;粗分塔塔釜得到C4-C8混合醇及少量的水经分相器分层后,油相进入渗透蒸发装置分离,水相返回至脱水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脱水过程中无需添加第三组分,省去了第三组分的添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第三组分的再处理费用,省去了恒沸精馏、萃取精馏过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一种低成本、易成型的柔性磁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5647.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易成型的柔性磁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原位共生技术将具强磁光效应但极易团聚的Fe3O4或CoFe2O4或NiFe2O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有固定孔隙的ZIF‑8中,并用PgC5Cu修饰ZIF‑8表面作为桥联剂,使其均匀分散于PMMA中,成功构建了具有优异磁光特性的复合材料。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保持了材料原有的结构稳定性与光学透明性,还赋予了其前所未有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为实现磁光器件的轻量化、便携化及柔性化提供了可能。与传统纯无机磁光晶体、磁光玻璃等材料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能耗和成本显著降低,还具有成型容易、柔性高等优点,使其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