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5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6479.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中的角向功分波导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角向功分波导结构设置于介质加载互作用段和输出波导段之间;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包括:圆波导、N个正向角向功分波导、N个逆向角向功分波导;正向角向功分波导为沿圆波导外壁角向均匀分布的斜出式矩形波导,逆向角向功分波导为沿圆波导外壁角向均匀分布的斜入式矩形波导。回旋行波管在预群聚阶段产生的电磁波在进入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后,绝大部分电磁波能量直接传播到角向功分波导中,进而被吸波结构吸收;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增加了耗散面积,提高了回旋行波管平均功率容量,并且角向功分波导结构还有效缩短了介质加载段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1512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1486479.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中的角向功分波导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角向功分波导结构设置于介质加载互作用段和输出波导段之间;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包括:圆波导、N个正向角向功分波导、N个逆向角向功分波导;正向角向功分波导为沿圆波导外壁角向均匀分布的斜出式矩形波导,逆向角向功分波导为沿圆波导外壁角向均匀分布的斜入式矩形波导。回旋行波管在预群聚阶段产生的电磁波在进入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后,绝大部分电磁波能量直接传播到角向功分波导中,进而被吸波结构吸收;角向功分波导结构增加了耗散面积,提高了回旋行波管平均功率容量,并且角向功分波导结构还有效缩短了介质加载段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98342.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波导TE10模到圆波导TE02模宽带模式变换器,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设计路线为:标准矩形波导TE10模-矩形波导TE20模-矩形波导TE40模-十字形波导TE44模-十字扇形波导TE44模-圆波导TE02模。本发明中矩形波导TE10模到TE02模宽带模式变换器是通过改变波导外部形状,从而改变约束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时的边界条件,并借助中转模式的方案实现线性渐变结构的矩形波导TE10模到圆波导TE02模宽带模式变换。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模式转换效率低和带宽较窄的问题,且本发明每个模式变换段均为线性渐变结构,因此本发明的模式变换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0103487.1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回旋行波管输入系统,涉及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为了减小输入系统尺寸,进而减小回旋管整体尺寸,本发明提出一种紧凑型输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其他类型的输入系统结构相比,本设计方案提出的输入系统采用单片扭波导结构将H面弯波导转换为E面弯波导,将输入系统的横向尺寸极大的减小,并且在7.45‑8.95GHz范围内实现S11 0.45dB,完全满足回旋行波管设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4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75614.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段式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高频互作用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光滑波导段、介质加载互作用段、角向功分型漂移段、输出光滑波导段。电子注在角向功分型漂移段中只作漂移运动,群聚状态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群聚好的回旋电子注运动到输出光滑波导段,在输出光滑波导段中发生强烈的电子注‑波互作用,辐射出高功率电磁波。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介质加载段的电磁耗散功率,提高回旋行波管的功率容量,同时有效增加了散热面积,解决了因吸收过量的高功率电磁波能量而过热出气的问题,提高了回旋行波管的功率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56628.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入式多路合成回旋行波管TE02模输入耦合器,明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该输入耦合器包括功率分配部分、斜入式多路合成部分和截止圆波导。采用斜入式多路合成的结构在主圆波导中耦合出高纯度的TE02模,通过改变主圆波导侧壁上矩形波导的分支数目、位置分布和侧壁的矩形波导分支与圆波导之间的夹角来破坏主圆波导中TE02模的主要竞争模式(TE01,TE41)的场分布,改善阻抗匹配,从而达到有效抑制杂模,降低反射系数,提高转换效率,增加带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4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275614.2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段式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高频互作用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光滑波导段、介质加载互作用段、角向功分型漂移段、输出光滑波导段。电子注在角向功分型漂移段中只作漂移运动,群聚状态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群聚好的回旋电子注运动到输出光滑波导段,在输出光滑波导段中发生强烈的电子注‑波互作用,辐射出高功率电磁波。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介质加载段的电磁耗散功率,提高回旋行波管的功率容量,同时有效增加了散热面积,解决了因吸收过量的高功率电磁波能量而过热出气的问题,提高了回旋行波管的功率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3487.1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回旋行波管输入系统,涉及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为了减小输入系统尺寸,进而减小回旋管整体尺寸,本发明提出一种紧凑型输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其他类型的输入系统结构相比,本设计方案提出的输入系统采用单片扭波导结构将H面弯波导转换为E面弯波导,将输入系统的横向尺寸极大的减小,并且在7.45-8.95GHz范围内实现S11 0.45dB,完全满足回旋行波管设计的需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