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5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59521.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网络的无人机小目标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采集的图形进行预处理,生成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S2,构建用于小目标识别模型,所述小目标识别模型输入为所述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所述目标识别模型输出为目标识别结果;所述训练数据为所述训练数据集中的数据,所述测试数据为所述测试数据集中的数据;S3,输入所述训练数据对所述小目标识别模型进行训练;S4,输入所述测试数据对所述小目标识别模型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精准识别移动的小目标物体,且在保证检测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9995.6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602 , G06K17/0022 , G06K2017/0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身份采集设备及系统。所述身份采集设备包括身份信息采集电路、微处理器和身份信息加密装置,所述身份信息采集电路和身份信息加密装置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身份信息采集电路用于采集身份识别卡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身份信息采集电路发送的所述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身份信息加密装置。所述身份信息加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所述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解码以读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识别卡编号。所述身份采集设备及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12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389790.0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源兼容测试方法及系统。图像源兼容测试系统包括源设备、与所述源设备通信连接的图像注入设备以及与所述图像注入设备通信连接的待测图像处理设备。该方法包括:所述源设备响应待测图像的选择指令,获取待测图像;将所述待测图像发送给所述图像注入设备;所述图像注入设备接收所述待测图像,基于预设图像注入逻辑将所述待测图像注入到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将所述待测图像与采集的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对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待测图像数据流至图像处理设备,能够进行多个信号源协同仿真并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待测图像数据可以循环输出,支持重复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89790.0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天府协同创新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04 , H04N17/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源兼容测试方法及系统。图像源兼容测试系统包括源设备、与所述源设备通信连接的图像注入设备以及与所述图像注入设备通信连接的待测图像处理设备。该方法包括:所述源设备响应待测图像的选择指令,获取待测图像;将所述待测图像发送给所述图像注入设备;所述图像注入设备接收所述待测图像,基于预设图像注入逻辑将所述待测图像注入到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将所述待测图像与采集的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对所述待测图像处理设备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待测图像数据流至图像处理设备,能够进行多个信号源协同仿真并进行同步控制,并且待测图像数据可以循环输出,支持重复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11742.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442 , H04L41/40 , H04L41/0895 , H04L4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同异步时空特性融合的VNF多维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实现步骤为:获取辅助样本集、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构建基于同异步时空特性融合的VNF多维资源需求预测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迭代训练;获取VNF多维资源需求预测结果。本发明在对预测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以及获取预测结果的过程中,同异步时空特征融合模块通过同异步邻接矩阵代替图的归一化邻接矩阵,能同时融合VNF的同步空间特征、异步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避免了现有技术忽略不同VNF之间异步空间特征的缺陷,有效提高了VNF多维资源需求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2789.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15 , A61B5/369 , A61B5/372 , A61B5/00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渐进注意力模型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脑电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类脑电数据;将待分类脑电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时空渐进注意力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待分类脑电数据的类别;其中,训练好的时空渐进注意力模型以采集并处理后的预设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以提取脑电数据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为目的,对初始的时空渐进注意力模型进行训练后得到。脑电数据通过采集被试者在以快速序列视觉呈现的方式观看图像序列得到,图像序列包括红外小目标图像和非目标图像。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极和时间片段的有用信息,同时尽可能减少不相关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9545.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高温下气流激振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外流场几何模型和含有热障涂层的涡轮叶片几何模型,并分别设置计算网格;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涡轮叶片几何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其共振特性及临界转速;利用流体分析软件对外流场几何模型进行稳态气动分析,获取其稳态流场和稳态温度场,并作为非稳态流场的初始条件进行非稳态气动分析,获取涡轮叶片表面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压强场;将所得压强场插值到热障涂层表面,将稳态温度场导入热障涂层和涡轮叶片,瞬态响应分析得到不同时刻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危险位置点的压强场、应力场和位移场数据进行时间频谱变换,得到气流激振下热障涂层的动力响应幅值和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0379.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16C1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共键粒子对近程力的确定方法、系统和设备,应用于分子动力学仿真系统,仿真系统包括:CPU和FPGA模块,FPGA模块包括RL子系统、XDMA模块、HBM模块;充分利用了FPGA中HBM资源带来的高访问带宽和高存储容量的优势,对RL作用力的计算过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并行算力的流水线数量,适用更大规模数据集的仿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46125.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高分辨RCS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实验模型;根据所述实验模型对试验物体进行扫频,获取第一定标数据;将雷达视线距离划分为若干个距离分辨单元;基于雷达距离方程确定每个距离分辨单元对应的第二定标数据;根据所述实验模型对待测物体进行扫频,获取实验数据;根据相对标定法确定待测物体每个散射中心上的高分辨雷达散射截面。本发明通过将一组定标数据推广到每个距离分辨单元上的定标数据,实现了待测物体高分辨RCS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778960.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资源共享的数据中心任务混合部署方法及系统,将时间轴划分为多个时隙,获取本次时隙内到达的任务请求;为上一时隙未完成的离线任务重新计算资源需求并部署任务;将新到达的任务请求按照先在线后离线的顺序排序;确定在线任务峰值资源需求和当前时隙的预留资源门限并部署任务,为离线任务计算在单个时隙内完成所需的资源量并部署任务;在下一个调度时刻到来之前,将每个服务器上剩余资源按比例临时提供给该服务器上的离线任务使用。本发明利用在线工作负载的时变特性来最大化临时可用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延迟敏感服务的服务质量,并尽可能减轻混合部署对离线任务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