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77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318820.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地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采样点位原位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鉴别单元,S2、进行点位布设,S3、确定采样数量,本发明针对污染土壤的危险特性鉴别,依据鉴别要求对污染土壤进行分类,通过鉴别单元对鉴别对象进行统一布点,在原有土壤调查布点采样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重整,使得土壤的危废鉴别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得到结果也更加准确、迅速;可以实现场地修复过程中污染土壤的精准化鉴别、精细化管理,有效防范污染土壤外运利用处置过程环境风险;且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节约危废贮存转运与利用处置成本,缓解土壤修复的经济压力和区域危废处置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431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1N33/2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埋存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判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固废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污染场地内的埋存态固体废物的风险等级,并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多份样品进行特性检测,确定埋存态固体废物的超标样品份数;再基于风险等级与超标样品份数,判定埋存态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该方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灵活且合理的判定,有助于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25036.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鉴别单元;S2、布设采样点位;S3、确定采样数量;S4、筛选固废种类。本发明的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在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层面,进行了开拓创新,得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的原位鉴别采样方法,填补了现行技术导则中埋存态固体废物原位采样的技术方法空白,有效指导研究人员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进行原位鉴别时该如何去布点采集典型样品,为提高鉴别结论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58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77042.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B09C1/00 , C02F1/52 , C02F1/28 , C02F101/22 , C02F3/32 , C02F1/00 , C02F3/34 , C02F103/06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包括自上游至下游依次相连的预处理结构、湿地主体结构以及末端处理结构;预处理结构包括预处理存储池,与预处理存储池相连设有过滤拦截结构;湿地主体结构包括由环形的湿地主体外围墙所围成的湿地总区域,湿地主体外围墙内设有湿地输入分隔坝梁和湿地输出分隔坝梁,湿地输入分隔坝梁和湿地输出分隔坝梁将湿地总区域内部分隔为湿地布水池,湿地主体区域和湿地排水池;该生态修复系统具备高效净化能力,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高效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铬,物理吸附可快速截留铬离子,化学沉淀能将铬转化为低溶性化合物,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还原可降低铬的毒性和迁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68431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1N33/2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埋存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判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固废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污染场地内的埋存态固体废物的风险等级,并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多份样品进行特性检测,确定埋存态固体废物的超标样品份数;再基于风险等级与超标样品份数,判定埋存态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该方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灵活且合理的判定,有助于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8893.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该修复设备包括隔水结构以及设于隔水结构内的渗透反应墙;其中,所述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其内部贯穿开设有供地下水通过的流通通道;若干组装配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流通通道内,所述装配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流通通道顶壁,另一端延伸至流通通道底壁开设的导向槽内,所述装配座内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装配座和盖板的外壁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本发明从墙体顶部即可将装配座向上拆卸出墙体,即可对装配座腔体内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该种方式反应介质更换快捷方便的同时保证该设备的持续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3700.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70 , C02F1/28 , C02F103/06 , C02F103/16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属于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设备包括渗透墙、设在渗透墙底端的基座、设在渗透墙两侧的挡水墙和设在渗透墙内部的反应箱;渗透墙顶端设置有盖板;基座上设有与挡水墙活动卡接的定位杆;反应箱内部填充有反应介质,顶端设有密封盖;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能够灵活组装的渗透墙、基座、挡水墙和反应箱,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提高了设备安装时的便利性;同时,本发明的反应箱活动安装在渗透墙内部,便于对反应箱内部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提高了设备的维护便利性,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425036.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鉴别单元;S2、布设采样点位;S3、确定采样数量;S4、筛选固废种类。本发明的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在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层面,进行了开拓创新,得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的原位鉴别采样方法,填补了现行技术导则中埋存态固体废物原位采样的技术方法空白,有效指导研究人员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进行原位鉴别时该如何去布点采集典型样品,为提高鉴别结论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88893.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该修复设备包括隔水结构以及设于隔水结构内的渗透反应墙;其中,所述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其内部贯穿开设有供地下水通过的流通通道;若干组装配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流通通道内,所述装配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流通通道顶壁,另一端延伸至流通通道底壁开设的导向槽内,所述装配座内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装配座和盖板的外壁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本发明从墙体顶部即可将装配座向上拆卸出墙体,即可对装配座腔体内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该种方式反应介质更换快捷方便的同时保证该设备的持续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6806.9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异位淋洗分级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样点位确定;S2、土壤样品采集;S3、淋洗药剂制备;S4、修复处理;本发明通过制备增效淋洗剂进一步改善砷的解吸率,能够使得更多的砷从土壤颗粒中释放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土壤中砷的有效修复,并且本申请在增效淋洗剂添加后根据待处理土壤的深浅程度分别增加浮选处理以及增加对土壤进行水化处理的步骤,进一步改善土壤的分散性、促进砷的解吸、优化浮选条件,从而显著提升浮选能力,有效改善了砷污染修复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