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5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463363.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nventor: 王军 , 杨浩 , 卫祥 , 孙艳 , 熊义鹏 , 张金秀 , 陈逸璇 , 杨仕博 , 王刚 , 贺婧 , 彭振国 , 包童 , 司雄斌 , 刘钘 , 杨友亮 , 李文霞 , 王嘉康 , 陈作麟 , 李钘民 , 赵勇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网的消息管理方法及系统,在智能短信平台发送消息之前,本申请获取待发送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此外,根据接收方的所属族群对应的第一概率密度函数及接收方的消息历史查看记录对应的第二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待发送消息的时效性要求,综合确定接收方能够满足待发送消息的时效性要求的综合概率。如果概率较高,则推断接收方大概率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及时查看这条消息,因此通过网络驱动发送消息至用户终端。如果概率较低,则通过时效性更强的短信渠道来执行发送。因此,本申请可以在不影响公司任务支撑的情况下,将大量消息分流至网络通道,从而降低短信平台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3334.2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嘉峪关供电公司 , 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跨系统操作指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系统操作指令智能编排方法,本发明通过指令分析模块对预处理后的操作指令进行深度分析是实现跨系统操作指令智能编排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指令内容分析、执行结果分析、系统响应时间分析和关联性分析手段,可以全面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操作指令差异和特点,为后续的智能编排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模型训练模块可以构建出跨系统操作指令的智能编排模型,实现对不同系统之间操作指令的高效编排和处理;该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94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10380.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基于气象及三维可视化支撑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的多源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采用TFT模型结合多源数据对目标区域的火灾风险进行预测;S3、构建可视化三维地理模型;当预测的火灾风险等级超过预设安全阈值时,触发预警,推送火灾预警信息,并在三维地理模型显示,火灾预警信息包括地理边界坐标、火灾风险等级和电力设施信息。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火灾风险,结合气象数据分析火灾发生概率,并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展示火灾发展趋势和风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84488.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IoT技术的设备预警系统,属于用电设备智能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轨迹、实时查看单台设备工作时长及工作记录、实时监测气体参数、实时查看和监测设备情况、实时查看单台设备预警记录这五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可实时查看设备得到预警记录以及采集数据,能够实时同步,可操作性高。本发明能够发现不同时刻和不同地方的危险因素因多米诺效应或者叠加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本发明的危险预警能力更强且可靠,本发明的预警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可对设备运行电流数据动态实时获取,且基于历史数据和云端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能够实现设备智能化、远程化管控,能够提前进行预警和设备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0354.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其中,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构建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的目标函数、罚函数以及多个约束条件,其中,罚函数根据新能源消纳率和电网互动峰谷差确定;基于增强的蜣螂优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得到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的最优设备运行参数,最优设备运行参数满足多个约束条件;基于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的最优设备运行参数调度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本申请实现在保证新能源消纳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目标场景下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降低由于新能源消纳完后电网购电急剧增加从而威胁电网稳定性的风险,从而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