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40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610983212.5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包括润滑介质吸取结构和用于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腔(2),所述气液分离腔(2)被构造成使气液混合介质进入所述气液分离腔(2)后产生回转,以实现密度较低的液态润滑介质和密度较高的液态冷媒的离心分层作用;所述润滑介质吸取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2)内,且设置位置与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液态冷媒的回转半径。本发明能够使润滑介质吸取结构所连接的设备能够获得更多的液态润滑介质,改善该设备的润滑性能;同时也减少了液态冷媒的吸取,尽量消除了液态冷媒对该设备的不良影响。

    热水器、热水器安全阀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24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1048257.X

    申请日:2016-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器、热水器安全阀及其故障检测方法。其中安全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补水腔和泄压腔,补水腔和所述泄压腔之间通过一通孔相贯通,补水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泄压腔内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腔上开设有泄压口;泄压阀包括压水块、顶杆、调节弹簧、压力调节盘,顶杆依次穿过压水块、调节弹簧、压力调节盘,压力调节盘上设置有适用于与接线端子电连接的导电端子,顶杆上设置有适用于与热水器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导电体,导电体能够在顶杆上下移动时与导电端子相接触或断开。其具有故障自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热水器的水箱因安全阀故障而引发的变形开裂等问题。

    空调系统及其压缩机回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404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27332.4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主回油组件及辅助回油组件;所述主回油组件包括主回油管路以及串联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回油管路中的主阀门与第一毛细管;所述辅助回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回油管路的连接,且所述辅助回油组件与所述主阀门及所述第一毛细管并联设置。在主回油管路上增加辅助回油组件,空调系统在超低温工况下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辅助回油组件回流至压缩机中,有效的解决超低温工况下润滑油堵塞毛细管导致的压缩机回油不足的问题,避免空调机组在超低温工况下出现无法工作的问题,保证压缩机中润滑油充足,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一种空调扇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0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30375.7

    申请日:2016-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35 F24F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扇的出风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扇具有n次回风,其中n≥2,每次回风均为进入所述空调扇内的外界空气,除一次回风直接与所述空调扇内的降温部件进行热交换之外,其余每次回风均先与上一次回风进行热交换,然后再与所述空调扇内的降温部件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的最后一次回风被吹出作为所述空调扇的主出风。该种出风控制方法所吹出的风的温度更低,这就有效提高了空调扇的降温能力,从而使其达到了理想的降温效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出风控制方法的空调扇。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40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3212.5

    申请日:2016-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240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包括润滑介质吸取结构和用于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腔质进入所述气液分离腔(2)后产生回转,以实现密度较低的液态润滑介质和密度较高的液态冷媒的离心分层作用;所述润滑介质吸取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2)内,且设置位置与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液态冷媒的回转半径。本发明能够使润滑介质吸取结构所连接的设备能够获得更多的液态润滑介质,改善该设备的润滑性能;同时也减少了液态冷媒的吸取,尽量消除了液态冷媒对该设备的不良影响。(2),所述气液分离腔(2)被构造成使气液混合介

    空调系统及其压缩机回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404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611027332.4

    申请日:2016-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主回油组件及辅助回油组件;所述主回油组件包括主回油管路以及串联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回油管路中的主阀门与第一毛细管;所述辅助回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回油管路的连接,且所述辅助回油组件与所述主阀门及所述第一毛细管并联设置。在主回油管路上增加辅助回油组件,空调系统在超低温工况下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辅助回油组件回流至压缩机中,有效的解决超低温工况下润滑油堵塞毛细管导致的压缩机回油不足的问题,避免空调机组在超低温工况下出现无法工作的问题,保证压缩机中润滑油充足,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热水器、热水器安全阀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24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8257.X

    申请日:2016-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30 F24H9/0042 F24H9/2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器、热水器安全阀及其故障检测方法。其中安全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补水腔和泄压腔,补水腔和所述泄压腔之间通过一通孔相贯通,补水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泄压腔内设置有泄压阀,且泄压腔上开设有泄压口;泄压阀包括压水块、顶杆、调节弹簧、压力调节盘,顶杆依次穿过压水块、调节弹簧、压力调节盘,压力调节盘上设置有适用于与接线端子电连接的导电端子,顶杆上设置有适用于与热水器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导电体,导电体能够在顶杆上下移动时与导电端子相接触或断开。其具有故障自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热水器的水箱因安全阀故障而引发的变形开裂等问题。

    压缩机系统及压缩机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8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42103.X

    申请日:2016-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1/004 F25B49/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系统及压缩机控制方法,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结构低温时容易出现回油不顺畅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包括主回油管路和辅回油管路,辅回油管路在主回油管路回油不畅时开启。本发明压缩机控制方法当系统判断主回油管路回油不畅时、或当环境温度低于设置值时在开机后的预设时间内,开启辅回油管路,至少部分润滑油通过辅回油管路流通。本发明压缩机系统及压缩机控制方法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主回油管路堵塞或因故障而导致主回油管路堵塞时回油率过低的问题,解决了压缩机因回油不足导致润滑不良的问题。

    压缩机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1319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21217711.5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系统,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结构低温时容易出现回油不顺畅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包括主回油管路和辅回油管路,辅回油管路在主回油管路回油不畅时开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系统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主回油管路堵塞或因故障而导致主回油管路堵塞时回油率过低的问题,解决了压缩机因回油不足导致润滑不良的问题。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76838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06354.2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系统,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包括润滑介质吸取结构和用于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腔(2),所述气液分离腔(2)被构造成使气液混合介质进入所述气液分离腔(2)后产生回转,以实现密度较低的液态润滑介质和密度较高的液态冷媒的离心分层作用;所述润滑介质吸取结构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腔(2)内,且设置位置与所述气液混合介质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液态冷媒的回转半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润滑介质吸取结构所连接的设备能够获得更多的液态润滑介质,改善该设备的润滑性能;同时也减少了液态冷媒的吸取,尽量消除了液态冷媒对该设备的不良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