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085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93405.6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在热泵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设定时间之后,若确定热泵空调系统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根据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管温、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管温、以及闪发器的出口饱和液焓,确定第三电子膨胀阀的预测噪声;根据第三电子膨胀阀的预测噪声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或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该方案,通过调节压缩机的频率或调节内机侧电子膨胀阀及其相邻电子膨胀阀(即第三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降低内机侧电子膨胀阀的质量流速,降低噪声,提升舒适度体验。

    一种空调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3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24177.7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热水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水箱和储液装置,压缩机的排气端能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或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或连通至所述水箱的一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所述水箱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压缩机的吸气端能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所述一端或连通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所述一端、或连通至水箱的所述一端。根据本发明能同时实现制冷+制热水、制热+制热水的模式,还能自适应不同模式下的制冷剂循环量,解决功耗高的问题和满足不了舒适度需求的问题,实现了系统高效运行。

    热泵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66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1168838.0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相变式蓄热装置、空气侧换热器和用水侧换热器;以及四通阀、充热循环管路、回流管路和水侧换热管路,其中,四通阀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充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相变式蓄热装置、空气侧换热器和第一压缩机;水侧换热管路的第一端与四通阀连接,水侧换热管路的第二端与充热循环管路连接,用水侧换热器设置在水侧换热管路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的用水需求;无法满足充分利用热能的要求,导致热能的利用率不高,储热量有限,降低了用户对热泵系统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此外,现有的热泵系统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热泵系统的经济性的问题。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46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53574.7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判断步骤,判断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a,以及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b;控制步骤,当热泵系统运行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当吸气过热度小于a时,控制调小第二或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第二或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小于开度下限c时,控制调小第一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吸气过热度大于b时,则控制调大第二或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第二或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于开度上限d时,控制调大第一或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根据本发明能够选择最适宜的制冷剂流量满足系统的运行,保证系统运行在性能最佳的情况,提高制冷量或制热量,提高能效。

    一种用于空调再热除湿的电子膨胀阀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7053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72720.1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再热除湿的电子膨胀阀和空调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中通过的流体的流量V与电子膨胀阀的脉冲数n的关系曲线为折线型,所述电子膨胀阀的脉冲数在0~(n1‑10)时为再热除湿模式时的工作段,该工作段下流量V与脉冲数n之间满足二次多项式V=C0+C1×102×n+C2×107×n2;其中V为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流量,n为脉冲数,n1为脉冲数常数,C0为0~4,C1为3~13,C2为‑70~50。根据本发明能使得再热除湿的工作段流量满足再热除湿模式变流量和出风温度调节需求,能够提高再热除湿模式下电子膨胀阀对工况的适应性,提高再热除湿能效,拓宽出风温度的调节范围。

    一种相变蓄热式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7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44355.1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变蓄热式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相变蓄热式供热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水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蓄热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制冷剂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在第二热交换器处进行换热;且蓄热器所在的部分管路的第一端还通过第一水管路连通至冷水进口,蓄热器所在的部分管路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水管路连通至热水出口。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将相变蓄热热水器的制冷剂系统和水系统相互隔开,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热器的充放热效率,提高系统能效,且还可以有效防止制冷剂泄露污染水系统,能够同时保证蓄热和用户供热。

    一种回油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06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57933.2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油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其回油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油分机构和回油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油分机构,设置在包含两个以上并联气缸的压缩机中下排气缸的排气口,用于自所述下排气缸的排气中分离得到润滑油;所述回油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油分机构与所述压缩机底部的油池之间,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中两个以上排气缸的排气口的压力差,控制所述润滑油回油至所述油池。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下缸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和运行可靠性低等缺陷,实现下缸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和运行可靠性高的有益效果。

    一种热泵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8835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46302.2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热泵系统对高温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具有两套冷媒循环回路,将其中一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冷媒与另一冷媒循环回路将要流入蒸发器入口的冷媒在中间换热装置内进行热量交换,通过设置中间换热装置使得两冷媒循环回路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均不相同,不同的蒸发温度使得热泵系统不仅能够利用高温热源的高温部分,还能够利用到高温热源的中低温部分,大大提高了对高温热源的利用率,而不同的冷凝温度能够对被加热介质产生梯度加热效果,从而减小冷凝器工作温差,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

    制冷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406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50932.4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第一压缩机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依次串联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补气装置,设置在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补气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节流装置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第二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压缩机单元的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和第一压缩机单元的排气口相连通。本制冷装置在较宽的运行工况下达到高能效和高能力兼得的目的。

    一种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2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996425.8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及使用方法,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该相变蓄热式热水器包括压缩机、与外部热源换热的第一换热结构、与用户需求端换热的第二换热结构和第三换热结构、还包括连接压缩机和三个换热结构的制冷剂回路、设置在制冷剂回路上的切换组件、以及与第二换热结构连接的水回路;第三换热结构具有冷凝、蒸发和储热三重功能;切换组件切换到不同状态时,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流向或流路不同,以使第一换热结构、第二换热结构和第三换热结构以择一、择二或择三方式参与换热过程,实现相变蓄热式热水器的功能切换;该使用方法包括设备启动和模式切换。本发明具有使用灵活多变、节能、高效、相变材料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